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抗战之三生传奇>第六十八章 说服,铁路侦察
,也壮实了,不错,挺好。“

“还不是多亏了你。”婶子把沈宸让到炕上,笑着说道:“现在都能吃饱饭,还不用下窑担惊受怕,以前可是连想都不敢想。”

沈宸坐下来,拿起筷子,婶子已经递过来烙饼,又给他挟着鸡肉。

“大家都吃呀!”沈宸招呼着,伸手扯下两个鸡腿,给了小花和二旦,又把婶子挟到碗里的肉给了臭子,边照顾着小的,边笑着说道:“我在外面吃得不孬,弟弟妹妹们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更应该多吃些好的。”

把两个鸡翅膀挟给了叔叔婶子,沈宸盛了鸡汤,就是葱花拌豆腐,拿着烙饼吃得香甜。

孙洪山张了张嘴,又咽了回去。当着孩子面,他不想谈要走的事情。而且,他还郑重地叮嘱道:“你们可别在外面说大梅回来了,对谁也不要讲。”

小花啃着鸡腿,小脑袋点得欢实。

二旦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答应。虽然麻杆死了,可谁知道有没有别的坏蛋,要是再有欺负姐姐的,姐姐就又要离开很长时间,找也找不到了。

这顿饭吃得很舒服,孙洪山是要达成心愿了,婶子、二旦等人却是不知情,只是为沈宸回来而高兴。

吃完饭,沈宸坐着和大家聊了会儿天,便和叔叔对了下眼神,起身回了屋。

时间不大,叔叔和婶子便都过来了。婶子也知道有什么事情要谈,可却没想到是要离开的事情。

孙洪山坐下来,先简略地说了一遍,听得婶子发怔发愣。

“这,这就走嘛?”婶子当然会有顾虑,倒不是留恋这个鬼子汉奸管辖的地方,而是对新的地方心里没底,也舍不得这些家当。

沈宸从身上掏出几块银元,放在婶子手里,劝说道:“早走早安心,这些钱还只是一小部分,我在王家洼的大爷大娘那里还存了很多,都是给家里用的。有了钱,家当置办起来还不容易?要是拖延下去,我在游击队的消息万一走漏,全家都要受牵连。”

对婶子,劝说中带点恐吓是最管用的。因为女人家胆小,穷还不是很怕,更怕的是摊上事,特别是和鬼子汉奸扯上关系的。

苦笑了一下,婶子也没推让,有这几块银元,多少让她心里有点底。再说,大梅参加了游击队,再要执意住下去,谁知道哪天鬼子就找上门了?

“走,走吧!”婶子知道当家的意思,之前就执意要走,还是大梅给劝住了,现在,肯定是没人劝了,自己劝了也不会听。

沈宸暗自松了口气,勉强总不是最好的,婶子也答应搬家,这就好办了。

“我已经想好了,明天咱们就走。”沈宸说起了自己的计划,“明天下午,叔叔领着二旦,装作卖豆腐,出庄到红石岗老窑头儿那里。婶子呢,带着臭子;我带着小花,咱们分头出走,在红石岗会合,然后……”

计划很简单,既没人监视着孙洪山一家,分头走又目标小,不过几里路就到了红石岗,然后就走那条捷径,或去一根堰,或去更远的基地。

虽然路上可能要辛苦一些,但只要安全到了红石岗,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衣服可得多穿点。”婶子叹了口气,说道:“铺盖也带上吧,就用卖豆腐的板车,塞在下面应该看不出来。”

孙洪山有些不同意,刚要张嘴,却见沈宸使了个眼色,已经痛快地答应下来。

这都是小问题,沈宸并不想因此而反对。铺盖不多,孙洪山、婶子、二旦都能背着赶路。

“别的就不用带了。”孙洪山生怕婆娘又想起什么七零八碎的东西,赶忙决定下来,“多做点干粮带着,才是正事儿。剩下的东西,等咱们走时,告诉老窑头儿,就留给他吧!”

婶子无奈地点头,当家的已经定下来,她也就不再坚持什么。

沈宸又和叔叔婶子商量了一会儿,确定下来明天的行动时间,以及具体细节,叔叔婶子才回了屋。

……………

夜色昏暗,沈宸和叔叔一家都进入了梦乡,而赵铁却带着人潜近了铁路。

“这旁边是什么村子?”赵铁举目瞭望,向旁边叫韩贵的队员问道。

“应该,应该是刘家洼子。”韩贵辨别着方向和地形,说道:“也就二十多户人家,巴掌大的一个穷村子。”

“村子虽小,位置却很重要。”赵铁点了点头,在地图上标记上了这个小村子,“离铁路大概有七、八里地吧,很方便。”

韩贵挠了挠脑袋,“差不多,怎么也超不过十里。”

赵铁点了点头,岔开了话题,指着远处炊烟升起的小村子,问道:“前面村子里有什么大户人家吗?”

“倒是有个土财主,搬到这里不过两、三年,大家送他个外号叫钱疤眼。”韩贵略微想了一下,回答道:“一个吝啬的铁公鸡,刚刚当上这个小村的维持会长。”

“他家的位置在哪?”赵铁将望远镜递给了韩贵,“要是偷偷地控制住这个钱疤眼,会不会惊动其它人。”

韩贵了望了一会儿,放下了望远镜,“那个村头最大的院子就是,对付他家那几口人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那好。咱们就先在那里好好休息一下,天黑了再去铁路,看能不能再搞点动静出来。”赵铁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围过来,开始布置。

钱疤眼大号叫钱泽祖,从外表看,并不象很多地主老财那样吃得肥肥胖胖。因为他为人吝啬,心量狭窄,再吃好东西也吃不胖。


状态提示:第六十八章 说服,铁路侦察--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