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汉帝国风云录>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四节
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洛阳一旦被河北攻占,我们在关中就无法立足,所以我们在适当的时候要攻击河东,牵制北疆军,迫使李弘撤军。这样一来,天下就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而我们攻占关中稳定西疆之策也就成功了。”

“三足鼎立之势成功后,我们立即把西凉的百姓迁移到关中。”韩遂用力一挥手,大声说道。

众将无不愣然。

三足鼎立之势一旦成形,李弘和袁绍就会想方设法破坏三方之间的制约关系,意图打破平衡,夺取关中。这时候我们非常危险,因为我们有个西凉的沉重包袱,这个“包袱”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财赋困窘。只要李弘或者袁绍切断我们的钱粮赈济,我们的生存就变得相当困难。

解决财赋困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西凉百姓迁移到关中。

关中人口最多的时候有将近五十万,但最近这十几年战火和灾祸肆虐,关中人口几乎告竭。袁绍占据关中后,从豫州、荆州回迁了一部分,但只有寥寥数万人。西凉在稳定了十几年之后,人口有所增长,大约有三十多万人,主要集中在紧邻关中的汉阳郡和武都郡。由于这两郡距离关中较近,迁移方便,加上关中地多人少,我们可以在一两年之内彻底解决粮食和财赋问题。西凉人口大部迁出后,留下一部分都是牧民,我们可以把他们再往汉阳和武都两郡迁移,尽可能让他们从事农耕,改善贫穷。

“先生想放弃西凉?”马超吃惊地问道。

“不,我们绝不会放弃西凉。西凉一旦被羌人占据,关中马上就会成为战场,我们多少年的心血就白费了。”韩遂坚决摇摇手,“西凉人口迁出后,西凉就变成了荒野,战场就可以从边塞一直延伸到西凉腹地。羌人打进来了,我们就撤。羌人掳掠不到任何东西,无法长久立足,等他们撤退的时候,我们就追上去打。因为战线足够长,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地形展开攻击,直到把他们打出边塞为止。有了关中源源不断的粮食,有了西凉广袤的战场,我们可以把羌人赶出河西四郡,我们甚至可以彻底解决羌人之祸,我们更有可能再建西域都护,重振大汉天威。”

西凉诸将恍然大悟,一个个神情振奋,热血沸腾,大帐内顿时欢声四起。

北疆大将杨凤急书韩遂。

镇西将军突然出兵关中,时机选择得非常好,下官拜服。今袁谭率军于郑县、华阴一线,阻挡了你的去路,下官准备出兵相助,特来书告知。

杨凤的书信短短数语,言辞中透出一股凛冽杀气。

韩遂拿着书信,很长时间没有说话。

凌孺、韩翼坐在他的对面,紧张地看着他。在微弱烛光的照射下,韩遂鬓角上的白发格外刺眼,额头上的皱纹又深又长,夹杂在头发和胡须中间的很多银丝让他看上去显得很苍老。先生老了,真的老了。凌孺暗睛叹了一口气。先生这样操劳,身体每况愈下,不知还能支撑多少年。假如他倒下去了,西凉该怎么办?马超当真能代替先生吗?

“伯雅,去把孟起叫来。”韩遂的声音惊醒了沉思中的凌孺。他微微躬身,出帐而去。

“父亲,河北刚刚打完中原大战,杨凤没有能力出兵,他这是变相威胁我们,要父亲对出兵关中做个解释,也就是给晋阳朝廷一个承诺。”韩翼轻声说道,“我觉得没有必要理睬他,我们只要坚守在高陵和新丰一线就可以了。”

韩翼三十多岁,长相俊朗,气质儒雅,和韩遂很有几分神似,只是那双眼睛远没有韩遂的坚毅和睿智。韩翼这几年一直待在金城侍奉母亲,韩遂不在金城的时候,他就代替韩遂临时主持军政。韩遂出征在外的时候他就给大军筹措运送粮草。大概是出于私心,韩遂从不带他上战场。这次出战关中,韩遂一反常态,竟然允许他跟着自己。韩翼又惊又喜,认为父亲要大力扶持自己,所以格外卖力。

韩遂笑笑,“你错了,杨凤的确要出兵了。”

“他难道不怕我们和袁绍联手?”

“我们和袁绍目前还没有联手。”

“没有铁骑,他来了也是送死。”

“你知道现在庞德的铁骑在哪吗?”

韩翼愣了一下,没有说话。

“当初北疆军攻打李傕、郭汜的时候,派一支铁骑从河套南下北地、安定,乘机夺取了萧关,占据了六盘山以南的所有郡县,牢牢控制了关中的北部要隘。”韩遂摊开地图,手指安定郡的萧关,无奈地摇头道,“李弘很有远见,这一抬让后来占据关中的袁绍寝食不安。当时袁绍愿意把扶风郡让给马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利用马腾的铁骑堵住关中防守上的这个破绽。我们占据了关中,这个威胁同样存在,所以现在对付河北的办法,不是不理不睬,更不是反目成仇,而是有条件地答应河北的要求,把杨凤留在河东。”

“有条件?什么条件?”

韩遂笑而不答。

马超匆匆赶到大帐。看完杨凤的书信后,他犹豫了一下,问道:“先生是不是应该让我打下郑县,迫使袁绍尽快派人来议和?”

“河东要出兵,袁谭第一个知道,他现在还有军队驻扎在临晋一带,防备蒲坂津的北疆军渡河。所以我们无需逼迫袁绍,他自己就会主动来找我。他来找我,我们议和的条件可以更苛刻一点。”

“那我到蒲坂津去。”马超马上说道,“带三千铁骑就够了。”

“你对杨凤怎么说?”


状态提示: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四节--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