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第两百九十八章 萨罗斯海战之生死时速

他下达完命令的同时,让旗舰立刻调转船身,作为表率,迎着戴奥尼亚舰队,加速驶去。

其周围的战船看到之后,也很快做出了相应的举动,但对于相隔较远的迦太基战船而言,他们先是听到撤退的军号,很快又是改为进攻的号声,这截然相反的两个命令让他们感到疑惑。

这是一支新组建的舰队,尽管其中的绝大多数船员是之前的迦太基舰队经历风暴之后幸存下来的,但它毕竟经过了重新的整编,这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尽管阿德米卡曾经表示了强烈反对,但是在元老院的支持下,安诺巴斯还是将之前迦太基舰队和伊比利亚舰队的幸存者混编在了一起,分配到每一只新战船上,这样一来,所有的战船都有海军统帅统一指挥,再也不存在什么独立的伊比利亚舰队。

所以当这支新舰队还没有经过充分的磨合就匆匆的上阵之时,他们还没有对新的舰队统帅养成良好的服从性(对于伊比利亚的船员来说,安诺巴斯是陌生的),平时的巡逻、航行还显现不出来,但是到了危机时刻,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一些战船在犹豫要不要执行这后来的命令。

而就在这支迦太基舰队因为两个命令导致行动不统一、出现混乱的时候,戴奥尼亚第3舰队的进攻却在继续显露其威力,乌鸦战船像铁锤一样砸开圆阵的外壳,紧接着冲进去的是快速三层桨战船,它们狭小的船身在狭窄的圆阵内部空间内快速的穿梭,如同游鱼一般的灵活,但发现战机之后,它们又变成了凶猛的鲨鱼,绞断敌船的船桨,撞坏它们的船身,让本就有些混乱的迦太基船阵变得更加混乱……

战斗到这时,有些迦太基战船见识不妙,开始撤出战场。

说起来迦太基新舰队原有战船190艘,到达萨丁尼亚之后,又并入了原属于萨丁尼亚腓尼基城邦的40艘战船,总战船数达到230艘,安诺巴斯制定了这个计划后,几乎平分了这支新舰队:为了保证,负责在远海埋伏的、由阿德米卡统帅的战船能够抵御住戴奥尼亚战船的进攻,形成完全混战的局面,能够坚持到他亲自率领的舰队赶来、形成两面夹击(因为安诺巴斯认为,如果过早的赶到战场,还没有深入战斗的戴奥尼亚舰队很可能会见识不妙而早早逃脱,从而导致战果不大),所以他分配给阿德米卡的110艘战船全是迦太基战船,而将战斗力较弱的40艘腓尼基战船编入自己的舰队中,他认为在占据极大优势的情况下,就无需再担心腓尼基战船战斗力的问题。

但现在的情况是安诺巴斯所率舰队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面对戴奥尼亚战船的凶猛进攻,几艘腓尼基战船选择了听从旗舰的上一个命令,而对紧随而来的要求进攻的命令恍若未闻,它们撤退了。

它们的撤退也影响了附近腓尼基战船的斗志,纷纷跟着往后撤,导致整个迦太基舰队不要说进攻,就连防御也变得难以维持了。

安诺巴斯通过嘹望手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气得跺脚也毫无办法。

“大人,我们赶紧撤退吧,再不走就走不了了!”舰长急切的劝说道,因为这时迦太基旗舰左右两侧的海面都出现了戴奥尼亚战船,其正前方由于有安诺巴斯亲自督战,情况稍好一些,照此发展下去,旗舰会围。

“……撤退吧……”安诺巴斯颓然的说道,掩面坐倒在甲板上,完全不敢面对这一事实:作为一名海军老将在突然遭遇敌人进攻的情况下,先是仓促间布置错了阵型,接着又反复改变命令,导致原本占据优势的战斗变成了一场溃败……

…………………………………

“敌人溃退了!敌人溃退了!嘹望手在桅杆上方兴奋的喊道。

米多拉德斯的脸上并不见轻松,焦急的问道:“后方的迦太基舰队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只有三百米左右!”

“命令所有战船不得停下,加速向前疾进!记住,不得停下!”米多拉德斯厉声喊道。

“舰长,旗舰上升起了三条绿旗!”一艘位于舰队前列的乌鸦战船的船尾望手大声喊道。

“什么?!绿旗!”舰长皱起了眉头,绿旗的海军的语是“加速前进”(戴奥尼亚海军当初制定旗语时,绿色代表春天,万物复苏,冰河解冻,奔腾向前的意思,而与之相反的是白旗,代表着撤退,戴奥尼亚海军没有投降的旗语),这就意味着他们要放过前面那一艘慌不择路、正从他们舰首前方横着掠过的迦太基战船,虽然心中不甘,但是命令必须服从,舰长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冲锋速度,直接向前!卸掉乌鸦吊桥!”

第3舰队的所有战船都在执行着相似的命令,使得整个舰队再次提速,这更逼迫安诺巴斯舰队加速逃窜,甚至在慌乱之中,为了逃跑,相互碰撞不时可见。

当这些因撞伤而行驶缓慢的迦太基战船看到快速接近的戴奥尼亚战船时,个个亡魂直冒。但奇迹出现了,戴奥尼亚战船仿佛没看见它们似的,与它们擦肩而过,驶向前方。

…………………………………

阿德米卡后悔不已。

他奉安诺巴斯的命令率领110艘战船在远海埋伏,船员们驾驭着战船在风浪中颠簸,战战兢兢的等候着戴奥尼亚舰队上钩,结果等候了大半天,担任诱饵的商船回报说:戴奥尼亚舰队追逐它们到了半途,又返回了。

阿德米卡感到失望,他一边通知舰队返航,一边又抱有一丝希


状态提示:第两百九十八章 萨罗斯海战之生死时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