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清首富>第二百零四章 烧欠条

直到再一次被吴承鉴叫到商功园,眼看吴承鉴从春蕊那里接过那份合同来,他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低着头。

不料下一步,吴承鉴竟然点了火,就在约翰面前把那份合同给烧了。

这下子,可把约翰给惊呆了!

“昊…昊官!”

便听吴承鉴说:“约翰,你为人诚实可信,这一次生意失败,不过是不走运。你是我在美国的第一号‘老友’,我们广东人对待老友,可不只是讲钱而已。现在这份合同烧了,你就没负担了,我希望你轻装上阵,吸取这次的经验后继续把买卖做起来。我相信,以后我们合作赚到的钱,会比这次损失的多上十倍、百倍!”

吴承鉴的这番话,约翰基本听懂了,便是有几个词有些含糊,却也能从那逐渐烧成灰烬的纸张上头,领会到吴承鉴的意思。

“昊官,昊官!”约翰几乎就要上来拥抱吴承鉴,但又想起他们中国人不是很适应这种身体接触的表达方式,便又忍住了,张着双臂说:“我一定的!一定的!”

他用那带着德国口音的英语做出了诺言,那诺言吴承鉴其实也没怎么听明白,然而他又很清楚这个美国商人许诺的是什么意思。

——————

约翰得吴承鉴烧了欠账的合同,一下子感觉背上的负担轻了,他重整旗鼓,又活跃了起来。华夷商圈的商人们听说了这事,不少人都觉得吴承鉴发傻,认为这小子又犯二世祖毛病了。

蔡巧珠听到这些闲言闲语的时候,心情颇为复杂。心想老爷故去之后,吴承鉴没了最后一层管束,可别真的重新混账起来了——想起过去这大半年他全不理事,好几回差点耽误出大乱子来,蔡巧珠的心便有些塞,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为了几句闲言闲语便去过问吴承鉴的事情,如今再不能够了。

“唉,且等搬去河南,找个机会再问问、劝劝吧。”

过了吴国英的尾七之后,蔡巧珠终于搬进了吴家园。

在西关住了这么久,儿子在这里生,丈夫在这里死,她其实早就习惯了老宅的环境。但既然当着亲友的面答应了公公,她也不好反悔,便收拾好了东西,带了光儿搬过河南来。

叶有鱼早就让人将梨溶院收拾好了,蔡巧珠也不是第一次住,到了这里并不陌生。东西搬过来后很快就绪,光儿到了新家,欢天喜地地出去玩了。叶有鱼陪着蔡巧珠说了好一会的话这才回日天居。

蔡巧珠在院子里走着,看看这,看看那,这梨溶院的一切都是吴承鉴按照她的喜好布设的,按理说一切都很合她心水,如果是吴承钧还在世,一家人搬过来肯定是无比欢喜的,但这时物是人非,丈夫去世了,吴承鉴当家之后也不能如往昔大孩子一般跟自己玩笑了,她在住进这梨溶院,忽然只觉得处处都是寂寞,处处都是伤感。

只有望向池塘边的光儿时,她的心才算有了点着落——不管怎么样,儿子还在的。

此时此刻,这已是她最大的心灵依靠。

“娘,娘,你来看,这里的鱼好大啊!”

梨溶院不但有一颗比老宅右院更大的梨树,还有一个在老宅肯定放不下的大鱼塘,鱼塘大了,里头的金鱼自然也大。

池塘边一个憨丫头说:“本来还有一尾更大的呢,有这么长,这么大。”

光儿哇了一声:“在哪里?在哪里?”

憨丫头说:“达成叔叫人捞去给养在日天居了,耀少也喜欢鱼。”

光儿叫道:“耀儿那么小,他懂什么。”

憨丫头说:“耀少还小,但他一看到大金鱼就笑,所以达成叔就让人满吴家园找大金鱼啊,咱们院子里那尾最大,所以就捞了去。”

光儿虽然大了几岁,毕竟还是小孩子脾气,不知道有一尾“最大”的也就算了,既然知道,心里就惦记了着了,叫道:“不行,既然是在这里养大的,那就是我的,我去要回来!”

蔡巧珠要叫住他时候,儿子却已经溜远了。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四章 烧欠条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