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我们不是逃兵>第五十三章那是父辈生活的地方
么好惦念。

冯思冀说冯君岩还小,不懂这些,等长大了就会知道,有些事情,有些东西是不能忘的,可惜冯君岩并不同意他的说法。北上勤王,抵抗胡虏,冯君岩是同意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些事情总是要有人做的,有些东西是不能忘的,有些地方是要拿回来的,复汉故土,我等自当责无旁贷。可是冯君岩不能同意冯思冀带着这么多的族人北上,上一次,已经有十数个族人消失在自己的面前了,他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再一次的发生在自己面前。

如若真的是为国为民,死光了也没有什么心痛的,然而很显然冯思冀这些人并不全是这些的,他们或许是真的为了收复故土,但是很明显他们只是一群等待被牺牲的牺牲品罢了。

在冯君岩看来冯思冀他们只是想趁此机会到北方去一趟,回一趟传说中的地方罢了。至少冯思冀心里应该是知道,收复故土什么的,在现在看来只是口号而已。可是就为了一个口号,他们还是傻傻的牺牲自己。难道真心是为了一个所谓的祖先遗愿吗?冯君岩不知道。

现在朝廷根本无力北上,就算勤王也是为了私利,明知是陷阱,何必带着这么多族人自寻死路。正如孙申所说,交州之事,其实合浦一郡之事。同理,这天下之事,岂是冯刘两族之事,他们死的人已经够多了。

大汉已经有了民族主义了,可是很显然很多人并没有先有国再有家的观念。自大秦大汉之后,世家天下,很多人早就忘记了当初孔夫子那句微管仲,吾披发左衽的话了。尊王攘夷在这些人眼中,已经成了一个用来铲除异己的借口。他们视胡虏为蛮夷,可是却不认为为蛮夷卖命为耻辱,只要他们的家族能够保存,事夷狄也能甘之如饴。或许这些人为最后的胡人汉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是这最后的代价是什么?神州陆沉,炎黄苗裔百不存一,两脚羊成千年之耻。

朝中有些人一味地忍让,炎黄之地虽然汉人仍旧占多数,可是那些人早就不认自己是炎黄苗裔,反而自己另造一族,视当年的兄弟为异端,有你没我了,可怜朝中有些人还沾沾自喜,自认为化胡为夏并非难事。是啊,化胡为夏是教化之功,可惜而今当地夏乃贱族,胡乃贵族,炎黄祖地为仇汉胡化汉人所占,不复华夏衣冠。而这些却是朝中士大夫纵容所致,华夏千年衣冠不敌视母为qín_shòu之胡虏,着实可笑。肉食者鄙,百姓如何去死;当地汉民无怨,我等何必不惜此身。冯思冀这些人真的有这么伟大吗?就算这些人真的舍生忘死,可是为了这些人值得吗?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这种事情,上辈子有一个时候,有一个政府就是这样做的,把自己国家最忠贞的勇士逼反,大多数大人物对投降夷狄并不觉得不能接受,只有最贫穷的那些泥腿子在拼死的守护着最后的尊严。幸运的是,泥腿子们有着一个伟大的领袖最后赢了,虽然后来领袖只活在人民心中。大晋虽然南渡,尽管危机四伏,摇摇欲坠,但是到底还没有到亡国灭种的地步,所以冯君岩对冯思冀这种把族里边的人都往死路带的行为尤为不满。

冯思冀对于儿子的不解,并没有生气。

“这次护蛮将军令阿父北上,百长以下军职皆任阿父所任,此次族中族人入得军中,军职虽低,已是晋升之资,君儿可知此间差距。”冯思冀对着自己的儿子小心的解释。

当官的和老百姓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我当然知道了。千年之后的一等洋人二等官的残忍现实已经告诉冯君岩,什么叫民不与官斗。可是这并没有说服他接受冯思冀的解释。

“孩儿虽然年少,也知人死皆空,纵使以为大将军,身死之后,又有何用。”

人死了,再多的钱,再大的官,又有什么用,还想着能够让子孙后代沾光吗?冯君岩可不相信冯思冀是为了这个原因,要只是为了当官,凭他的功劳,和他与邓问的关系,从邓逸手中求个军身,还不是容易的事情。一直以来冯思冀都是白身就可以看出,他对官身并不是太在意。冯君岩并不知道,冯思冀远离官场,是因为他阿爷的遗命。

冯思冀看了看一脸不信的儿子,也知道骗不了他,只能笑了笑,转了语气。

“自盘古开天,化万物,至女娲造人始人,三皇五帝,自炎黄至唐饶虞舜,夏禹,商汤,周礼,春秋,战国,自大秦到大汉,直到大晋,那里有着太多的故事,太多的过去,这些东西等着我们去继承。阿父此去,既是为了王师,也是为了一尝心中夙愿看一眼曾经的中原。至于带上族人,这并不是阿父私自的决定,不管你信与不信,阿父都要说,北上这件事是族人自己愿意的,这也是他们自己的心愿。”

“可是,为了什么?就为了回去看看那些断壁残垣。”冯君岩根本无法理解。

“因为那是父辈生活的地方啊。”冯思冀看着自己的儿子,一脸的深情。

昨夜的事情,仍旧历历在目。那嘱咐自己的句句叮咛还在耳边徘徊。阿父不在家,这个家就只能自己来守护了。

“沙漏放心,阿父很快就会回来的。阿父虽然不在家,可是阿母、阿嫲还有哥哥还在,谁啊要是敢欺负你,哥哥一定会让他付出代价。”冯思冀看着已不见人影的远方,郑重的许下了诺言。

“沙漏别怕,姐姐也会陪着你的。”冯君岩的另一边,之比冯沙漏打了数个月的刘依然,握


状态提示:第五十三章那是父辈生活的地方--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