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鉴宝天书>第一百八十五章 考试
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按说这种瓷器断代最为容易,因为只有康熙以后才有,可恰恰因为这样,反而增加了难度。新技术完善空间大,就跟现在的手机换代似的,往往会出现一个朝代生产出数代产品的现象。仅吴迪所知,乾隆朝这粉彩技术就换了不下五代,每代的特征交叉覆盖,甚至还有不少和前朝的一样,这就造成了判断上的混乱,如果再在款识上做做手脚,那真真是要了人的老命了!

眼前这件蟠桃纹天球瓶,瓶直口微撇,颈较短,浑圆腹,圈足。通体内外施白釉。瓶体上以粉彩描绘桃树一株,枝繁叶茂,自瓶底沿腹部蜿蜒而上,八颗硕大饱满的桃实压坠枝头。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化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还好,是八个桃子,雍正在位时间较短,粉彩的技术更新不大,想来不会如乾隆朝那么难判断。吴迪长出了一口气。

关于粉彩上的桃子,雍正时期一般绘8个桃,乾隆时多绘9个,所以行内有“雍八乾九”之说。不过,这一点也不是绝对。

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

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会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通过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少,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


状态提示:第一百八十五章 考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