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仙侠修真>西游之妖行纪>第四百一十一章 拦路
,刘师弟,是死在你的手上?”何书文所表现出来的性子,也是如同长剑一般,直来直去,没有丝毫的曲折蜿蜒。

“刘师弟于我,乃是生死之交。”

“刘师弟死于你手,无论什么原因,我都不可能不闻不问。”何书文的双手,按在剑匣上,冷冷的看着太攀,“按照我本来的意思,是你我之间,必有一死。”

“不过你够机灵,才养好伤,就找到了常远,通过常远拜见了常师叔祖。”

“虽然不知,你用什么东西,得到了常师叔祖的承认,但你既然得到了常师叔祖的承认,那就算我天师府半个门人。”

“而既然是我天师府门人,我就不该向你出手。”说着,何书文也是的目光垂下,看着自己面前的剑匣,“但我心中一口郁结之气,难以宣泄。”

“你我身为同门,我不便为难你。”

“但刘师弟和你,同样也是同门,你却对他下了杀手。”

“这样如何,刘师弟陨落之后,我在刘师弟陨落之地,为他立了个衣冠冢。”

“看在当时情况特殊的份上,只要你愿意掉头,在刘师弟衣冠冢前,为刘师弟守墓八十载,这笔恩怨,便一笔勾销!”

“如何!”

“若是我拒绝呢?”沉默片刻之后,太攀才是出声。

“那边不死不休!”何书文说着,声音不大,但却自有斩钉截铁,说一不二的坚定,而在这句话出口的时候,藏在何书文剑匣当中的那一柄剑器,也是随之嗡鸣起来,那剑匣上的‘殺’字,也似乎是在这嗡鸣当中,淌出了无数的血迹。

不死不休——太攀沉默了下来。

这何书文的表现,完全对得起他的名声——一套连消带打,软硬兼施的言语,给了常远道人,给了白云道人最大的脸面,更是令他自己,站到了一个‘理’字上,一字一句,一言一行,都是有理有据,叫人挑不出半点的疏漏和错误来。

而那最后的提议,更是既顾全了同门之意,又顾全了兄弟之义。

同门刘云谷死于太攀之手,而他因为太攀身为同门缘故,却无法出手复仇,只能以同门之义,逼迫太攀为刘云谷守墓八十年——八十年,对于神境修行者那至少五百年的寿命而言,虽不能说是不值一提,但也并非是不能接受,尤其是,太攀还足够的年轻。

是以,无论是从那个方面而言,这八十年的守墓,对于何书文而言,都已然是做出了极大的让步——哪怕是白云道人亲自来谈,也不可能叫何书文再退一步了。

若是太攀,连这个条件,都不能接受,那就足以证明,太攀没有丝毫要和解的意思——这样的话,那不死不休,自然便是顺理成章!

而守墓八十年这个条件,太攀会不会同意?

当然是不会的!

不得不说,这何书文的言语,刚好就打在了太攀的七寸上……

若是寻常时候,守墓八十年,守也就守了,无非只是换了一个地方闭关而已,但在如今的局势下,不要说八十年,便是五十年,甚至二十年,十年,乃至于五年,等到太攀出山的时候,这天地之间的乱局,早就结束了,而结束了乱局之后,重新平稳下来的天地,又如何还会有太攀施为的余地。

而没有了辗转腾挪的余地,太攀便只能看着万灵山的痕迹,在这天地之间,一点一点的消失,最后连自己,也一起消失……

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

而想要在如今的局势当中,为自己争取到足够的辗转腾挪的余地,太攀便必须要在这一场变局当中,获取足够的好处,令自己在这变局结束之后,最大限度的变强,拥有所能拥有的最大限度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一场变故。

若是接受了何书文的条件,那对于太攀而言,和死亡,没有区别。

是以,太攀几乎是没有任何斟酌犹豫,就已经决定要拒绝何书文的条件。

而拒绝,就意味着,彼此之间,不死不休!

“何书文这是察觉到什么了吗?”目光盯在何书文剑匣上那两个‘殺’字上,太攀的心中,不无疑惑——按照他本来的谋算,在得到了白云这位合道半仙的承认之后,他在天师府中,任何因为刘、张两人的性命而起的争端,都只能算是私人恩怨,于天师府无关,更不会叫人胡思乱想,心中存疑,但此刻,何书文所提出来的条件,却是叫太攀有些骑虎难下,将太攀的如意算盘,给彻彻底底的,敲碎打烂,这叫太攀不得不怀疑,自己面前的何书文,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

略作一看思虑之后,太攀还是决定用一个拖字诀——“虽然立场不同,且不得不出手,但刘、张两位道兄,死于我手,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天师府不予追究,云行舟万分感激。”

“所谓投桃报李,天师府予我以仁,我亦当报之以义。”

“为刘道兄守墓,理所应当。”太攀一边说,一边将目光落到何书文的脸上,细细的看着何书文神色的变化,而在这一句说完的时候,太攀清清楚楚的察觉到了,何书文那故作平静的脸色,陡然间抽抽了一下。

显然,太攀应下这‘守墓八十年’的要求,出乎了他的预料。

“刘师弟他们,被牵扯进那风波当中,本来便是生死无尤。”

“若那云行舟依旧还是一个散修的话,哪怕是他背后有着徐求道,但我们将之杀了,也就杀了。”

“但如今,他却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一章 拦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