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鉴宝天书>第二百七十三章 吴迪之意不在碗
纵横奔放,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郑板桥、齐白石等人就对他推崇备至。

葡萄是徐渭画的比较多的一个题材,只是《墨葡萄》就有数个版本传世,浙省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馆都有收藏,而且,说起《葡萄图》。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惺事。吴迪看到文镧也凑了过来,就开始显摆,

“相传明嘉靖年间,官居别驾的雷鸣阳在净众寺后的南山上,由下至顶建造了三座十分精致的山亭,史称鸣阳三亭。亭子建好后,就想请一位博学多才的名士,依山景转换之状,题写三座亭名,结果就想到了会稽山阴才子徐渭。

徐渭不负厚望。上山观景拟名,劳累一天,为鸣阳三亭题写了“滴翠亭”、“怡心亭”、“观潮亭”三块匾额,后见天色已晚,干脆借宿在净众寺中。晚间闲来无事,他就想与方丈对奕一局。没曾想刚刚踏进方丈室,迎面墙上挂着的一幅《葡萄图》就吸引了他。他仔细观赏,精心揣摸,觉得此图神形皆备。物似现今、栩栩如生,非高手难以绘就,只是如此精美之图,为何没有题字落款?

徐渭感到十分纳闷。就向方丈请教。方丈就说了:“这是先朝敝寺祖师智渊大师遗作。因他一生喜爱自己栽种的野藤葡萄,又擅长绘画,故留下此图,成为本寺历代传世之宝。至于没有题字落款。主要是怕平庸之辈污了此图。”

然后就恭维了徐渭一番,恳请他题诗留字,徐渭欣然应命。他凝视着葡萄图。思虑良久,心想,智渊大师能从山间野藤葡萄中寻觅良种栽培,以其扬名,而我满腹文才,却似明珠复土无人识得,只落得怀才不遇,仕途失意,一生坎坷,如今年已五旬,还颠沛流离……想到这里,不由悲从中来,于是提笔在图上写这首名为《题葡萄图》的传世名作……”

“好,这位戌一看就是风雅之士,这个故事我虽听过不少版本,却没有一个有戌讲的完整动听啊!”

门口传来一阵喝彩,却是刘长水带着他的宝贝到了。

刘长水拿过来的瓷器一共有三件,吴迪一眼就盯上了那件罗汉碗。只见这罗汉碗,通高大约7厘米,直径约有14厘米,底足大概8厘米左右。造型古拙,碗体撇口,碗沿外侈,深还口,圈足外撇,碗壁上可见明显的盘筑泪痕。

轻轻敲敲,声音清脆,胎体轻薄,再加上通体内外施满淡天青色釉,是为标准的香灰胎。

碗底部有三只细小芝麻支钉支烧痕,碗底中心有乳突,整体釉色温润如玉,拂之手感非常细腻、舒服。釉面有细小开片,用20倍放大镜观看,隐约可见釉内有许多玛瑙结晶体,金光闪烁,非常精美。

吴迪将碗看了一遍,然后盯着碗壁釉薄处细看了两眼,这里微微泛红,那是底釉的颜色,也没有什么问题。

“薄如蚕翼声如馨,釉如湖水映青天。不错不错,这碗是典型的宋代早期汝窑天青釉罗汉碗,刘老板藏的好东西啊。”

刘长水谦虚的一笑,不无得意的说道:

“偶然,偶然,这件宝贝得来的实在是运气啊!”

王豫皖幽怨的看了他一眼,既然吴迪都这么说,看来这东东真的是正品了。你奶奶,既然是偶然得来的东西,却张口就问老子要一个亿,这不是明摆着欺负我这个碗痴吗?

吴迪又看了看剩下的两件,虽然勉强也称得上是精品之作,不过比这碗却差远了,当下问道:

“刘老板,你这汝窑罗汉碗确实是精品之作,我很有兴趣。不知道要什么价位才肯相让啊?”

刘长水沉吟道:

“小兄弟,你既然是豫皖领过来的,我就不讲什么故事了,不过这件东西确实来之不易,我就照着当时给豫皖的开价给你,你看如何?”

“一个亿啊?有点贵了,老板,你既然是豫皖兄的朋友,我也不压你价,六千万,行就行,不行我就再看看其他的,你看如何?”

刘长水的心里开始急速的盘算起来,这件瓷器这两年间名声在外,来看的人不少,但最高也就是一个巨商出到三千八百万而已,按道理吴迪这个价格已经很不错了。

可是,他根本不相信是这个年轻人要买什么罗汉碗,这绝对是王豫皖耍的一个花招,找了一个侃价转圜的傀儡!要按这样,价格当然可以往上再熬熬,但是,这个王豫皖也是头倔驴,当年开价一亿,他居然连价都不还就两年不登门,如果这次再因为还价将他错过了,那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再卖到这个价格呢?

吴迪等了一会儿,看到他兀自还在犹豫,站了起来,笑道:

“刘老板,我自认这个价格出的还算公道,既然不肯割爱,就请收起来吧。只是,我忽然看上你墙上这幅葡萄图了,请问是哪位名家的仿作啊?”

刘长水陡然一愣,什么意思?这瓷器不要了,改买画了?(www.2345xs.cc 2345小说网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三章 吴迪之意不在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