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漠唐>第六十八章 迷雾
对父母的依依留恋,人皆有之,连刚厉狠辣的李从珂也不例外,何况原本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李晟基呼?

“陛下,接下来,我等只能等了”

“也只好如此了,竟成,北边的战事……”

“陛下请放心,雍王一日不到石敬瑭手里,他绝对一日也不会发动,微臣还是呆在京城,不找到雍王微臣就不回平定州”

“可你刚出生的孩儿听说还没见上一面”

“无妨,我已经派快马回去了,让他们先不要去云州,只要承天军有一半兵马在,我想那石敬瑭绝不敢轻举妄动”

“好吧,你等继续住在洛神居住吧,有事即可进宫禀告”

“是,陛下”

……

又过了三天。

断断续续有消息传到洛阳,北上的马车在孟津找到了,不过却空无一人,而在河东道蒲州、绛州、泽州,河北道卫州、相州、魏州,河南道怀州、滑州、陕州,也找到了一模一样的马车,而都是空无一人。

这下李晟基蒙住了,敌人是如何做到的?又在遮掩什么?

整个洛阳城以及周边县城、乡村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搜查,但目前一无所获,难道是在山上?那样的话目标就太大了,洛阳四周都有大山,完全靠人力查找的话无异于大海捞针。

李晟基急了,三天过去了,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他不禁为李重美、李继基二人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担忧,更担忧的是如果二人到了石敬瑭那里,河东的局势将会发生巨变,而自己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石敬威三人都被拘押起来,不过没正式对外宣布,他们的宅子也赐给了李晟基,两百横刀都战士也住了进来。

这天晚上,子时。

李晟基一个人坐在第四进的池塘旁边的亭子里,看着映在水里的月亮陷入了沉思。

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头绪,急躁之下捡起亭子里的一块小石子向池塘扔去,一圈涟漪过后,月亮消失了。

李晟基猛然一惊,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这几天以来,他都站在石敬瑭、张延朗的到立场上思考问题,为什么不站在真正的主事人——韦安之的立场上考虑呢?

假如他是韦安之,如何行事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

投降石敬瑭、赵德均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因为河北的战事已经证明了,貌似强大无比的幽州军在承天军面前是如何的不堪一击,而河东又能比幽州强到哪儿去?投降这两人,或者实心实意帮助这两人办事,还不如追随李晟基。

接下来就是朝廷了,如果张延朗如愿以偿,那最得利的还是这位当朝首席宰相了,作为张延朗的助手,韦安之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但又能高到哪儿去?最多也就是目前卢文纪、薛文遇的水平,而这就是韦安之煞费苦心、精心策划所追求的?

按说韦安之来到洛阳后,应该也了解到了朝廷的虚实,以他这样的才智之士应该会轻易得看出后唐皇朝在李从珂手里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像他这样一个才智之士,最终的追求应该还是找一个明主,然后作为第二把手,让“明主”言听计从,最后建功立业,就像诸葛亮、王猛、张宾那样才是他的追求吧。

如果是这样,那就需要把眼光从李从珂、石敬瑭、赵德均,甚至张敬达、高行周、范延光等人的身上移开了,当今节度使里,李晟基的硬实力无疑最强,但软实力,也就是声望等就不值一提了。

还有那些人值得韦安之投奔,李晟基脑子里转来转去,无论是后世的历史知识,还是他在当世了解的信息,都没有合适的人选。

契丹、党项?不可能,那样也不用绑架李重美。

南唐、孟蜀?孟知祥建立的蜀国首先被否定了,路途太过遥远且又难行。

南唐?

想到这里,李晟基心里一惊,还真有可能。

南唐幅员辽阔,仅次于后唐,账面实力又很可观,而他最大的敌人自然就是后唐了,这样一来李重美的作用就很有用了,加上韦安之自己的才智,如果南唐国主不是太过昏庸无能的话就一定会重用他!

而汴州到南唐境内,水路发达,无论从颖水、汴水(大运河),还是涣水都可直通长江!

想到这里,他整整服饰,出了大门,向宫城方向走去。


状态提示:第六十八章 迷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