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科幻未来>华娱之别样人生>第967章:陈昆的经验

在电影界,有一种电影,叫做系列电影,其中比较经典的,比如《指环王》三部曲和《黑客帝国》三部曲等。

当然,除了三部曲之外,还有一些集数更多的电影系列,比如《星球大战》系列,《生化危机》系列等,都属于系列电影;

多年前的《黄飞鸿》,或者更早以前的《富贵逼人》、《开心鬼》,都是华语区长盛不衰的系列电影;

业内对续集电影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先拍一部试水市场,如果反馈好,同班人马在故事的后续,或者在主角人物故事延伸方面深入挖掘,独立成另一套系列;另一种是,在某个题材上一开始就做好续集电影的定位。

譬如《碟中谍》和《谍影重重》系列,一部一部按部就班拍有所不同,但影片整体气质和故事有连贯性。续集系列化电影是做长线钓鱼,走的是可持续发展。

而正是因为剧情的前后关联以及有连贯的故事线索,系列电影可持续性强,能够符合批量化、工业化生产的“商业法则”。

在竞争激烈甚至残酷的电影市场,维持一个既有品牌,当然比打造全新内容容易得多,既能更快更多地融到拍摄费用,又能更加便利地进行宣传营销,既能巩固既有观众群体,又能动员更多人喜欢上它;

而在孟轻舟的私心里,更希望公司拥有足够的系列电影,他也不用绞尽脑汁的考虑如何做好一名搬运工;

徐铮在《港囧》的出品方里拉来了光线,孟轻舟不会多说什么,但如果他真要为了利益不重电影品质,那就只能换人了;

合适的导演不一定好找,但合适的工具人,那太简单了!

从做演员来讲,徐铮跟那些大腕比肯定不能算很成功,也没有什么大导演找他演戏,王宝镪有冯剧刚、陈楷歌找他,黄博有周星星,徐铮顶多就算后来石头出名的宁昊。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电影导演都带有严重的俗套和型男。

而且他自己也说过,因为没大导演找他拍戏,自己才去做导演的。

而徐铮当导演的功力,目前来说,其实还不怎么样,但是能吸睛,这点足以,拍电影主要目的为挣钱啊;

但他导演的片子有自己的一套特色在里面,有点像周星星,总演些小角色,即便是设定的大人物角色,但在戏里却总和小人物纠缠,老碰见些无厘头的事,但却能逢凶化吉且永不言弃。所以,他的这个特质带进他的导演作品来,就成就了接地气的喜剧片。

导演和演员其实一样,不怕拍得烂,就怕没特色。王晶拍的很多电影还不烂吗?但是有他的一套特色在里面,那就行了。

徐铮能够靠一部电影就成功转型优秀导演行列也说明了他的本事;

导演的门槛放的越来越开,其实也没有放开,只是对娱乐圈放的更开了,我觉的,电影和娱乐圈交集过多,是不甚好的。

歌手可以去拍电影,青春作家也可以去拍电影,甚至连硕士毕业作品都可以因为各种原因而搬上荧幕;

国内影视产业发展到现在,突然就变成了谁都可以插一脚玩一票,赚笔钱拍拍屁股走人。

我还是认为,导演这两个字,真不是随便称呼的,需要极高的专业技能,文化素养,以及对社会深刻的感悟和对生命的细细品味。

可是就像“教授”这两个字一样,现在不也发两篇论文就可以往名片上印?

诶……

再说演员,我们国内是有那么一批老戏骨的,这批老戏骨有一大特色就是,演什么都可以是一个腔,一个范。不过,好在这批老戏骨基本都演一个套路的角色,所以在银幕上他们也很能带人入戏。

可是现在呢,可能是时代要求不同,你用生命去演出我也没功夫用生命去欣赏,不如你用好脸蛋来演出,我看着眼睛也舒服;

也不是说青年演员没有进取心,他们也想演的风生水起,可是无奈环境不行,你嗲嗲的念台词,叫我怎么入戏,而且他们又发现,不用演的太好,多跑跑宣传,这个钱也可以揣兜里。反正当下大家一样水,我跟风走就好了。

除却剧本,导演,演员这三个重要元素,还有一个起主导地位的因素没有说。也就是观众。

产品如何设计从来不是设计师如何发挥自己创意,而是设计师如何根据消费者需求发挥自己创意。

观众想看什么样的,喜欢看什么样的,肯为什么类型的电影掏腰包,这些80程度上绝对了电影业的走势。

想想十几年前,电影还在剧场里演,听说一部浪漫大片《泰坦尼克号》上映了,大家排队花20元钱去买一张票,大船一翻,jack一跳,《我心永恒》一响,观众灵魂都和北冰洋的海水共鸣了,出了影院眼泪稀拉哗啦,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20元虽然很贵,但是,值了!

现在呢,花钱看场电影那都小事,团购兴起,各种打折优惠,30块除了imax随便看。你说你2000块买瓶白酒你在意它的味道,是否足够醇香,入口是否甜润。但是5块买瓶老村长你还想什么,能醉就行呗。

所以大家开始频繁地出入电影院,几乎每半个月一个月都想去电影院看看有什么新片,看过之后先不论好坏,起码朋友谈论能插上话,小时代烂死了,富山春居图那什么东西,黄博真逗啊,孟轻舟究竟有几个女朋友?

确定了《港囧》的演员阵容,最主要的是将军旗换成了郝蕾后,孟轻舟给思思发了消息,让她


状态提示:第967章:陈昆的经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