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青春校园>金夫>086 天作之合
比……”话罢又是一阵摇头。

远远站在一旁的冯舒志闻言顿时觉得自己的脸好像红了。

替冯霁雯尴尬的。

不过这袁先生说话,也真是够直白。

她该不会要气的跳脚吧?

可冯霁雯面上的神情没半点变化,将笔搁下之后便侧立在了一旁,此际听得袁枚此言,不过也只是微微动了动嘴角,似笑非笑,却绝非是不悦。

天下之大,能人多了去了。她练字儿是因一腔痴爱,并非是与人攀比。

袁先生作为当代文杰,又是长辈,评价两句。她听着便是。

只是她不在意,听不得别人说自家孙女儿半句不好的冯英廉却立即炸了毛,佯怒道:“那你倒说说,比你哪个徒弟差了?”

冯舒志的脸一时红的更厉害了。

场面好像越来越尴尬了。

早知道,就不跟他们一道儿出来了……

正想着要如何逃避的冯舒志。却忽听得袁枚朗声大笑了几声。

“我哪里是这个意思!”袁枚拿手轻轻点了点联纸,道:“我是说我那些徒弟们比起你家丫头来差的太多了!……这手瘦金写的比我都强了数倍不止,梦堂公啊,这块宝被你藏在家里这些年,未免也藏的实在太深了些!”

端看这笔力,绝非是一年两年能够练成的。

写字谁都能写,可书法大家之所以少之又少,便是因为要写成一手好字,天赋与勤苦二者缺一不可——有的人够勤快,却奈何心不够灵;有的人空有天赋。却因倦懒而止步不前。

这丫头显然是两者兼得者。

致斋当初只跟他说这丫头的草书写的妙,却不知竟还不是只精钻一派,连徽宗这手字也能驾驭的如此得心应手。

“哈哈哈哈……”冯老爷子一愣过后,瞬间笑了起来:“算你说了回大实话!”

依然毫不谦虚。

“……”冯舒志这才知道冯霁雯的厚脸皮是从哪里遗传来的了。

往前,他对祖父的了解实在太少了,真没看出来他也是这样的人。

冯霁雯却是真的诧异于袁枚的夸赞,受宠若惊道:“袁先生过于抬举我了。”

“非也非也。”袁枚摇着头道:“我可向来不是个说奉承话的人,不信你问问致斋?”

这也能问到他?

和珅有些想笑,却也配合地颔首。

冯霁雯忽然觉得这气氛有些怪……

袁枚笑言道:“若说旁的字儿写的好,说破天也只是个好。我倒不会觉得如何。可早前我也曾是练过徽宗的字的,深知这手瘦金最难拿的便是那分飘逸闲致,兴许还是我这颗心不大能够静的下来罢,练了几回不得其法。便弃了。是以常常与人说起瘦金来,总觉得能写得好的,必然个个儿都是神仙心性!”

“先生过誉了。”冯霁雯不禁失笑。

其实袁枚这话说的大差不差。

冯霁雯之所以能练得好这手字,实则是‘得益’于她前世的绝症。

从起初的不甘愤怒到挣扎,再在挣扎的过程中慢慢看淡了一切。

那种生命逐渐被透支消释的感觉,足以磨平一个人所有的不平静。

虽称不上神仙心性。但那种释然感,却也是无法言说的。

“这对生辰联写的妙极,好诗配好字,真乃天作之合,直让人挑不出一丝瑕疵来——我倒真舍不得就这样贴到磬林楼去了,这不是暴殄天物么?”袁枚哈哈笑了两声。

冯老爷子:“这话说的我爱听,越瞧越相衬,可不真就是一个天作之合吗?”

冯霁雯脸色凌乱了一下。

这话……应当是她想多了罢?

“确是天作之合。”根本没有体会到袁枚与冯英廉话里藏话的丁子昱,老实巴交地跟了一句。

冯霁雯的嘴角一抽。

一人一遍,就不能换个词吗?

明明都是读书人,新意呢?

“更应当说是冯小姐的字替和某这首杂诗遮丑了。”一直未有多言的和珅此际笑着讲道。

冯霁雯听罢暗啧了一声。

果然是跟传记中记载的一样能言善道,八面玲珑啊。

只是这样的人所表露出来的,往往还不及自身真实一面的万分之一。

看着最是和善,实则最为危险。

这也是她却步的一部分原因所在。

她生性喜好安逸,下意识地便想要避开具有危险气息的人和事。

和珅似有所查地向她望去。

又来了。

这种分明没有开口说话,却仍然十分强烈的排斥感。

同前日雪夜,西直门前如出一辙。

他却仍只是微微笑着。

而目睹了这一切的冯舒志,已然开始要怀疑人生了。

一个人说好极有可能可能是出于奉承,可是所有的人都说好,难道全都是在刻意捧着她吗?

冯舒志抱着怀疑的态度,欲上前一看究竟。

只是此时,身后忽然传来了侍童的通传声。

“先生,金二公子和金姑娘来了。”

袁枚笑着点头,示意将人请进来,目光却仍然不舍得从那副对联上移开。

金溶月与金亦禹一行入堂中,入目所得见的便是这幅情形。

二人向袁枚行礼罢,得见冯英廉也在,便也施了一礼。

金亦禹与和珅互视一眼,作为刚刚从咸安宫官学中肄业的同窗,彼此礼貌地颔首便算是问候了。

金溶月的目光不着痕迹地从冯霁雯身上扫过,见袁枚一派专注,便笑着问道:“师傅如此入神,不知在看什么?”

“你也


状态提示:086 天作之合--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