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了。

【哔哔——】这个时候,胡英华腰间的报警器响了。

胡英华直接冲出了饭店,直奔自己的爱车。

冲到了门前,胡英华看到一个瘦小的年轻人看到自己就飞奔而去,另外一个穿着黄裤子的大个子在拿着撬棍撬面包车,一看到胡英华出来了,大个子愣了一下,然后操起了手里的撬棍要打过来。

距离大个子五六米元的地方,退后一步的胡英华掏出了腰间的五四手枪,右手持枪左手反拉推弹上膛。扳机扣动了三分之一二道火的状态,手枪端在腰间枪口对准了那个大个子。

胡英华眯着眼,就准备大个子抡起撬棍或者向前走动的时候就开火射击。

大个子看到手枪之后一愣,然后丢下撬棍飞奔。

胡英华瞟了一眼车门,没有什么油漆磨损的样子,向前走了一步,掏出手绢捡起了大个子丢下的撬棍。胡英华冷笑一声:

“80年代呀,我又认识你了……”

然后,胡英华用电子钥匙打开车门,把这根撬车专用的撬棍丢进了车厢里。然后,在随便看了一眼确认车厢里面的一个公文包和一个旅行包还在之后,胡英华顺手把子弹上膛的手枪放下击锤,然后把手枪收进了枪套里。

关上车门,周围围了几个看热闹模样年轻人。远远地看着胡英华。

看到胡英华收起手枪之后扫了他们一眼,那几个看热闹的就纷纷低下头装着无关人员的样子继续赶路。

胡英华大摇大摆地走进了饭店,在店门口的服务员的敬畏的眼神下,继续他未完成的午餐。

记得自己小的时候,经常被妈妈带到到这家灌汤包店吃包鬃雍芄蟮模很少有人能吃得起……

当时,妈妈就是在九路市场摆摊的。但是现在还是1980年……几乎还没有人开始摆摊……

算了,反正自己有信心。

即使失败了也无所谓。车子后备箱里面的几百只计算器和电子表对讲机以及口红之类的都是从网站批发搞来的便宜货色。一共加起来也就是两千多块。还没有在淘宝网上花18元买来的一张10元面额的第三代炎黄元值钱……换钱好歹还花了自己三千多块呢……

妈妈好像也喜欢吃这里的包子……恩……等一下,先买十斤包子,分出几斤在这里给这边的爹妈,然后再带回去几斤给那边的老妈还有优子……

就这样,又是百八十块花出去,胡英华走在前面,后面跟着一个拎着满满的一保温箱的包子和菜肴的服务员——这正是门口那个看热闹看到胡英华拔枪吓跑小偷的服务员。

“你先别走!”在一箱包子被送上车之后,胡英华叫住了这个十八九岁的服务员。

“同志,您还有什么事?”服务员看到了刚才胡英华拔枪的一幕,所以对胡英华很客气。

“这个送你!”胡英华从旅行包里抽出一支电子表,塞到了服务员的手里。

“同志,这……我不能要!”服务员有些被吓到了。在80年代初期,一块电子表可是一件很时髦贵重的东西,价值约等于2010年代的苹果手机。

“请务必收下!”稍稍欠身的胡英华伸出手,稍稍用力,把表塞进了服务员的手里。

“那……谢谢……谢谢……”服务员高兴的快要不会说话了。

胡英华对服务员笑了笑,然后上了汽车,发动了汽车。

包子铺里胡英华过去住在的平房里还真的没有多远。看到这一片扶桑平房。

虽然这批平房区在胡英华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动迁了,但是——胡英华还是认识自己的家住在什么地方的。

因为他有着儿时的记忆,所以认识回家的路。

把车子停在路边,胡英华走下了汽车。

“你找谁?”走到平房的门前,一个老太太开口问道。

“你是高奶奶吧?我叫胡英华,是胡国庆的远方侄子。如果胡国庆不在家的话,我去找我的二爷爷二奶奶也行。”胡英华随口说出了自己伪造的身份——他是伪造了他死去的大爷爷的孙子的身份。

“二爷爷二奶奶?那是,你是……”

“我是胡占奎远方孙子,我爷爷叫胡应奎……”胡英华答道。

“啊……原来是这样……老曹,你家大哥的孙子来了!”高老太太裹着小脚向平房里面走去。

胡英华跟在高老太太的身后,走进这间扶桑平房的里面。

原来的时候,这是一户扶桑人家的住宅,但是在解放之后,房屋保留,于是就变成是五六户人家的住宅了。即使是拆迁改造之后,这五六户老邻居也都被分在了一个单元里面,所以胡英华对这些邻居的身份也能猜出个大概——虽然在2010年代,他见到的和即将见到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死了……

“谁呀?”一声嗓门挺高的老太太的叫声响起,一个五十出头的胖老太太跟在小脚老高太太走了出来。

见到了胡英华,那个胖老太太显然有些犹豫:

“谁呀?你是……”

“您好,二奶奶。我是胡英华,是胡应奎的孙子。”胡英华微微向胖老太鞠躬。

“曹呀,你大伯子不是早年被鬼子抓劳工,后来死了吗?”老高太太不解地问着曹老太。

“是呀,我大伯子好像是死在鬼子兵的工地里了……孩子呀,你看起来都三十多岁了。你不是叫错辈了吧?真的没有找错人?”曹老太迟疑道。

“爷爷虽然在解放前就死在工地上了,但是当时我奶奶带着我爸爸随着旧扶桑


状态提示:08-10--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