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玄幻奇幻>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22.神秘乐园(十二)
一步说,哪怕那位神明使者不直接动手,一个全民皆兵的亚尔夫海姆也足以让任何想用武力清除革命瘟疫的国家三思。

比不过。打不赢,难道要无视他们?可以的话,密涅瓦倒也愿意这么干,但这纯属一厢情愿。他们既然敢于开放各种设施参观,本身就代表了放弃保密主义的姿态。只等时机成熟,以闪耀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代表了世界的潮流。

想到将来某一天,精灵对人类社会放出这番豪言时的自信姿态,密涅瓦的肝尖都在颤。

接下来又是漫长的参观行程安排,大图书馆、国家音乐厅、博物馆、画廊……如果是平常的话,尽管会觉得累。但密涅瓦依然会兴趣盎然的参观,但现在看着那张行程安排的表单,她只是感到恐惧和烦躁。

“马上是午餐时间了,要不我们就在露天餐馆用餐?”

似乎是看出了密涅瓦掩饰不住的倦意,海德里希提议到。身心俱疲之下的密涅瓦也懒得去纠结堂堂公主在大庭广众下用餐是否合乎体统。轻轻点了点头,波尔舍轿车很快就在动物园对面、布达佩斯大街上的一家餐厅前停了下来。

海德里希要的是啤酒、炖泡菜和香肠,罗兰是三明治和橙子汽水,密涅瓦是汉堡包和苹果汁——“仅限人类”的风没有刮到这里,他们得以在一张桌子上用餐,周围不时偷来好奇的一瞥。

种族隔离社会下难得的公平。

密涅瓦在心里吐槽,然后对这种时候还能想到这种事情的自己感到好笑。

昨晚听到的刻薄话再一次浮上心头,藏不住的苦笑在脸上浮现出来。

“最基本的社会学常识告诉我们,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

边上传来罗兰的低沉声音。密涅瓦下意识的抬头,看着若有所思的少年。

“这是那家伙昨天对我说的。”

罗兰说得很诚恳,没有一点做作,似乎是被话题的沉重所压迫,紫瞳显得有些黯然。

——不论是出生的家庭环境,各种家庭背景所能赋予每个人不同的人生机遇。还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通过努力所能得到的机会,全都不存在“平等”这种前提。“人人生而平等”的美好愿景自古以来被无数帝王、贵族、官僚、教首、主教、野心家、革命者所借用。但却是一个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恐怕将来也不会实现的美好幻想。

李林晃荡着酒杯,用难得的正经口吻对罗兰诉说着这个刺耳的真理。

在他那个世界,流传在美利坚合众国和后来通过法国大革命遍及欧洲的平等思想,是建立在基督徒们对上帝的信仰上的,因为《圣经》的主旨之一便是“主的子民皆平等”——没有理由,也不需要进行证明。因为基督教信仰在欧洲的普遍性,“天赋人权”的思想一经提出,便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进而推进了西方近代皿煮运动。不过这与“君权神授”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将对象换成了每个普通基督徒,其实质依然是借用怪力乱神说来强制界定并扭曲社会现象而已。

他的养父不是基督徒,不是某些明明不信仰上帝,甚至对宗教怀有偏执性仇视态度,却一直主张获得基督徒才拥有的权力,并坚称此为“不证自明”的脑残。作为无神论者和非人类,他从不把皿煮柿油当成什么必须遵守的真理。但作为管理者,他需要考虑管理对象的心理状况和感受,为了避免风险,他需要让尽可能多的异见者成为“执政官之友”,而不是造反派和革命党。所以他也需要引入一些“平等”思想。

“因为这可以证明因每个人的努力不同,以及他们所属种族不同所产生的不平等是合理的,人们不应将此视为不合理,而应当做常识的一部分加以接受。”

罗兰尽量不让自己的声音和李林相似,但他还是觉得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就是李林当时那种严肃腔调。

他的心情变得糟糕起来,哪怕说完这段话后,李林还开了个玩笑:“‘不平等不是罪恶,平等才是大恶。我真该戴上蛋卷头假发这么说”。他还是难以释怀。

“他会那么说。是有他的见解,从客观事实上来看,那也是正确的见解。可是……这种看待事物的方式未免……”

——太过悲哀了。

密涅瓦沉默着,泛起些许凉意的心将罗兰未尽之言填入空白之中。

不相信他人,也不相信人的善意。冷彻的观察,然后毫不留情的予以解决。整个过程没有对话和沟通,只有正确和不正确。

然而作为以一己之力承担整个世界重量的管理者而言,这是必要的思考方式。但以人类来说,这种表现太过无情,几近于残酷。

“我有同感。”

密涅瓦放下汉堡包。近乎无意识地呢喃。

几辆校车从餐厅前经过,车里坐满了穿着儿童团制服的小孩,所有的孩子都兴高采烈,大概是刚从动物园春游归来。

“或许种族隔离制度确实是一种比各国更为先进、温和的调和手段,就目前所见也确实展现出了效果。可……我不想成为被关在笼子里供游客参观的猛兽。”

把憋在心里的感受一吐而尽。一直阴沉的脸上露出了些许轻松。

被置于弱者和被管理者的地位上,被人隔离和差别对待——这样的事情从未体验过,也正因为亲身感受过彬彬有礼的“平等但隔离”,她才能发自肺腑的反感这种制度。

“所以即使不方便,也要努力让不同种


状态提示:22.神秘乐园(十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