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三百五十五节 希奥战争(2)

周成功成功加冕希腊国王不久,其实就跟满清帝国建立了联系,而且一年后就达成了秘密协议,希腊最大的敌人肯定是奥斯曼帝国,因此为了自身安全,周成功一直将奥斯曼帝国当作最大的威胁,跟满清帝国的秘密协议当然就是针对奥斯曼帝国的。

满清答应在奥斯曼帝国攻击希腊的时候,出兵相助,除了希望通过周成功中国皇长子的身份,跟中国皇帝建立紧密的联系外,攻击奥斯曼帝国,对满清帝国也是有好处的。他们只占据了半个两河流域,而满清帝国已经发现,两河流域才是他们统治区最适合发展农耕的地区,占领整个两河流域,对他们的未来具有战略意义。

只是南京和会上达成的国际条约体系,满清帝国无力对抗,但这个体系一旦破裂,他们就可以向奥斯曼帝国下手了。

希奥战争爆发后,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二十万满清八旗軍队从背后杀入了奥斯曼帝国,直取整个两河流域。奥斯曼軍队在进行改革,满清軍队也没停止过改革。早在嘉庆还在伊犁的时候,他们就通过向俄国学习,学到了盘全欧洲軍队组织方式和战斗方法。

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他们发现跟欧洲軍队还有很大的差距,继续进行变革,通过黑海地区引入了大量欧洲军事知识,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军校和军工体系。老实说,现在的满清帝国,在组织力上,甚至要高出奥斯曼帝国许多。

因为奥斯曼帝国身上的包袱太沉重了,复杂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让他们如同一步老爷车一样,一直在改革,一直改不好;满清则是一个破败中新生的政权,而且满清统治草原民族的经验一直就很老道。他们对草原民族的统治力,一直可以跟俄国相比。比奥斯曼帝国高明了太多。

在最麻烦的宗教问题上,满清帝国两代君王,也从乾隆那里学到了残酷却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蒙古人当年的屠杀,臣服者编入八旗,让宗教彻底服从于政治,不服者斩杀殆尽。结果通过这些办法,他们成功统治了桀骜不驯的中亚草原民族和波斯人,将他们编为回部八旗、波斯八旗,跟汉八旗和满蒙八旗一起,构成了现在的满清帝国四大基石。

当然这种制度未必绝对稳定,可是跟奥斯曼帝国相比,就稳定多了。

这几年满清统治力已经略有下降,因为吞并了波斯之后,拥有了漫长的海岸线,他们无法组织沿海居民做贸易,慢慢对此进行开放,现在已经允许境内有自由商人阶层了。对商业不再绝对控制的满清政府,事实上是没有过去的组织力强了,虽然总的财富变大了,但政府集中资源的能力却变弱了。

但依然比奥斯曼帝国要强,因此这些年来,他们能以奥斯曼帝国三分之一不到的人口,一直让奥斯曼帝国忌惮却不敢对他们动手。现在反而直接杀入了奥斯曼帝国境内,希望夺取整个两河流域,让本国获得一个条件优良的粮食产地。

奥斯曼帝国在两河流域的防御并不空虚,相反在这里一直驻扎着重兵,但人数却只有三万人,沿着漫长的底格里斯河布防,根本阻挡不了满清重兵的重点突击。很快他们就杀入了两河之间,夺取了幼发拉底河以东土地,并且沿河而上,深入奥斯曼帝国腹地。

战争一开始,希腊驻南非的使馆就开始组建南非雇佣兵,大量补奴队接受高额军饷,加入了希腊軍队,其中军官是中国的亡命徒、黑人部落首领和部落勇士,以及欧洲冒险家,士兵大多数都是当地的黑人士兵,过半都是那些军官的奴隶。

这样的一支雇佣兵,在印度被认为战斗力不行,但对现在已经没有选择的希腊来说,或许是一根救命稻草。而且这样的軍队数量相对庞大,足足招募了五万人。

由于已经在印度被证明军纪极差,影响极坏的黑人雇佣兵如果进入希腊作战,会让希腊遭受很大程度的破坏,对自己在希腊名声极为看重的周成功不打算把这只雇佣兵带回希腊,而是希望他们能在其他地区作战,在奥斯曼帝国本土作战。

要将这只雇佣兵送到奥斯曼帝国作战,意味着希腊必须在奥斯曼帝国本土登陆,如果希腊有这个能力,也就不需要被奥斯曼帝国打过来了。

所以周成功依然需要拉拢同盟,一个可以将南非的雇佣兵送入奥斯曼帝国作战的盟友,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埃及几乎是一个天然的盟友,他们跟奥斯曼帝国陆路接壤,此时双方的边界划在中东的叙利亚地区,雇佣兵可以直接从埃及领土过境,直接进攻奥斯曼帝国本土。

但周成功统治的希腊跟阿里王朝关系建立相对较晚,阿里王朝帮助奥斯曼帝国镇压希腊革命,双方是有血债的,双方都不方便接近对方,尤其是周成功,一旦跟埃及结好,就好像后世一个阿拉柏国家跟以色列改善关系一样,国内的宗教势力会让政府吃不了兜着走。

直到周成功在雅典站稳脚跟之后,才可以不顾民意的限制,主动跟埃及靠近。

这次靠近,是通过欧洲公司穿针引线做到的。欧洲公司在埃及的影响力巨大,牢牢控制着苏伊士运河的经营。而运河收入,已经是埃及最大的一笔财政收入了。

但阿里王朝其实并不需要希腊,哪怕他们也有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政策,但单单阿里王朝自身的实力,就已经超过了奥斯曼帝国。所以,哪怕有欧洲公司的穿针引线,希腊跟埃及的关系依然很难建立。直到三年前,阿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五节 希奥战争(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