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汉帝国风云录>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三节
微微眨眼。张燕暗暗一叹,拱手说道:“一切遵从大将军的安排,我还是去打平原吧。”

李弘点点头,望着颜良说道:“子善,现在屯兵在东武阳的是夏侯惇。这个人和我们有点交情,你不要打得太猛,要慢慢打,我要曹操过黄河。”

颜良和杨凤两军的高级军吏互相对调后,刚刚到冀州还没多长时间,正在熟悉军队。他听到李弘的嘱咐后,有点疑惑地问道:“大将军,为什么要曹操过黄河?曹操带着主力过黄河,仗就难打了。”

李弘微微一笑,“曹操过了黄河,你立即告诉我,我去帮你打。”

大帐内笑声四起。文丑叫道:“大将军对虎头兄就是好,连打仗都帮他。大将军为什么不帮我们打幽州?”

“明年我到幽州去。”李弘笑道,“等你们打下蓟城,我就去幽州,否则,我是不会去的。”

众将说笑了一会儿,李弘站起来说道:“今天你们不要走了,留下来吃饭。我们很长没见面了,好好聊聊。现在,我带你们到邯郸大学堂去,那里有很多闻名遐迩的人物。大家都去拜见拜见,机会难得啊。”

“大将军,都有谁啊?”文丑急不可耐地问道。

“有张臶先生,胡昭先生。”李弘高兴地说道,“襄楷大师也回来了。”

十月上,洛阳。

臧洪匆匆赶到洛阳拜见袁绍。

臧洪是徐州广陵太守张超的功曹从事。当年袁绍在陈留酸枣会盟,召集各地州郡大吏组建讨董联盟的时候,主持会盟的就是这位臧洪。袁绍听说臧洪到京,大为高兴,亲自出府迎接。

现在袁绍的身份还是车骑将军,至于这车骑将军是因那份“承制诏书”所授,还是当今天子的拜封,就不得而知了。袁绍的车骑将军府就设在自己的府邸里,位于城南一处幽静的巷道内,简朴而雅致。

经许攸介绍,袁绍主动上前,和藏洪相见。酸枣会盟时,袁绍因事耽搁,并没有亲自去主盟。后来兖州爆发黄巾之祸,各地州郡大吏随即率军各回本府了,所以袁绍一直无缘见到这位徐州名士。袁绍笑容满面,臧洪却是不冷不热。袁绍不以为意,盛情招待臧洪。

臧洪为什么不高兴,袁绍心中有数。扬州刺史陈温在历阳发动兵变,把意图抢夺扬州的张超赶出扬州后,袁绍马上就以“承制”之名,罢免了张超的广陵太守之职。徐州刺史陶谦一直对袁绍不理不睬,此次却异常配合,马上派别驾从事赵昱带着军队赶到广陵,把张超赶走了,让赵昱代领广陵太守。

张超只好带着几百私兵离开了广陵。臧洪等几个从事不齿陶谦所为,跟着张超一起匆匆赶到了兖州。张超本来准备投靠自己的哥哥张邈,谁知张邈和他一样,也被袁术赶出了陈留。一对难兄难弟无奈之下,到济阴找到了曹操。曹操闻讯袁术进驻兖州,当然勃然大怒。但愤怒归愤怒,现实归现实,蛮干是不行的。如今兖州又是瘟疫,又是黄巾之祸,自己手上就这么点人马,打完了就全盘皆输。

曹操和荀彧、毛玠、陈宫、戏志才、程昱等人仔细商议了一下,觉得袁绍驱狼吞虎是假,借虎杀狼才是真,然后袁绍以为袁术报仇为借口,横扫兖州。既杀虎,又冠冕堂皇地占据兖州。

戏志才随即献策。先派人到洛阳向袁绍诉苦,把兖州让给袁术,先把袁术稳住,同时派人渡河北上拜见大将军李弘,说兖州各郡县同意兖州刺史金尚到兖州上任,让大将军和袁术先打起来。大人则趁机集结力量,乘着瘟疫刚刚散去,黄巾军士气全无之计,诛杀黄巾军,收复东平、济北、泰山和东郡的部分县城。黄巾军被灭,兖州东部郡县收复,大人就能腾出手来夺回兖州了。

那时,无论是袁术胜出还是北疆军打赢了,双方都已伤痕累累,两败俱伤。而更糟糕的是,冬天就要到了,黄河马上封冻,北疆军在无法击败袁术的情况下,只能回撤冀州,剩下一个袁术就等着挨刀吧。

曹操听从了戏志才的建议,马上写了两份书信。一份给大将军李弘,请他立即送兖州刺史金尚上任。一份给袁绍,兖州爆发瘟疫都是因为我无德无能所致,我把兖州让给袁术,让他做老大。

臧洪带着曹操的书信到了洛阳,也没别的事,就是拱手让出兖州。袁绍看完书信,把袁术臭骂了一顿,“我立即让袁术这个混蛋离开兖州。”

臧洪冷笑,“算了吧。曹大人和张大人已经决定了,等打完了黄巾贼,他们就各自回家。”

坐在一旁的田丰嘿嘿笑道:“听说大将军马上就要派人护送金尚到兖州上任,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臧洪幸灾乐祸地笑道,“大将军给兖州诸多大吏写了书信,想预先打个招呼,没想到热脸凑到冷屁股,被兖州诸多大吏一口回绝了。大将军是什么人?他会善罢甘休?”

“这么说,曹大人此时辞官不干,是别有用心了?”田丰眯着眼睛,不紧不慢地说道,“曹大人是不是想等到大将军把袁大人打得奄奄一息了,再卷土重来?”

臧洪哈哈大笑,不置可否。

送走臧洪,袁绍和沮授、田丰、郭图几人商量了一下,随即决定让曹操继续担任兖州牧,并好言安慰。让袁术出任陈留太守,暂时让他有个落脚的地方。不能把袁术逼得太狠,但也不能让他做出头鸟,败在北疆军手上,白白便宜了曹操。

“兖州的事等到黄河封冻


状态提示: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三节--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