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顽贼>第一百八十四章 长命女
么两三个月,刘承祖一度成为延安府城附近最大的农民军盟主,张天琳、王和尚、李万庆、刘国能、杨彦昌等人齐聚麾下听他调遣。

但他一直不反对给狮子营输血,要兵出兵、要人出人。

输着输着,这些曾跟他合兵的老兄弟们都成了狮子营的二线部队。

直接把二弟养成陕西最强大的反贼头子。

现在刘承祖的本部只剩千把号人,其中还有不少是新招募的流民。

刘承宗道:“我也在考虑这事,如今狮子营已经是众矢之的,朝廷一旦两省联治,到时取粮没这么简单。”

“所以我想趁着现在,派人去庆阳、渭北取粮,固原的杨总督不知兵,原先镇守韩城的洪承畴倒是个知兵的,但他去了延绥镇,这两个地方都很安全。”

“但这绝非长久之计,朝廷在陕西剿我,我就要占住陕山交界;朝廷在陕西山西二省联治,就需跳到第三省,可眼下哪儿有第三省?”

与陕北相邻的省份就山西一个。

刘承祖深吸口气,叹出长长的鼻息,道:“其实杨先生与父亲也想过此事,他们提到过几个方向,没跟你说是因为我觉得有几个短时间办不成,有个能办成的,你又不会采纳。”

不会采纳?

刘承宗偏头问道:“兄长说说那个不会采纳的。”

“往西走,狮子营兵力充足、战力也强,西边固原缺兵,挡不住你;临洮情况也差不多,甘肃更是个四面皆敌的倒霉地方,你不惹他们,他们不会动你。”

刘承祖说罢,接着朝西指了指:“一路冲到青海去,霸了海鞑子的地方休养生息,静待时局有变。”

青海那边是土默特部的地盘,东边和北边是甘肃镇、南边是乌斯藏。

这么说吧,在陕北,但凡脑洞没大到一定程度都提不出这事。

刘承宗都听蒙了:“这谁出的主意?”

“杨先生呗,杨先生说那有王气,但凡早俩月都不会往那想,但现在狮子营确实有打过去的能耐了,聚万余人马迁徙过去,要人才有人才、要将领有将领,去那大事可能办不了,但你僭号称王,设个刘家朝廷未尝不可。”

就这兵力就僭号称王了?

但刘承宗仔细琢磨琢磨,还确实有这可能。

他手下这些边兵,到现在打边兵的经验还谈不上人人都有,但打蒙古人的经验,恐怕个个都不少。

老对手,太熟悉了。

但这事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

月光下刘承宗的表情极为奇怪,思索一会道:“这主意我不好说。”

刘承祖点头道:“我刚听到的时候跟你反应一样,你说它办不成?能办成,而且好处还不少,背靠甘肃,一面招募甘肃逃兵,一面和蒙古人打,朝廷会源源不断给甘肃增兵,甘肃会源源不断产生逃兵。”

“而且我听说那边没旱,但最大的缺点、我觉得你不会采纳的原因,也是那能干成一番大事。”

刘承祖道:“那也只能干一番大事,建个小朝廷,再多的就不可能了,甚至待到中原有变,没准都收不到消息。”

刘承宗眨眨眼,这对他不是问题啊!

中原啥时候有变,他知道啊。

尽管不知道确切年份,但崇祯十年以后就是定鼎天下的时机了。

可即便这样,这个计划依然还是挺离谱的。

跑那么远,基本上就退出中原争霸了。

这让他对兄长所说其他几个短时间不靠谱的方向产生了浓厚兴趣。

跑到青海都不算离谱了,那啥算离谱?

他问道:“哥,你说那另外几个方向是啥?也说出来让我听听吧。”

“杨先生一共提出了三个方向。”

刘承祖摊手数着道:“第一个,也是最有可能达成的,是我刚才说的青海。”

“第二个,是先占汉中,再进成都,也是个王地;第三个,是先占山西潞安府,再经怀庆进河南,最终占据南阳。”

刘承宗感到非常奇怪,问道:“哥,是啥让你觉得,去青海比这俩还奇怪?”

“另外两个计划不奇怪,去青海奇怪,但这俩计划难度太大。”

刘承祖说:“只有去青海能让我们活下来,你这次在黄龙山打仗,感觉咋样?”

刘承宗把头摇得很果断:“不咋样,我这辈子都不想在山路打仗了。”

“杨先生,汉中东西百里,南北四十里,其外四面山脉包裹,山路二三百里,才通四川、西安府,在那种地方只要输一仗,就没了。”

“即使侥幸进了四川,四川刚经历十几年大战,处处宿将老兵,我等人生地不熟,你觉得活下来的机会有多大?”

刘承宗没说话,点头问道:“那南阳呢?”

“山西也被山脉包裹,河南倒是好去处,曹管队是河南人,但他也十几年没回家了,离家时还小,帮不上什么忙。”

“河南眼下没旱灾,你就想想饥民冲进黑龙山时的样子,士绅大户是百姓的依靠,你做好和百姓打仗的准备了么?”

“但这条路打仗倒还不算难,只是没出路,那地方朝廷能四面调兵剿,会比流窜还累。”

说到这,刘承祖笑道:“没准连个僭号称王都混不上,我们家就没了。”

其实南阳真的是好地方。

在那站住脚,南下湖广,西进四川,尽为膏腴之地。

不过刘承宗也摇头道:“只是如今还不够乱,现在想站住脚,我们就必须挨着九边,边境上衣食无着的精兵,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四章 长命女--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