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青春校园>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第八百一十九章 三年

“有了方若华的帮助,我更是如有神助,以前问老师问好几遍,老师讲了我还不怎么听得明白的难点,看过她的资料一下子就搞懂了,所有的练习题,只要是方若华给准备的,我一份不落,每一份都做过,把错题整理下来,搞懂,重复做同一类型的。”

“就像方若华曾经对我们说过的话,如果不是天才,那就只能去努力,我按照她说的努力了,这就是我努力的结果。”

记者都听得红了眼睛。

这次采访在s市的地方台播过以后,他这个特别会煽情的同学,还被央视的一个访谈节目也请去做嘉宾,又来了一回方若华吹。

弄得方若华放假回家,又感受了一回十九中校领导们的热情招待。

孤儿院那边更是收礼物收得手软,她那些老同学们有好多放假时间,像周六周日,都组队过来义务劳动。

别管是帮忙,还是捣乱,反正只要来了就热闹,贺奶奶还都挺欢迎。

方若华本来也挺适应聚光灯,但是回家这么被吹捧了一波下来,也开始觉得脸颊发烫,有一种众人口中的方若华,和她完全是两样人的感觉。

比如说校领导在她去学校做报告那一天,当着好多人的面,感动得热泪盈眶,忒激动地夸方若华是十九中的救世主云云……

方若华明明白白瞧见底下好些学生明面鼓掌其实有几个淘气都开始翻白眼。

要是换成她,她估计也想翻白眼。

不过,等她上台演讲的时候,还是很给校长的面子,当然,也给学弟学妹们面子,按照稿子认认真真把劝学的话都说了一遍。

校长就算是拿她当门面,宣传宣传学校,那也很正常,方若华一点都不介意。

不说没上学之前,校长多给孤儿院的面子,愿意接收高亮他们几个入学,哪怕他们的成绩差到来年他们自己都觉丢人的地步,只看自己账户里还放着人家给的各种奖金,杂七杂八加起来已经有两万多了,她也心存感激。

哪怕看在钱的面子上,校长想让她怎么配合,她就怎么配合。

反正估计也就‘消费’她这一下了,人们都健忘,每年都会冒出新的奥数冠军,其他冠军,还有高考状元等等。

每年也会有很多学神、学霸、天才一类的人物扬名,她也很快就会被遗忘。

在被遗忘之前,既然学校领导很想,那声名远播一下也无妨。

热热闹闹的暑假慢慢过去,随着学生们陆续上学,方若华的热度总算开始降下来。

九月初,天气还是那么热,周建国,于小青提着行李,送女儿去s市美院分校。

学校没在s市,而是位于燕郊,是美院与国际教育中心合作办的分校,今年刚刚开始招生,很多人都知道,它是s市美院尝试转型的试验。

s市美院在国内美术学院中能排在前五名,算是非常优秀的美术院校,考不上中央美院等几个院校的美术生,通常情况下都要考虑s市美院。

周小鱼的第一目标也是s市美院,但是很可惜,今年高考也不知道为什么,报考s市美院的人数比以往增加了一倍,她本来挺有把握,运气稍差,结果没被录取。

s市美院上不了,上川大美术学院却是绰绰有余,川大美院同样很优秀,但周小鱼犹豫了许久,还是选择了s市美院给出的备选方案。

就是这一所新院校。

她也是有魄力,虽然是分校,可是宣传广告做得很大,还会选拔学生赴法国做交换生,而且还有好几位牛人教授在。

周小鱼和她母亲于小青一起分析了许久,哪怕学费贵一倍,也得上。

临送孩子上火车,显老许多的于小青,拢了拢她的头发,眼眶发红,轻声道:“别挂念爸爸妈妈,我们很好,你要好好努力,妈妈相信小鱼是好孩子,会功成名就的。只要你能学好,妈妈送你出国,砸锅卖铁也供你读书。”

周小鱼点了点头,脑子里闪过刚才央视教育频道提起方若华的名字时,妈妈不小心打破的那只碗,不禁越发坚定起来。

她绝不会让妈妈失望。

差不多的时间,方若华也赶赴机场,回到燕大开始自己的学业。

作为一个学生,她的求学生涯还很漫长。

她的人生,更是漫长。

……

三年后

今年是陈省身数学奖颁奖的年份,因为这两年数学界新秀迭起,而且数学界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好成绩,中国数学会今年颁奖,到比往年还显得重视。

早在大会开始之前,就将各个热门候选人的情况都宣传了出去。

要知道数学的圈子向来不大,以前也常常是圈内人自嗨一番,如今下这么大的本钱,一来是数学会不差钱,二来也是确实高兴。

世界著名猜想,菲尔斯猜想于半年前已经正式被命名为菲尔斯-方定理。

方若华证明了它。

这可不是那些不是不容易证明,只是数学家们抽不出精力证明的,无关紧要的小猜想,而且,方若华刚刚二十四岁,她还有很长的学术生命。

她提名陈省身数学奖,绝对没有任何人会提出异议,就是各种羡慕嫉妒恨,觉得她太年轻,资历浅的那些,也不会有异议。

数学美妙的地方就在于你是不是能被称为优秀的数学家,只看你能出什么成果,没有别的因素。

方若华燕大培养出来的,正宗的中国人,能有今天的成就,多长脸的事,数学会能不高兴?

颁奖之前特意专


状态提示:第八百一十九章 三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