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网络游戏>铁血穿越>第九十一章 坑俄

张平结束了讲话之后,整个仪式顺利结束,而张平却又带领着一众负责人走向拉运烈士灵柩的殡仪车,他带头登上了第一辆车亲自操控着骏马领队奔向建在京效十三陵的烈士陵园,下面还得让他们入土为安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结束。伴随着军号声数千匹骏马载着烈士灵柩排着整齐的队列,以稳健的步伐前往陵园,横穿京师之时沿途遇到的所有人员和交通工具都停下向烈士致敬!街头值勤的警察、武警和救**官兵们都是以庄严的军礼为他们的战友送行,市政工作人员都是身着正装和工作服行注目礼,自发聚集在街道两侧的百姓们胸前戴着白花手上打着寄托哀思的挽联和条幅等,最引人注意的是各所学校组织的学生队伍们,这些中华未来的希望们排着整齐的队列,用庄重的童子军礼向烈士灵柩致敬,看着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们脸上那庄严肃穆的表情和认真的样子,这一幕深深地打动了无数人的心!车队终于进入了京师十三陵烈士陵园,两排军号手分列两侧吹起了嘹亮的军号声,骏马载着烈士灵柩来到各自的位置后,开始为英烈们入土为安。这时军号手吹起了熄灯号,旁边的礼兵们有规律的对天鸣枪,在战友和亲人们的眼泪中,英烈们终于魂归故里得享万世尊荣!

英烈们的善后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与此同时,激烈的战斗仍在继续着。北方进入俄罗斯境内的救**官兵们,也陆续迎来了灰色牲口们爆烈的反扑!神经粗大的沙俄士兵们向来喜欢喊着“乌拉”集中一切力量发动排山倒海般的主动进攻,面对他们向来看不起的中华人更是不屑一顾,因为西伯利亚军区的司令害怕被沙皇尼古拉二世惩罚,故意隐瞒了救**强大军力的事实,所以不知底细的沙俄前锋部队一头撞到了救**这块钢板上了。因为有统帅府情报部门提供的详细信息,分三路进犯的沙俄部队的一举一动都在救**的完全掌控之中,根据张平下达的全歼来犯之敌的命令,三个方向的救**都准备好了口袋阵,等沙俄前锋部队一进入到预设的伏击范围,马上迎来了救**猛烈地炮击。然后早已埋伏多时的野战部队战士们也纷纷开火,倒霉的沙俄前锋部队连聚集起来喊“乌拉”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打崩溃了!

看到敌军已经开始溃败,救**指挥官下令开始冲锋,于是伴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声,早已等不及的骑兵部队像出笼的猛虎一样冲了出去,后面的野战步兵按攻击队形也随之展开了冲锋。从未想到会遭受到如此恐怖打击的沙俄士兵们放弃了抵抗,再说了他们当兵也不过是为了谋生而已,来犯中华本就是奉命而为另外自己也只想像前辈一样跟着进入花花世界发点财罢了,犯不着为此不要命,于是成群结队的沙俄士兵面对追击上来的救**跪地投降了!三个方向的前锋部队被全歼无一人逃离!对于这些强壮听话的免费劳力没必要斩尽杀绝,于是救**三处阵地就此一役便抓获了数万的沙俄士兵,还一同缴获了近十万匹马和无数的军火物资。

张平对这一战果十分满意,他本来还正为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地区严重缺乏建设力量而发愁呢,现在好了,严重缺乏斗志急于投降的老毛子成了解决这一困扰的不二人选!仅前锋部队就俘虏了这么多人,那后继部队和原驻军还有上百万之众呢,于是张平紧急命令张一战调整战术,保证完成战略目标的同时尽量多俘虏些沙俄士兵。于是乎,一个叫做“坑俄”的作战计划新鲜出炉了!三个方向迎击俄军的救**战士不仅没有继续前进,反而在彻底打扫干净战场各自又向后退了近二十公里,寻找到另外适合设伏的地方就地隐蔽起来。

因为沙俄前锋部队急于求成也许更是为了急于发财,太过突前的他们把大部队远远的甩在身后,救**战士们等得都不耐烦之时,才传来准备战斗的命令。大老远的就能听到正在拖拖拉拉行军的沙俄大股部队人喊马凘的声音,并看到大部队行军时腾起的烟雾。又是在准备战斗的状态中等啊等的,终于等到慢慢悠悠地沙俄大部队进入了伏击圈,这次老规矩变了,在大炮轰击的同时,救**就吹响了冲锋号发起了全军冲锋抓俘虏的壮观场面!被打蒙了圈的沙俄灰牲口们崩溃了,本就毫无战斗意志可言的士兵们一哄而,漫山遍野的乱跑着,很多士兵发现无路可逃之时马上扔掉武器跪地投降了,一些不信邪的继续往来路狂奔而去想乘包围圈尚未合拢冲出去。可迎接他们的是从空中绕行堵截过去的救**飞艇部队,他们用装备的大口径机枪和直射机关炮粉碎了敌人的美梦!试图突围的沙俄士兵们看见冲在前面的被打成了残渣碎肉,吓破了胆的他们立即扔下武器就地求饶了。分三路入侵的沙俄大部队就这样被救**砍瓜切菜般的围歼了,与此同时,刚刚结束战斗的骑兵部队在飞艇部队的指引和帮助下,又很快对拖后的沙俄后勤部队发起了攻击。由于飞艇部队出色的机动能力和威慑作用,再加上骑兵部队勇猛的冲杀,弱鸡的后勤部队只抵抗了不到十分钟便全部投降了!

就像演戏一样,救**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全歼了来犯的百万沙俄大军,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其中竟有近八十万沙俄士兵是被俘虏的!沙俄旧军队中的黑暗和腐朽,被迫参军毫无国家信念和战斗意志的沙俄士兵,与强大的救**共同造就了这一奇迹!此战表现最突出的就是飞艇部队,它们庞大的身躯


状态提示:第九十一章 坑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