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上品闲人>第八十九章 天下仕子

那掌柜的再三道谢,离开了,曹元礼放荡不羁,旁若无人地边吃喝,边和丫鬟莲儿调笑。店里食客多半都是考生,看见一个读书人如此放浪形骸,不免纷纷侧目,意似不平。

“姑爷,这个人好无礼貌,还是读书人。”

小攸宁悄悄嘀咕道,看宁放的眼神里面含着你可别学这人。

其实,曹元礼的性情和宁放是同类人,宁放自然觉得亲切,含笑不语。

旁边的的食客都在讨论即将到来的解试,解试是举足轻重的大事,眼下齐州城已经汇聚了上千考生,只等那一天到来。

自科举制度实施起,金榜题名就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愿望,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得名天下知,为了能考中功名,无数学子头悬梁锥刺股,废寝忘食,受尽了苦头,就为了这一天。

其中,有很多人为了考取功名癫狂疯傻,卖儿卖女,演绎一出出人间悲喜剧。像白山棋院的郑秀才,中了秀才却落魄潦倒。考了四十年不中,幡然醒悟隐居深山的狂士周显,也是例子。西城唱曲儿最有名的公孙小娘,原本嫁给一个大户人家,丈夫是个书生为了考取功名散尽家财,穷困潦倒,逼的公孙小娘不得不出来卖唱养家。

这上千考生云集齐州城,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茶楼,食肆,北院门府学,是考生最爱去的地方,终日人满为患。

坐在宁放身后的一个年纪稍大的考生正神秘地向旁边的人说道:“霍,你们看到了吗,这小子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听说今年监考的蔡襄是朝中左相韩大人门生,这姓曹的父亲当年曾提携过韩大人,啧啧,你们说……。”

“古老兄,难不成这位监考官蔡襄会徇私枉法,量他没这个胆子吧?”

同席的一个少年书生愤然说道。

那古老兄连连嘘声:“嘘,小声点,别让姓曹的听见了。我说白老弟,你还是太年轻,不信你去南城熙春楼看看,这几天哪位监考官蔡襄正忙的不亦乐乎呢,有人排队请他吃喝玩乐。”

两人说罢,见周围人的目光向他们投来,摆摆手,埋头吃喝,不再说话。

宁放和徐管家对视一眼,徐管家微微颔首,店里挤得满满地,人声鼎沸,宁放也未惊动曹元礼,吃饱喝足悄然离去。

按他的性情,事不关己懒得去想,出了门让徐管家先回去,自己和小攸宁去遇仙楼吃酒。

往前走了几步,就看见捕头李康带着人巡逻走过来,宁放站住拱手打招呼。

“李捕头,这是去哪里?”

“宁公子,马上要解试了,这可是关乎社稷的大事,马虎不得,改日再叙,先走一步了。”

李康领着人过去了,宁放看着他的背影,感觉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上次左慈一伙惊天骗局得逞后,一夜间李康就苍老了。作为捕头,栽了这么大的跟头,这辈子永远都是耻辱。

他拉着小攸宁上了三楼,在窗边找了个位置,吩咐小厮上了一壶上等仙露酒,坐着慢慢喝。

午后,细雨绵绵,整个齐州城沉浸在宁静中,街上行人寥寥无几,茶楼酒肆,勾栏瓦舍人满为患,挤满燕舞,从每扇窗户里传出来的嗡嗡说话声让人耳朵发麻。

宁放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年,闭着眼睛也能闻到清风楼的浓郁醇香,任店廉价酒香,怡红院姑娘们的温暖,和街边食肆美味精致的美食。

此刻,他感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和震撼,这种震撼来自上千名考生,他们从四面八方而来,汇聚在一起,带着对功名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种力量由每一个普通学子汇成,如同涓流入海,蔚为壮观。

遇仙楼内,几乎全都是读书人,坐着喝酒谈天说地,嗡嗡声震得耳朵发麻,和富豪有钱人吃酒只谈吃喝玩乐不同,他们尽管衣着寒酸,却人人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眼里充满渴望。

小攸宁苦着脸,道:“姑爷,这里好吵,我们回去吧。”

“哦,我倒不觉得,小攸宁,要吵你就先回去吧。”

宁放摇摇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置身其中,心神澎湃,热血涌动。

周围的议论声响成一片,那些读书人讨论的内容都是治国平天下,这些事沿河两岸的菜农永远不会去想,宁放这样的浪荡公子也懒得去想,他感到新奇。

“姑爷,以后你好好读书,将来也可以去参加科考,说不定还能中状元呢。”小攸宁以为宁放也动心了。

“状元……哈哈,我还是算了。”宁放哈哈大笑,中状元谈何容易,无数学子毕其一生也无缘状元。

“姑爷,自从大观年起,已经有四个状元了,不过一个因卷入二王之乱被废,一个因为治水过错被贬,只剩下两个状元了。”

“哦,这倒有趣,说来听听。”宁放倒是对这类事情很感兴趣,连连追问。

小攸宁人还小,却也只知道这些,再问就不知道了,旁边的吃酒的一个书生听到了,插话说道:“看来这位兄台一定不是读书人,连这件事都不知道,大观年间至今确实只录取了四个状元,第一个叫吴体仁,中状元后受到二位太子拉拢,密谋篡位事败后被废,他是最冤枉的,连一天官都没当,就被废了。第二位叫秦孝同,大观九年黄河决堤,被朝中派去治河,他揣测圣意,一意推行东流,结果次年再度决堤,酿成大灾被贬。剩下的两位,一个进了翰林院编修,一个辅佐太子读书……。”

“原来如此,多承指教。


状态提示:第八十九章 天下仕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