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晚清之乱臣贼子>第四百四十九章 留得青山在
底,彻底丧失勇气继续坚守的同时,还已经迫不及待的四处张望起了逃命道路。“哈哈!弟兄们,跟老子进城发财去!杀啊!”狂笑声中,双眼血红的李臣典一马当先,亲自率领余下的突击队冲向内外城门一起洞开的朝阳门。后方督战的曾国荃也是一蹦三尺高,一把揪住了张之洞的脖子摇晃,兴奋大吼道:“孝达!我们得手了!得手了!朝阳门被我们炸开了!”“恭喜九帅……,救命……,我快……快,……不行了。”如果不是旁边的亲兵及时提醒阻拦,狗头军师张之洞的脖子都差点被曾国荃活生生掐断,而放开了本应该罪有应得的张之洞后,曾国荃马上命令朱洪章率领两千步兵上前,协助李臣典杀进城内打巷战,守住进城通道和部分城内阵地,又安排了几千辅兵担任第三波预备队,准备在守住城内阵地和进城通道的同时,让这些饿红了眼的辅兵先冲进满城深处杀人放火,彻底扰乱城内敌人。在战兵的火力掩护下,再次以苦味酸炸药轻松炸毁了清军匆匆放下的内城门千斤闸后,吴军的进城道路已是一片坦途,不用任何人下令,城门甬道里的吴军将士包括爆破手,全都齐发一声喊,大步冲进了北京满城之内,红着眼睛杀向已经在中华民族身上寄生了两百多年的八旗满人……“乱党走狗,纳命来!杀————!”…………与此同时,远远听到了朝阳门方向传来的接连爆炸和异常声响后,慈安和慈禧也绝望的下令打开城门,在大队御前侍卫的保护下,带着年仅五岁的野猪皮十世同治,哭哭啼啼的逃出了她们无耻窃居多年的北京城,奔向风雪交加的漆黑北方。“吴贼打进城里了,快跑啊!”御前侍卫才刚跟着慈安和慈禧跑完,之前还貌似平静的黑暗街道中突然人声鼎沸,就象炸了锅一样,突然冒出了无数的车辆和人影,连滚带爬的冲向已然洞开的德胜门,其中还是以京城里的公卿权贵家的车辆家奴居多。德胜门的清军守兵并没有阻拦这些逃难的人群,相反的,守在城门处的清军士兵还象变魔术一样,从犄角旮旯里拿出了无数的大包小包,连滚带爬的向城外逃得更快——毕竟,守满城的清军都是旗人,即便不是满人也是给满人助纣为虐了两百多年的汉军旗人,同样害怕吴军将士清算他们身上世世代代积攒的罪行。不止是德胜门的清军,朝阳门和东直门的清军也已经开始了逃命,有家室的逃回城里带上家人一起跑,没家室的或者狠心点的直接往城外跑,用早就秘密准备好的绳索下城,逃向没有火光的黑暗深处。“朝阳门被打破了!吴贼杀进城里来了!快跑!快跑啊!”惊慌的叫喊声迅速向满城内部深处蔓延,早就已经被枪炮声吓得六神无主的八旗满人听到这样的喊声,马上争先恐后的带着大包小包,带着他们寄生在中华民族身上吸血得来的财物逃上街道,逃向邻近的城门。漆黑的街道上和大小胡同里人头似蚁,挤满人群,互相践踏,自相践踏,大的喊小的哭,哭声喊声汇为一股,直冲云霄,与当年满清入关时的常见情景一般无二。在这样的情况下,红着眼睛杀进满城的吴军将士简直就象是饿狼冲进了羊群,曾国荃此前要求优先固保进城通道的命令也被吴军突击队上下全部抛在了脑后,呐喊欢呼着只是直接杀向慌乱的旗人人群,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凶狠得有如一个个修罗恶煞,八旗满人却象是一只只受惊的兔子,只知道哭喊逃命,却没有丝毫勇气停下来回头反抗,鲜血也迅速染红了朝阳门附近的大小胡同街道。还好,朱洪章率领的后军还算冷静,坚决执行了曾国荃的命令,进城后优先保护进城通道,建立阵地保护城内空间。虽然朱洪章很快又无比郁闷的发现,不管是城上还是城下,都已经没有一个敢还手反抗的清军士兵,却还是十分谨慎的坚守阵地,没急着放任士兵去杀人抢劫。满清朝廷还有机会,即便守不住满城,也还有紫禁城和宫城可守,同时僧王爷职守的外城也完好无缺,至不济还可以退回外城坚守,等待官文的援军到来。可十分遗憾的是,在这个至关重要的关键时刻,京城清军的指挥权,却偏偏是在根本不懂军事的鬼子六、惠老王爷和醇王爷手里,在咱们最喜欢揽权自大的僧王爷手里……………………事实上,鬼子六不是没有考虑继续坚守紫禁城等待援军,也一直带着骁骑营、护军营和前锋营这三支禁军守卫紫禁城,还在收到了朝阳门破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派人与在宗人府里指挥全盘的惠老王爷和醇王爷取得了联系,询问他们能否收拢军队到紫禁城继续作战,与吴军死战到底。都不懂军事,鬼子六当然给惠老王爷和醇王爷出了一个大难题,无所适从之下,惠老王爷倒是一度建议鬼子六去咨询僧格林沁僧王爷的意见,然而旁边的醇王爷却跺脚说道:“五叔,都什么时候了,还浪费时间做什么?官制台已经被韦俊逆贼害了,我们已经没有援军可以指望了,去守紫禁城还有什么用?难道紫禁城比满城更坚固?”“那你的意思是?”惠老王爷试探着问道:“赶紧撤?”“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醇王爷斩钉截铁的回答道:“我觉得应该撤往南城,去和僧王爷的军队会师一处,把兵力集中在一起,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惠老王爷一听觉得有理,赶紧把撤往外城的建议告诉给鬼子六,同时赶紧命令手里还能指挥的军队向宣武门集结,以便转移到南城与僧王爷

状态提示:第四百四十九章 留得青山在--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