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明末之虎>第一百一十章 无助
人武艺愈发精进。

田威与段时棨两人,同声应诺。

李啸随后又安排,着管毅与安谦二人,于这三天内,带领全堡的辅兵与所有能干活的百姓,把金家庄堡墙外,那早已干涸变浅的护城壕,重新挖深挖宽,同时在壕底埋下由张铜柱等铁匠制作的尖锐铁签,布好后,再在面上用浮土与草席覆盖,作为掩饰,从而把护城壕作成一个环城而过的大陷井。

李啸强调,如果完成了这项工作,尚有时间的话,则在护城壕外,再挖上许多深坑,坑中亦是多埋铁签,以尽力延迟敌军的进攻速度。

总之,在兵力不足的现状下,尽量利用地利,是现在必段采取的步骤。

管毅与安谦两人,亦一同应诺,并向李啸保证,会尽力做好这项任务。

接下来,李啸交待后勤队的陈猴子,令他这几天,充足供应军兵们的粮食,以每人每天四斤米粮的标准,让各人吃饱,以便有充足的体力应战。

另外,为应对可能会出现的长期围困,还要让后勤队带上堡内所有的四轮马车外出,务必尽力从汤泉河处备足军民用水,以及从边界山上,尽量多挖些煤块回来备用。

对于李啸交待的事情,陈猴子连声答应下来。

李啸安排完毕,金家庄堡内立刻忙开了。

站在堡门望厅上的李啸,看着那些辅兵与百姓,扛着铁锹,担着簸箕,沿着那环堡而过的护城壕,挖土运泥,填埋铁签,到处都是沙尘滚滚人声喧哗,却是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样子。

而在堡内,全体战兵,分场地进行训练,一队队枪兵与盾兵,被田威等人安排在城墙上,实地演练如何利用堡墙掩护,阻止敌人的登城攻击。

而陈猴子的后勤队,把二十辆四轮马车分成两队,在骑兵的掩护下,正一趟趟地从汤泉河中运水,从边界山处挖煤,一桶桶河水,一车车煤块,源源不断地运回堡内。

看着各人尽心的表现,李啸脸上,稍显欣慰之色。

时近傍晚时分,有军士来向李啸禀报,说一直昏迷的祖大乐,刚刚已经醒过来了。

李啸十分欣喜,连忙对这名军士下令,立刻去千户官厅里,取一根自已从山东带过来的野山参过来,然后再去看望祖大乐。

这次来宣府,李啸自已,带了数根极为珍贵的百年野山参和十多颗硕大的珍贵东珠过来,他的本意是,到了宣府这边,将来拜见上官时,不至于让自已太过寒酸。却没想到,现在正好用来看望自已未来的老丈人。

李啸一进医馆房间门,便看到,醒过来的祖大乐,正无力地斜倚在床头,旁边一脸喜悦之色的祖婉儿,正在小心地帮他拭去身上出的夜汗。

祖大乐同样一眼就看到了,手里拿着老山参,从门口微笑而入的李啸。

两人远远相见,不觉相视一笑,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

只不过,李啸笑得爽朗,而祖大乐笑得苦涩。

李啸走上前去,把那根粗壮的野山参交给祖婉儿,让她去给祖大乐熬碗参汤,给祖大乐好好补补。

见李啸这般体贴,祖婉儿十分高兴,她脸上飞红,一双明丽的眼眸中满是柔情蜜意,如果不是顾及场合,她真想狠狠地亲李啸一口。

随即,她接过野山参,小心地捧在手里,便快步退出房去。

房间中,李啸搬过来一把椅子,对着正斜倚在床头的祖大乐坐下。

“祖大人身体强健,恢复得这般迅速,李某闻之,十分欣然。”李啸笑道。

祖大乐缓缓摇了摇头,苦笑道:“李啸,莫说客套话了。我已听婉儿说了,祖某这条命,若不是你昨晚及时搭救,早已丧于鞑子之手。说起来,倒是老夫欠你一个天大的人情。”

李啸大笑道:“祖大人客气了。我等皆是大明官军,守望相助,亦是自然。祖大人你也不必有何歉疚,现在就在我金家庄堡内,安心养伤便好。”

祖大乐脸上绽起笑容,他用一种深沉的眼神望着李啸,淡淡地说道:“李啸,前几月,你派人送至锦州的信件与礼物,老夫已收到。你有这份孝心,老夫很高兴。我家婉儿能跟了你,却亦是一件好事。”

李啸见祖大乐话中有话,他稍一沉吟,便立刻微笑回道:“小子李啸,多谢祖大人成全。”

祖大乐摆了摆右手,轻叹一声道:“说什么成全的话,倒让老夫愧的紧。你一个出身微贱的乡下猎户,无依无恃,全凭着自已的本事,一步步打拼出这番事业来,实乃人中英杰也。没想到婉儿年幼,眼光倒是不错。相形之下,倒是自认一生阅人无数,看人甚准的老夫,大失了眼色。”

“大人,云烟往事,不提也罢。现在李某,只想好好把这金家庄堡守好,不负朝廷与皇上所托,才是大事。”

见得话题开始变得尴尬,李啸连忙扭转话题。

李啸又与祖大乐闲聊了一段话,祖大乐脸带疑惑地问道:“李啸,说来也怪,按说现在鞑子重兵皆在大同山西一带,怎么宣府境内,竟突然来了这多达数千之众的鞑子,倒是十分奇怪?”

李啸听得祖大乐这般发问,正在想该怎么回答祖大乐的问题。忽然,医馆外传来了一阵纷沓的脚步声。

李啸一扭头,却见家丁队长金大奎一脸忧色地从门外闯入。

“祖大人,你醒了么?身体可还安好?”见得祖大乐已然苏醒,金大奎快步上前,脸上挤出笑容,对祖大乐关切说道。

祖大乐点点头,他看得出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章 无助--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