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玄幻奇幻>危险啊孩子>一四二、冯老刀易木子联袂吃请
看一点。觉得搞这玩艺不是难事。

五人轮过三圈,王行长说:“我们回来再打吧,现在过那边去?”

王显耀说的“那边”,就是玉凤金龙大酒楼,夏天说:“我先去。”便急忙先走了。

大家换回了自己的鞋,洗了手,整了整衣服,在后院看了看,便漫步往酒楼走去。

夏天快步上了酒楼,见了管事的刘经理,知道安排在哈尔滨厅,夏天看了房间的情况,觉得满意。

玉凤金龙酒楼为银行订房安排了茅台、五粮液、法国红酒以及其它饮料。夏天在心里想,这样的安排,既能适应从北方来的冯老刀、王显耀喜欢喝烈性酒的爱好,也能迁就一贯生长在南方的易木子、陈作业乃至自己等稍欠酒量之人的饮食习惯。

看官!你别小看那红酒。它对于官场上的上下级之间的接风、拜山之宴,乃至应酬尚不是很深交的朋友聚会来说,都是妙不可言的:它在酒席上让主客慢用之后,既能使主人尽显恭维、奉承之意而又不会使客人显得醉态酩酊、昏昏然不知所云。于是,对于怀着不同目的而宴客的下级来说,既想在酒桌上点到为止地达意,又要尽显对上级殷勤与虔诚之心,用红酒待客便是一个不坏的选择。——也许这就是当今中国社会红酒畅销乃至价扬质次的重要原因。诚然,红酒——全名叫做红葡萄酒,其实也算作果子酒的系列之一,可能有一点补充人体需要的一些维生素的功效。但不论质地好坏,对于酒量甚大、豪气干云的喝客来说,都是索然无味的。

夏天看完厅房布置后旋即来到过道上。

这时,王显耀一行人等已经到了酒楼门口,随着几位穿着旗袍的姑娘“欢迎光临”的问候语,几人到了二楼,夏天和刘经理陪同来到哈尔滨厅。刘经理和迎宾小姐忙前忙后,招呼大家坐下,用了一套潮汕人喜欢的高档薄瓷茶具,泡了一壶武夷山的红袍茶,不一会儿功夫,整个哈尔滨厅都是茶香浓郁,令人心旷神怡。冯老刀禁不住脱口而出:“好茶!”

几人不约而同将茶杯端在手中,开始品茶。

此时,夏天也低下头,探出鼻子闻那茶杯,一种清心的香气袭上脑际;然后,喝上一小口,在口中慢慢地流转,当要流到喉咙边上的时候,闭上眼睛,想那茶中神仙、山中绿林,如何不怕风吹、雨打、日晒。一种甘甜的滋味自上而下流入心田,沁人心脾。然后,慢慢睁开眼睛,顿时觉得这个世界已经比原来更加美好。

夏天这品茶的功夫,还不是向五湖四海公司的老总李加盟学的。而今这家公司因为信贷三部做的650万元贷款,要与银行对簿公堂了。

大家喝了茶,便准备上菜了。

这时,夏天问坐在旁边的易木子:“易处长,你的老家也是jx吗?”

易木子说:“jx赣州。”

夏天说:“说起来,我们还是老乡,我的曾祖是jx安远大坪。”

“啊?”易木子看着夏天。

夏天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jx赣南人士一般比较硬,不太会拐弯;但是说开了也比较讲义气。闹红军的时候,我们老家的人都是些碰到国民党枪毙都敢顶上去的硬汉子。”

易木子问道:“那你怎么又到了gd了呢?”

夏天解释说:“噢,我的爷爷当年逃荒,12岁来到jx、gd交界的山里,变为gd人。我家现在每年都要回一趟jx。你去年回老家了吗?”

“没有,”易木子说:“行里一大堆事情,没有时间。”

这时,冯老刀问:“你们两个嘀嘀咕咕什么呢?”

还没有等到两人回答,王显耀说:“我们不要只说不练,来点实的。”王显耀拿着菜单看了看后说:“今天就是龙虾、象拨蚌,这个什么比目鱼?多宝鱼?就数gd名堂多。”

夏天说:“这个什么鱼,有点意思,不但好吃,还有意义。”

冯老刀问道:“有什么意义?”

夏天笑着说:“我第一在深圳过党日,是在南澳过的,我的老总就点了这款菜,吃饭的时候,他问我:‘老夏,你看这鱼怎么样?’我不知就里,说:‘好哇!’他用筷子指着它的眼睛,笑着说:‘你看,连死了都要眼睛向上。’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易木子也笑了,说:“我看,夏天的名堂不少哇!”

大家拿起筷子,开始喝酒吃饭。

不一会,酒楼的老板汪溜出现在房门口,夏天站起来,迎接他进来,向冯老刀和易木子作了介绍,汪溜寒暄几句之后,恰到好处地倒了一杯茅台酒,与冯老刀、易木子敬起酒来。

后来,王显耀以“老乡敬老乡、部下敬上级、专业对专业、同事互敬”等名目喝起酒来,每人少说也喝了七、八杯。

到了后来,夏天对易木子说:“我没有主动沾上你这个老乡的光,是我的不对,我应该罚酒三杯。”说完就要喝酒。

这时,易木子已经进入了状态,说:“我也没有掌握老乡的信息,也应该罚。”说完站起来,一杯对一杯,完全不让夏天多喝。

就这样,夏天与易木子一杯对一杯,一来二去,两人的肚子里又增加了三杯五粮液。夏天看那易木子,已经达到了一红二粗的效果:满脸通红,粗粗的脖子,正在一阵紧过一阵地喘着粗气。——估计是醉了。但他看到服务柜上边放着的红酒,不知是起了贪心,还是以为红酒能解酒,只见他把手一挥,叫来服务小姐如此这般地说了几句


状态提示:一四二、冯老刀易木子联袂吃请--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