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北国王者>第一百五十八章:乌衣巷——琅琊王氏

永和四年的年末,与去年相比,天气更加的严寒。尤其是大雪过后,气温急降。对于穷苦的庶民们来说,哪怕他们身在南方,但依然难熬。不过对于江左(东晋的别称)的世家子弟们来说,这却是难得的结伴熬游,欣赏雪景的好时机。

作为江左首屈一指的大名士,在这种雪景极佳的时节,王曦之王二爷此时应该与友人在外游玩,或吟诗作赋,或临摹书写,或清谈高论。事实上,王二爷已经和好友谢安,孙绰等人约好了一起去城外赏梅。但无奈家主有召,王二爷只好临时取消了这次聚会计划。

琅琊王氏的家主名为王会。是王二爷的族叔。今年已经有六十多岁了。王会似乎并没有继承琅琊王氏的优良基因,长得非常普通。而穿着也十分的朴素简单。把他扔到街上,如果从远处来看,绝对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叟。但如果靠近他的话,你会发现他的身上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高贵气质,以及那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王会是大将军王墩,丞相王导的从弟。也是王二爷父亲王旷的堂弟。他为琅琊王氏的兴盛立下了汗马功劳。王二爷非常尊重他。

当王二爷进来时,王会正在擦拭着一把马槊。这把马槊是王会年轻的时候用重金请当时的制槊名匠专门订做的。耗时五年才完成。至今仍削铁无声,锋利异常。是把不可多得的杀人利器。王会曾手持这把马槊上阵杀敌。为琅琊王氏立下了无数的功劳。不过令人觉得可惜的是王会至今还没有为这把马槊寻找到合适的传承者。

“侄曦之拜见叔父!”王二爷恭敬地跪拜道。

王会似乎没有注意到王二爷的到来,仍然不慌不忙地擦拭着马槊。琅琊王氏对于子弟的礼教甚严。王会不发话,王二爷就只能一直保持着跪拜的姿势。

过了半刻后,王会似乎擦完了马槊。看着闪闪发光的槊头,王会满意地点了点头后。对着王二爷说道:“起来吧!找个席位随便坐。”

“诺!”王二爷再次行礼道。

待稍微活动了一下有些酸麻的双腿后,王二爷找了一个离王会最近的席位坐了下去。

“逸少,咱们琅琊王氏南渡来到建业已经有四十多年头了吧!”王会将马槊放到了一旁的支架上后,对着王二爷问道。

“是的!叔父。”王二爷恭敬地答道。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转眼间,四十多年就这么地过去了。想当年,老夫还只是个喜欢跟在墩兄身后刚刚及冠的跟屁虫,而逸少你也还只是个嗷嗷待哺的幼童。没想到转瞬间,刚刚及冠的青年变成了行将就木的老朽,嗷嗷待哺的幼童变成了江左有名的大名士。而墩兄他们也走了。”王会有些伤感地说道。

“斯人已去,叔父请勿哀伤!”王二爷见状后,连忙劝慰地说道。

“老夫没有为墩兄他们感到悲伤。墩兄他们虽然已经去了。但他们为我琅琊王氏的昌盛贡献出了毕生的心血。老夫不会为他们感到悲伤,只会因他们而感到自豪。”王会挺起了胸脯骄傲地说道。琅琊王氏就是在他们这一代人的手中走到了最辉煌的顶点。

“那叔父您在感伤什么?”听完王会的话后,王二爷有些疑惑地问道。

“老夫是在为我琅琊王氏的前途而感到堪忧。”王会担忧地说道。

“前途?”王二爷的脑子有些乱了,完全不知道王会在说些什么。

不过王会也没有理睬他,自顾自地说道:“我琅琊王氏之所以能成为江左第一世族。能够在墩

兄以及导兄时期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靠的可不是书画亲谈。而是墩兄手上的十余万精锐。当时导兄能够成为执政,总领朝政。也正是因为有这十余万精锐的撑腰。”

“可你看看咱们琅琊王氏的后代子弟现在在干什么?先别说其他族中子弟了。就先谈谈你王逸少的几个宝贝儿子。大郎沉迷于佛经,二郎沉迷于五斗米道教,三郎年少轻狂,学谁不好,偏偏学阮籍(魏晋著名的狂士)。剩下的年幼尚且不谈。他们三个有干过正事吗?现在咱们琅琊王氏的年轻一代别说从军了,就连从政的都没有几个。长此下去,我琅琊王氏安能不衰败?”

“曦之教子不严,还望叔父恕罪!”看着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王会,王二爷立即低下头来请罪道。虽然此时的他对王会的说法有些不以为然。

“请罪就不必了。琅琊王氏的现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得了的!老夫今天找你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告知你的。”王会有些无奈地说道。

“要事?”王二爷有些好奇,对着王会继续说道:“请叔父明示!”

“殷渊源就任扬州刺史后,打算推举你为右军将军!委任状最近将会下达,老夫先提前通知你一下。”王会面无表情地说道。

“右军将军?”王二爷惊道。随后王二爷又好奇地问道:“叔父,难道咱们不需要遵守那道协议了吗?”

二十多年前,王墩造反失败后(王敦是病死的)。虽然琅琊王氏没受到王墩的牵连。但作为代价琅琊王氏与晋室以及各大世族达成了协议。那就是以后琅琊王氏不得掌兵权。而现在王曦之即将出任右军将军,显然违背了协议。

“协议?可笑!只要利益够了,协议随时都可以撕毁!”王会站起来不屑地说道。

紧接着王会用力拍了拍王二爷的肩膀后说道:“放心吧!老夫已经帮你打理好了!皇室和各大世族是不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八章:乌衣巷——琅琊王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