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1770章 班用机枪计划(一)
队的步兵班,十个战士八支莫辛纳甘,班长手持冲锋枪外,唯一的机枪手操持的也是捷格加廖夫机枪。

大转盘里有47发弹,一个步兵班往往携带四个大盘子参战。反观德军,步兵班携带的装载三百发弹链的弹盒,往往要带五个。

旷野作战模式,明明是苏军占了下风。

bō_bō夫琢磨着,等到突击步枪开始大规模装备,苏军步兵班在旷野作战,也将拥有极大的战术优势。

德军的g34射速特别快,它作为步兵班武器本身就是不务正业,对空射击才是其本职工作。bō_bō夫完全知晓其射速快的原理,所以在沼泽地,自己和局长一番探讨,愣是通过削弹簧的方式,愣是把一批缴获的g34射速削减到每分钟900发。

即便如此也太快了。

一款优秀的武器可能不应该射速太快,它打出的子弹务必精确,射速与后坐力、枪口震颤,都应该使得体重仅七十公斤的战士能够控制得住。若是到了战端激烈之时,它也当可以倾泻火力。

仅就射速而言,bō_bō夫觉得,沙俄乃至苏联自产的老式水冷马克沁,它的那种每分钟六百发的射速,恐怕就是火力和后勤压力之间的最优选择。

户外寒风呼啸,整个天空竟没有云彩,今日的气候的确反常!

太阳落山一半,时间已经是所谓的秋分,气候是寒冬无疑了,从今日开始,新西伯利亚的黑夜是将将越来越长,直到冬至的极限。

时间才下午三点半,bō_bō夫看看表,再看看伏案对着一张大白纸工作的局长,寻思着有些话还是等会儿再说。

每个设计员都分得了任务,当然核心的工作还是杨明志在做。

bō_bō夫自己也有工作,即作为监督员,督促普通设计员完成辅助性绘图。

介于靶场试验已经成功,新枪甚至经过了连续三千发射击的疯狂试验,事实就是如此,就算膛线被磨短轻微变形,继续射击并不影响。已经报废的那把枪所接受的试验,已经证明了其改造成班用机枪就是非常容易的。

当然,就是操作班用机枪作战,射手也不可能两个小时打出去三千发子弹!

射手不是笨蛋,射手的战友们所携带的子弹也有限,而敌人已经永远不肯能像当年坦能堡战役时那样,以密集队形冲击机枪阵地。

恐怕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些崇拜精神胜利无敌论的日军,才会搞什么自杀式的玉碎猪突。

结果只有一个——杀敌八十,自损一万。

然而现实颇具讽刺,无视伤亡而拼命冲锋,这种事苏军做的太多了。在《真理报》些长篇大论褒奖年轻的战士们大无畏的勇敢精神之时,掩盖着的正是大量火线提拔的军官们的死板。苏军冲锋时的勇敢毋庸置疑,于是乎,每场战斗的伤亡情况,总是苏军吃亏。

对于许多苏军部队,伤亡两人换掉敌人一个,已经是很大的成就。

总体而言,苏军的普通步兵师接到的上级命令,往往就只有一个,即向着一个确定的目标展开进攻,哪怕德军已经构筑了大量堡垒。军令已经下达,身为士兵的觉悟感,驱动一万名幼小的身躯,去撞击敌人的阵地。

既然命令往往就是如此,是苏军制度性的抹杀了基层部队灵活作战的权力,既然一定要以血肉之躯化作散兵线,冲击敌人的阵地。基于这种状况,想要减少己方的伤亡,只有增强己方火力这一个方案。

bō_bō夫有着这样的联想,杨明志何尝不是如此?

铅笔、支持、橡胶尺、塑料计算尺,等等工具扑在桌面,连续两个小时的工作,杨明志将所谓班用机枪的整体构造图,非常工整的绘制在大白纸上。

虽然只是区区两个小时的工作,杨明志不曾站起身,也不曾喝第一水,直到这时候,是小腹的胀痛驱使着这幅身躯站起来。

杨明志突然站起来,弄得bō_bō夫一阵紧张。

“啊!局长,您要外出吗?”

“是的!”杨明志回过头:“一会儿就是晚餐时间了。我先去上个厕所,你和大家继续工作,明白了吗?”

“好的局长。”

杨明志这边前脚走,好奇心强烈的bō_bō夫就窜到大白纸那里,并从兜里拿出老花镜,勾着头看着图画的细节。

身为军工人,制造一支武器必须所有的细节做好尽善尽美。一款士兵认可的好枪不一定在设计时就一蹴而就,不管怎么着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是需要不停的改进。如果许多问题能在一开始考虑到,后续的麻烦也就是少很多。

看看这幅图纸,bō_bō夫敏锐的看到,枪械核心的地方没有改变。它整体存在着三大重要修改,即增长的枪管,有所增长的导气管,增加了可折叠两脚架。

关键性的枪管近乎400毫米毫米,由于钢制枪托是可折叠的,枪支整体舒展开,它总长达到1100毫米。

仅就长度而言,苏军装备量最大的捷格加廖夫轻机枪,总长1270毫米,局长的图纸枪是1100毫米。

降低了长度能否带来多少战术优势,bō_bō夫难以预估。

倒是有一个战术优势是非常直白了——整枪重量。

基础版突击步枪,安上没有子弹的弹匣,这算是空重才区区55公斤,就是内有三十发子弹,刚刚6公斤的重量士兵绝对很满意。

无他,安装了弹股的bō_bō夫已经6公斤了!莫辛纳甘是比之轻了1公斤,可它的弹仓就只能塞进五发子弹。

状态提示:第1770章 班用机枪计划(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