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青春校园>明末第四天灾>第六十章 夹带军火
得极鼓。

城头守军的精气神,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门面,所以马世耀有了钱以后。干脆把衣服盔甲里里外外都换了新的。

当然,如果仅仅换了新衣,也只是表面。如果放在几个月前,大顺国岌岌可危,即便是穿什么华丽的衣服,下面的士兵也都没什么精神。

可如今却大不相同,潼关和长安的两场大胜,算是彻底扭转了大顺军这两年的被动局面。

下面士兵的精气神和几个月前完全的不同,对潼关进出百姓的盘查,也似乎格外的严格起来。

是的,仅仅只是似乎严格而已......

下面的士卒不清楚,马世耀的脑袋可是分外清明的。虽然全世界都以为他才是潼关城主,可是马世耀却清楚的认识到,那些大侠才是如今潼关城里真正的老大。

不过最近潼关大侠们的穿衣品味似乎越来越怪了。在最开始的时候,潼关大侠们标新立异,穿的衣服花里花哨,就像是从那个戏班子里走出来的一样。

后来潼关大战之后,大侠们得了许多战利品。很多大侠穿着清军的盔甲,连改都不改,便招摇过市。

再后来,大侠们的服饰便五花八门起来。有的大侠喜欢裸露,穿着件内宅的小衣便出门逛街。

有的则是反璞归真,穿着一身贫民的打扮,装作本地人的模样出来厮混。若不是大侠们多半都是一身好皮肉,还真不太好分辨了。

因此现在潼关城门口的盘查实行的是外紧内松的政策。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马世耀已经把城门口的例行盘查变成了一个门面活,更多的是摆摆样子。

如今潼关城门盘查的口号是:“宁可漏放进城里一万个奸细,也绝对不可拦住一个想进城的大侠!”

这大侠们没什么规矩,穿着又是越来越难辨认。万一哪个大侠被守城官军拦到外面了,一个弄不好就会发酵成政治事件。

所以表面上盘查严格,这是给大顺军上层和盘踞在洛阳的清军看的,形象工程,必须弄得尽善尽美。

然而实际执行起来,实行的却是另外的一套方针。虽然每个想进城的人都必须要盘问得极其详细,但是盘问的目的不是为了查找奸细,而是为百姓服务。

当然,外人是不知道这里面的规矩和内情的。

韩治强此时一看潼关城门口盘查得如此详细严格,这才把先入城的机会让给了熊元霸。

熊元霸大大咧咧的不管许多,只是叫人赶快进城,自己才好找地方休息挂机。

他手下的熊大和熊二可是一脸的紧张,用手摸了摸车底暗藏的利刃,准备一言不合就动手杀人。

等车队到了城门口,守城的士卒老远就看到了熊元霸。于是一路小跑的就赶了过来,满脸堆笑道:“这不是熊爷吗?可是老没见到您了。您这是上哪发财去了?”

在别的地方还不好说,在潼关城里,赤练仙子熊元霸可是鼎鼎大名的一号人物。连如今新督师衙门的牌匾可都是熊元霸题的。现在牌匾上还按着熊元霸五个手指头的鲜红掌印呢。

吃粮当兵,若是没点眼力价儿可还能行?

熊元霸哪里耐烦和这些守城士卒应和,坐在最前面的大车上,闭着眼睛随意的挥了挥手。

守城的大顺士卒哪里敢多说什么,忙吆喝着其他人搬开路栅,让熊元霸的车队过去。

熊大和熊二互相对视一眼,暗道:“熊爷好大的面子,光靠着这一副面皮,就能让守城官军乖乖的打开城门。如此豪横,怪不得他之前叫我们不用为了进城着恼。看来我们是多虑了。”

于是扬起马鞭,指挥其他人赶着马车进城。

熊元霸的车队由于之前路上的波折,摔断了一条马腿。所以前面都是马拉着车,最后的一辆车却只能用人力来拉。

那辆大车的前面两个人缠着肩带,用绳子绑在车子的车辕用力拖拽。后面还有两个人在后面用力向前推着。

然而人力毕竟不如牲口,速度也快不起来,刚走了没几步,就听到后面有人喊:“大车且住,慢行!”

说话间,一个看似当官的从城墙旁边的马道走了下来。

几个刚才守城的士卒看到那人走过来,急忙插手施礼道:“董头。”

这个叫董头的点了点头,指了指熊元霸车上的酒桶道:“这车上的东西,是想送到哪啊?”

旁边的一个士卒听到这话,慌忙俯过身去,在董头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因为是顺着风,熊大和熊二隐约听到了:“熊爷......车队.....”一类的话。

不过那董头却白了旁边的士卒一眼,似乎那意思是:“用你多说,我还不知道这是熊元霸的车队吗。”

熊大和熊二心头一惊,心想:这是不给面子的来了。

转头看了看马车上坐着的熊元霸,熊元霸此时依旧闭目养神,似乎没听到一般。

熊大无奈,只得出面应对道:“回这位官爷,我们这几桶酒是要送到新望云楼去的。”

熊大所说的这些话,都是事先预备好的。而新望云楼的所在,也是真有其事。

最早的老望云楼在潼关督师府衙的对面,后来被马世耀买了下来,改造成了如今大顺军的督师衙门。

而望云楼的东家得了银子,不久后又在老店旁边不远的地方建了一个新望云楼。

可是这座新望云楼刚刚建好,还没等开张。就有一位传说来自南方的富商看重了这个地方,并许下重金要买下这座新望云楼。

状态提示:第六十章 夹带军火--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