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第二百八十八章:惊喜来了

有光刻机、有设计好的电路图、有单晶硅晶圆等各种材料,还有脑海中的各种知识信息作为辅助,韩元很顺利的就将控制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需要的各类功能性芯片制造出来了。

存放在钢筋厂房内良久的电推进发动机再一次被拖了出来。

安装控制设备,连接信号线路,控制开关安装、调节开关安装、功率变频器安装、功能性芯片连入.....

各种之前就已经制造好但没有安装的电推进发动机的相关控制零部件被韩元整齐有序的安装了上去。

紧接着的就是再次测试。

冷吹风试验、水力模拟试验、电力供应不稳定性检测、发动机抗极限温度检测、矢量角度变化检测、功率输出变化检测.......

这一次,各种能做的基础检测流程全都走完,足足花费了十五天的时间。

相对于上次检测电推进发动机不到四天的检查流程来说,这一次的检查流程时间多了数倍。

而且这还只是能做的基础检查,想剩下的一些需要专业高精密及电脑辅助的检查都没做的。

比如针对发动机全流程参数测量采用的受感器及传感器,韩元就没制造这两个。

不过他使用了各类探针进行代替。

又或者‘多分力试验测试’,这个就干脆没做,因为条件不够,没法做。

做这玩意需要通过高运算的计算机来进行辅助操控和数据分析。

目前韩元上哪去弄一台高运算次数的计算机过来?

就算有,数据分析系统编写出来也能弄死个人,时间上压根就来不及了。

事实上,他针对电推进发动机的检查和测试,完全是属于残缺的。

一台真正可以应用到飞行器上的发动机,在测试流程上可比他做的这些严格多了,耗时也不知道多到哪里去。

就比如华国,一台战斗机发动机的研制中,用于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的发动机最少需要51台,甚至多达114台才能最后定型。

因为发动机的地面试验最少要进行上万小时,最高测试时间能达到一万六千小时以上。

除此之外,还有包括各种飞行试验在内的测试都需要五千小时以上。

这也是为什么飞机明明诞生于二十世纪初,但过了整整一百多年,发动机却只进化了五代的原因。

就比如大毛子的第五代发动机技术,其实技术原理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

但经历整整三十年,才彻底完成并部署到战斗机上去。

从这里就足以可见发动机技术的研发之艰辛。

华国能从落后几十年的基础上一路追到顶尖,实属不容易。

这中间离不开无数科研人员和普通工作人员的各种努力。

.......

半个多月的时间过去,当韩元完成最后一项微型进气风洞测试拿到发动机的数据后,整个人彻底放松了下来。

十五天的测试,尽管对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信心十足,但韩元心中依旧免不了充满了忐忑不安。

这是人之常情,任谁来都一样。

但现在他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经历了十五天的各种测试,这台电推进发动机反馈呈现出来的各种数据都完美的符合标准。

也就是说,它已经能够应用于勒落三角飞行器的生产制造上了;也就是说,在飞行器的发动机方面,已经全部完成了。

有了一台顺利通过所有测试的发动机,剩下的韩元就可以通过科技积分来进行兑换处理了。

一架勒落三角飞行器上一共需要六台电推进发动机,他制造了一台,还需要五台。

顺便还有一个需要提一下的是,锂硫电池的检测,韩元也在这十五天内完成了。

毕竟电推进发动机的很多检测在进行时,需要的时间都很长,而这期间会有不少零碎时间,正好可以用来做锂硫电池的检测。

上一次制备锂硫电池时,因为急着用来猎杀那条远古沃那比蛇,所以当时只做了一些简单的充放电之类的检测。

而这十五天,借着这些零碎时间,韩元同步将锂硫电池的检测也做完了。

他手中出品的东西,在质量上还是有保证的。

即便是手搓出来的锂硫电池,除了电容量受到了一些影响外,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安全方面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要知道在电池方面的检测,韩元可是严格到了极点。

除了常规的高/低温启动检测、电池容量检测、耐温变性能检测......等常规检测试验外。

韩元还做了针刺穿孔检测、高空坠落检测、电池形变检测.......等各种安全性方面的检测。

甚至还有使用铁锤将制备出来的锂硫电池彻底砸扁,来测试它在遭受到暴力破坏的情况下,会不会出现爆炸、燃烧等问题。

这玩意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电推进发动机。

在韩元眼中,锂硫电池的安全性检查是还要超出电推进发动机的。

发动机在空中停车了,还有一丝活下来的希望,电池爆炸了,那就呵呵了。

要知道在设计中,勒落三角形器的总重量是十点四吨,而高储能锂硫电池就占据了三点二吨。

占比重量超过了三分之一,这要是电池在空中出现了点什么问题.......

啧啧,到时候估计连尸体都找不到,真正意义上变成光了。

想想就觉得恐怖。

某星公司一块一两百克的锂电池爆炸后就将人脸炸的稀烂。

而三点二吨的高储能锂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八章:惊喜来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