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是绝对原因收留自己的。

第一点,董浩从调15oo石粮草就看出了周博的诚心和正义感,第二点,董浩扩张平胜四厢之际,正是用人的时候,所以无论于公于私都不会不接纳周博的投靠。

周博与董浩又闲聊了一阵,通过董浩的介绍,周博也了解到了最近齐军的动态。自从上次夜袭齐军大营之后。齐军感到南军力量还是很尖锐的,于是就转入了防守状态,不再考虑继续南侵了。

闲聊之后,周博还热情的挽留董浩在西营吃一段便饭。可是董浩一方面为避嫌,另外一方面是新沟那边军务繁忙,因此就提出了告辞。

周博亲自将董浩送到了西营大门之外,直到看着董浩上马离去之后,他才带着沉重的心情走回了大营。刚才与董浩谈话的时候。他的确是风风光光表现出了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可是要知道,自己好不容易在西营建立了威信,现在一下子就面临着荡然无存的危机,自己怎么可能不叹息呢。

不过他尽量让自己往好的方面去想,西营这个后勤粮草大营,自然不能与手握重兵的实权要好,而且自己曾经在董家军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将,那些手下对自己还是有感情的,相信如果能返回董家军。一定会如鱼得水。

周博与董浩见面的事情,陈献之和高薛自然是知道的。

当周博回到西营之后,高薛倒是不疾不徐的迎了过来,笑吟吟的向周博问了道:“周大都管,刚才那人莫不是董子宪董帅?”

周博看了高薛一眼,他当然知道高薛这厮是来试探自己的。这种感觉真是很不爽快,自己已经是堂堂大都管了,竟然还要被两个副使监视,真是越想越不是滋味。不过他现在还不能与高薛翻脸,只好笑着说道:“高副使果然好眼力呀。没错,正是董帅。”

“哦?周大都管呀,不是我高薛多嘴,这董浩虽然是你以前的上司。但是现在你已经是堂堂大都管了,有时候还是要小心一些,毕竟总会有一些奸邪之辈喜欢摆弄是非。正所谓人言可畏,这............”高薛表现出一番语重心长的态度,由衷的说了道。

周博笑着打断了高薛的话,说道:“高副使的心意。我是很明白了。其实先前我与董帅相见也没什么,无非就是商讨一下关于前线粮草的调遣之事。高副使你应该很清楚,这李相公和翟相公有矛盾,那是李相公和翟相公的事情,齐狗的大军可就在泗州呢,前线将士们的粮草供给可是不能耽搁的呀。”

高薛觉得周博说的也对,万一真的把断绝供应翟轩部下的军粮,那可真的是要出大事的,更何况李辉也没有说过要做这么绝。

“周大都管,我这也是为你好嘛。呵呵呵呵,反正这档子事,自然是能小心则小心,以免落人口实呀。”他笑呵呵的说了道。

“高副使果然是厚道人,时时刻刻都是替我着想,这份恩情,我可绝不会忘记的。”周博陪着高薛一起,一边笑着,一边说道。

高薛听周博这番话,心中很是得意,嘴巴上却还是谦虚了一番。

-----------

从第二天开始,周博便开始着手调集15oo石粮草的事务,15oo石粮草可能看上去数量不多,比起二十一世纪电视剧里动辄几百万石的粮草来说,确实是不值一提。

但是管理粮草大营是一向十分讲究的学问,先粮草入库的时间不同,因此粮草也有新旧之分。每次调出粮草要根据此次输出目的来安排,如果是大型战事,那是无所谓,直接把几十万石粮草全部拖出去。

而一旦是小额的输送,那就先估算输送队伍几天能吃完粮草,如果吃的很快,那就可以把快要过期的旧粮送出去,而吃的很慢,也要根据有多慢来决定调遣什么样的粮草。也因此数量越少,反而就越麻烦。不过这也证明了中国人在古代就有了概率统计学的概念。

当高薛和陈献之问起为何要准备15oo石粮草的时候,周博就说董帅上次要粮,过几天会带票引来取粮,所以先准备好,以免耽误时间。高薛早就知道这件事了,所以就没什么好奇怪的,陈献之也只当这只是寻常公务而已,虽然15oo石对西营来说不算小数,毕进旱灾让西营今年的储存并不富裕。

十月初六,15oo石粮草差不多准备完毕了一大半,再过几天便能安排输送了。

这天下午,周博在忙了一大早之后,打算回到厢房去睡一个午觉,这几天无论是体力还是心力都是十分的操劳,在他的心里一直寻思着15oo石粮草派出去之后,该怎么向李辉做交代。就在他回到厢房,刚刚躺下来没多久,厢房门被人从外面“啪啪啪”的排响了。

“门外何人?”周博眼睛带着血丝,刚刚睡着就被吵醒,这是一件很让人不爽的事情。

“周博,快给我出来!快出来快出来!”门外忽然传来了一个稚嫩的女孩叫声,而且听上去很是耳熟。

周博怔了怔,这............这大宋的天下怎么了,女孩家家的不待在闺中到处乱转悠什么呢?这里可是军营呢?他带着一股强烈的怨念,挣扎着从床上爬了起来,依然不耐烦的问道:“谁呀,吵吵闹闹的?哪家大人都不好好管管小孩,真是的。”

只听门外那女子怒道:“呔,周博,你说谁小孩呢?你快快出来,我与你单挑三百回合,不,五百回合!”

周博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这女孩也太泼辣了,顿时在脑海里浮出了一个人


状态提示:21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