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国势>第024章 时机来临(12)
,但苏维埃本身并没解散,形成了既有苏维埃又有临时政府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在晚上召开的分析会议上,秦时竹指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临时政府和苏维埃在一定时间内会同时共存,只有在临时政府的势力壮大,并掌握军队后,双方才可能产生冲突,在此之前,临时政府只是苏维埃的传声筒。”

“那么,谁会最后胜出呢?”蒋方震道,“我既看不懂苏维埃的意思,也不明白临时政府的用意。”

事实上,很多人都看不懂这个情况——南京派当时把政权交给袁世凯,是因为袁世凯手里有北洋军,苏维埃吧政权交给临时政府,仅仅是因为临时政府说服沙皇体面下台有功?

“原因很多,但最大的原因便是,掌握苏维埃的高层并不认同基层的理念,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不惜把政权移交出去,以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秦时竹笑了,“可是他们不懂,他们以为这样做将来在临时政府会有他们的一杯羹,除了装点门面之外,他们将来只能吃到闭门羹。”

“无论如何,俄国陷于内乱,是我们的好机会。”陈宦对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都没有什么好感,“逐鹿计划的推进,恐怕要进行大的修改。”

“二庵兄说得没错,逐鹿计划原来是以民国6年,即1917年初作为行动开展基点的,但现在局面如此,必须提前半年以上。”秦时竹虽然对俄国的提前革命有一定心理准备,但万万没想到居然仅仅打了2年,俄国就顶不住了。说起来这一点,还要拜中国所赐。德国相对于历史上的力量更强,犯错误犯得更少,相对而言杀伤力也就更强。更由于中国方面对俄国力量不遗余力的削弱,各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促成了这个老大帝国的崩溃。

“从眼下的局面来看,俄国的形势还不明朗,诸位讨论一下,德国方面会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有两个可能,进攻或者暂缓进攻。”蒋方震分析道,“具体哪个结论更有说服力,我现在很难判断。从军事的角度来衡量,现在俄国陷于内乱,虽然没有爆发公开的内战,但是人心惶惶,德国此时进攻,能收到更好的功效;但另一方面来说,目前俄国政局动荡,存在着媾和的机会,对面临两线作战的德国而言,不啻于一个天赐良机,可以减轻压力,全力西向,顺利结束战争。我认为,这两种是很难选择的,前面的选择固然在军事上有利,但容易造成俄国人团结起来,反而不利;后面一种选择要冒比较大的风险,倘若俄国没有接受媾和,反而利用这个机会得到了喘息,按照大总统说的那样,两个政府必然会消失一个,留下来的那个政府如果没有选择和平而是继续战争,那么到了那时,德国将不得不面临更棘手的问题。”

“百里兄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立场和思路,诸位可以继续讨论。”秦时竹不想给这种战略判断下结论,一来历史已经改变,他没有完全的把握,二来,过于武断的决策,不利于培养正常的决策体系,一旦出错,后果将是致命的。

“我赞同百里兄的思路,我个人倾向性地认为,德国会继续进攻,直到俄国同意媾和为止。”陈宦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正处于夏季,利于大兵团作战,俄国冬天来得早,德国要想在战场上取得成果,便不能不抓紧时间,10月份已经是用兵的极限了。以往2年的经验都表明,德国在11月初便被迫停止进攻,这3个月时间,只要一拖延,等于今年的战事便过去了,如果俄国没有接受媾和,德国不但冬季面临着俄国反扑的威胁,而且还要在明年投入力量继续作战——明年的情况如何,谁又能估计得到呢?这是其一。其二,从战略态势来看,德国要像普法战争那样,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就是利用手中的战略优势迫使对手认输,只要战线维持在目前或者稍有收缩,德国都是事实上占了很大便宜的,如果能够一举打垮俄国,必将对英法心里有很强的冲击作用,现在西线的战局是双方都无力进攻,如果德国率先结束东线,则西线最后陷入死局,也将最终决定欧战走向,因此,解决俄国的心里示范效应还是很强的;其三,我一直赞同总统的意见,美国之所以保持中立,不是因为爱好和平,而是在等待机会,而美国加入战局,只可能会加入英法一边,如果俄国还未崩溃,英法继续交手,再加上美国,德国只有失败这个前途,我还是那句话。德国胜,有可能,但做不到压倒性胜利,德国败,可能性很大,很可能是压倒性的失败。”

张绍曾发言道:“欧战东线走向如何,我们要尽一切力量塑造对我们有利的战果,如果德俄媾和,则俄国会将力量转过来对付我国,不要看现在德国一直不遗余力地拉拢我国,一旦俄国转向,德国会希望俄国牢牢地吧力量限制在远东。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要制造有关信息,让德国方面确信俄国不会,至少目前不会媾和;第二,要通过渠道发出相关暗示,主要是针对英法方面,表面我们将继续维持对俄国物资输入,让他们确保俄国继续与德国作战——英法比我们更害怕俄国与德国单独媾和。当然,我们自己也要做好准备,一旦德俄媾和,凭我们自己的力量,要足以改变战略平衡,获取我们的目标。我们可以希望俄国在欧战中多消耗一点力气,但不能把逐鹿行动的基石放在


状态提示:第024章 时机来临(12)--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