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玄幻奇幻>[红楼]且听一曲将军令>128.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上皇教子

「你这是害怕静涯对你有异心?他是朕一手教导出来的,绝对不会有不轨犯上的……」

未等太上皇说完,皇上首次打断了他,「是啊!冠军侯是父皇你一手教导出来的,儿子从不怀疑他对父皇您的忠心。但是,他对儿子呢?他对儿子又能有对你的几分忠诚?」

李敛实在是太完美的一个臣子了。

大大小小经历数百战阵,无有不胜,又不贪污受贿,不妄自尊大,不横行霸道,不喝酒误事,不欺男霸女,极得百姓爱戴。

这样的一个臣子,他作为皇帝除了加许、赏赐之外,还可以怎样去对待?

每晚夜深人静,一个人睡不着的时候,皇上就会想:如果李敛没有那么好,稍微打个败仗,小小贪污一下,或者爱与人夸耀自己的功劳,作威作福,那有多好?他绝对会视作不见,甚至包庇赦免他的一切罪责。

皇上也不想对李敛下手的,他也想谱写一曲君臣相得的青史佳话。

千古一帝,君圣臣贤,君臣相得,齐桓公与管仲,秦孝公与商鞅。

只可惜,君臣相疑,可远比君臣相得简单得多。

君臣之间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信任,这往往是许多明君贤臣也无法做到的。

「圭奴。」太上皇叹气了口氣,叫出皇上的小名。

「朕压了你这么多年,你为什么就是不明白?」

「你这个孩子,不比老大勇猛果敢,老二聪明能干,老四实事求是,老五博学多才,老六自信不疑,老八灵活圆滑,老九重情重义,老十百折不挠。朕之所以会选你为储君,不是因为只余你适合坐这个位置。」以太上皇的寿数看起来,他还有大把时间可以培养膝下的那些小皇子。

「朕选你,是因为你忠厚仁恕,品行端正,宜继大统。」

这让一直以为自己是靠其他兄弟死的死,败的败,才以孝心成功上位的皇上一愕。

「你继位以来一直也做得很好,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励精图治,事必躬亲,恭俭爱民,就算是朕也不能比你做得更好的了。然而……」说回重点。

「你不够自信,不够大气,不够决绝。」

「因为静涯是朕的人,他是听从朕的命令才会在潜邸之时追随于你,你就一直觉得他忠诚的对象是朕。你从来都没有想过如何去拉拢、施恩,甚至是打压于他。因为你觉得你能给他的,朕也早已经给了他,你害怕自己驾驭不了他,你对你自己的魅力和手段没有信心。」

「父皇……」皇上喃喃地道。

见皇上似有所悟,太上皇将语气放缓和下来,感触良多地道:「朕这些年来一直压着你,就是想你主动去争,去抢,朕自然便会放权于你。偏生你这孩子简直愚孝得可以,朝堂上不争不抢也罢了,每遇大事必携奏章来宁寿宫,待朕点头认可才把批覆发回去。而静涯那里你除却逢年过节、打胜仗后的赏赐外,竟是没有半点收买人心的举动!连私下君臣奏对也没有!就当作你看静涯不顺眼,但又不曾找他半点麻烦。你这孩子真的是…让朕不知道该如何说好。」

经太上皇一提拨,皇上也醒悟过来,微惭地低下头。

他想要李敛归心,却没有主动出击,反而一味认定自己没有成功的可能;想要打压李敛,却又不曾以任何方式找他麻烦。这样算起来,父皇批评自己是对的,自己的确不够自信,不够大气,不够决绝。

太上皇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抚摸着御案,正色道:「这次大军得胜归来后,一切加奖、责罚皆由你一人而决,朕绝不横加插手。」他决定由现在开始放权。

皇上目光一凝,带点讶异的看着太上皇,不知道太上皇话中的意思是不是自己所想的那个意思。

太上皇点头,肯定的道:「没错,不管你要把冠军侯升官进爵,更上一层楼,还是革去官爵,全家抄斩,朕统统都不管。」这话意思就是表明朕把李敛的生杀大权都交给你,你爱怎决定就怎决定了。

只要皇帝你有本事,堵得着悠悠众口,任你把李敛千刀万剐了,他也不管。

其实要办李敛一点也不困难,只要命御史上书几道奏折,轻的说他放纵士兵祸害百姓,在边境烧杀抢掠,重的说他勾结夷人,养寇自重,拥兵图谋不轨。必要时还可以伪造几封书信,证明他有谋逆意图。

最令皇上觉得不可思异的是太上皇一向最是宠爱李敛,他甚至觉得李敛简直是父皇的私生子,父皇待他可比对他们这些正经儿子好得多,父皇又怎会舍得让李敛去死。

该不会是说反话,或者想试探自己吧!皇上狐疑地想。

太上皇自然一眼就看穿他的想法,没好气的瞪他一眼。

「朕金口玉言,定不会出尔反尔。」

要说太上皇冷血,这话连太上皇自己都承认,不冷血怎么能够冷静而毫不手软地把自己差不多所有儿子都坑入那场宫变?不是太上皇想要冷血,但必要的冷血是每一个帝王必要的特质之一。

太上皇对李敛的好,也许动机不纯,是因为王翊所说李敛乃破军星下凡,只能以情、义驾驭,但这么多年下来就算是养条狗也养出感情了,何况是个人。

然而,如果牺牲一个李敛,能够换来一个自信圣明的君主,太上皇哪怕再心如刀割,再舍不得也会做的。

更何况,太上皇有四成把握他这个待人宽厚仁慈的儿子不会对李敛真的做些什么。

「还有,老八和老十那儿你


状态提示:128.第一百二十八章 太上皇教子--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