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顽贼>第三百五十四章 卑鄙

炮弹犁开大片土皮,两次弹起,在木板支离破碎的声响中砸入壕沟。

唐通背靠土沟,仰脸紧闭双眼,长长喘出口气,他不关心被砸坏的炮车,只是心头无端想到,若这场仗打完能捡回条命,他一定要讨个好婆姨,生一堆娃娃。

这是他此生经历第一场重炮对轰的战役。

唐通从戎的时间很短,差不多是刘承宗跟着兄长从鱼河堡离开,他才投身军伍。

他是西安府泾阳人,这个地方的人一般不投军,因为泾阳、三原、韩城这片是商业重镇,是西北首屈一指的富裕地方,平民百姓干点啥过得都比当兵强。

在这场席卷天下的大旱灾刚刚拉开序幕的前几年,陕北和关中因不同气候条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土地上的人们也有不同的际遇。

唐通家里有良田茶铺,还有自己家贩茶的马帮商队,从军就是因为杨耀、王文秀那帮固原哗变的边军到渭北劫掠,后来又有王左挂的农民军,地方乱成了一锅粥。

人人自危之下,自幼习武学文的唐通便挺身而出,带着自家养的护院保卫乡里,后来干脆带着护卫投了张全昌的部队。

尽管如今唐通属于延绥镇的将官,但在此前他一直关中军,当兵最难的坎儿,就是从士兵到把总,这个阶段作为一线指挥官,死亡率非常高。

很多人都卡在百总这個位置上死掉了。

但唐通因为从军的时机与地点都非常好,在从军的前两年就因为贵人相助跳过了这个坎儿,他的贵人不是关中的高官显贵,而是陕北的一路反王,叫王左挂。

如果说刘承宗养起了延安参将杨彦昌,那么王左挂就哺育了唐通从军生涯的青春期。

陕北早期的几路反王,在官军眼中地盘、个性都很鲜明,刘狮子善战、高迎祥善藏、王嘉胤逮着北路边墙狂啃、左挂子卖头也要往南路韩城窜。

唐通从军头两年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守韩城。

王左挂一打韩城,唐通还是一名普通士兵;等王左挂第三次打韩城结束,唐通已经是把总了。

所以尽管后来唐通跟陕北诸部农民军都交过手,但他这个游击将军的见识比起榆林同僚,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他从没见过两军对阵,火炮能对着轰击一整天的战役。

这仗对别人来说是艰难的战役,可对唐通而言,却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他眼看着元帅府把十二门重炮集中使用,用精准的齐射把他们暴露在壕沟外的重炮一一点名,用七斤炮弹摧毁炮车、砸弯炮管。

也看着官军散设横阵的天字将军炮使用公领孙弹药,交替打放把城头炮兵压得抬不起头来。

靠公领孙和壕沟,官军硬生生削平火炮的射程劣势,将战线向前推进,直至隔着湟水能让佛朗机炮轰击土城。

可怕的炮战持续了整整两天,正当唐通躲在壕沟里,拿着母亲给他求来的保命符祈祷,祈祷炮战永远不要结束时,尤世禄的传令兵在壕沟中四处穿梭,向他传达总兵召集将官议事的消息。

尽管炮战震天响,打得人心肝震颤,但官军有壕沟保护、元帅府也有土城的高度优势,双方你来我往一天轰出四五百颗炮弹,其实很少有人因此而死。

不过该来的躲不过。

唐通刚从前线撤下来,前往后方的中军帅帐,在路上就看到满脸麻子的士兵正在往前线推送楯车、虚弱的出痘士兵向隔离营聚集,他就已经知道,总攻的时间快要到了。

在中军帐前的空地上,三镇大帅向各级将官训话,桌上摆着几颗大小不同的炮弹。

尤世禄说,元帅府的炮兵从下午开始齐射的轰击频率下降,前线捡回来的炮弹都已经是佛朗机炮打出来的一斤弹,仅有几颗三斤炮弹。

三名总兵一致认为,战机到了。

倒不是说三镇大帅相信刘承宗没炮弹了,占据河湟大半的刘承宗不会缺少炮弹,至多是辎重运输上出了问题。

甚至比起刘承宗没炮弹,三镇大帅更愿意相信是他们自己没炮弹了。

因为官军炮弹确实不多,随八门天字将军炮运来的公领孙炮弹只有九十六出,昨天就打光了。

其实刘承宗放炮的频率下降,唐通觉得很有可能是因为觉得亏本,这场炮战在炮弹上,双方都会觉得亏本。

一开始将军炮打的是公领孙、元帅重炮打的是七斤炮弹,昨天打了一天,打到今天,将军炮打的是捡回来的七斤炮弹,元帅重炮打的是捡来的三斤子弹和一斤孙弹,动不动还喷出一片群孙弹。

整个一角色互换。

对官军来说,与其说这是刘承宗没炮弹的征兆,更像是临洮大帅王承恩攻入河湟,截断了刘承宗的后勤路线。

为了对付临洮的王大帅,刘承宗分兵了,就在昨天,好几千鞑子兵呼啸着往西跑去,就是此事的有力佐证。

这不就是战机吗?

三镇大帅摩拳擦掌,下达了自河东全线进攻河西的命令。

唐通作为上次面对杨耀马队的退却将领之一,跟着张弘业作为北面的进攻部队。

听到这个使命,他的心比腊月里的天还冷。

湟水在河嘴拐了几道弯,整个河东几乎都在河流南岸。

不论是从土堡对岸的南边石桥、还是从河东渡河,都会遭受元帅府阻击,不过好处是战线都足够宽,只有北边不一样。

北边倒是能他们背后从容渡河,但渡河之后想向元帅府发起进攻,比平原上正面击败杨耀的马兵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四章 卑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