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汉帝国风云录>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三章 狂风暴雨 第十一节
挡公孙瓒的突围,付出了惨重代价,有近一万将士伤亡。行奋武中郎将徐晃的八千大军阵亡了四千多人,折损过半。杨凤和文丑的两支大军也折损了三千多人。

在连续经历夕烽亭、云亭和界桥三战之后,麴义的两万四千大军折损大半,只剩下了九千多人。现在即使加上骠骑大将军营的五千人马,正面阻击公孙瓒的大军也只剩下一万四千人了。

晚上的军议上,麴义的情绪非常激动。他不待看完张燕的书信,就把竹简狠狠地砸到了地上,“围而不打,围而不打,再围而不打,我连围都围不住了。张燕是不是昏了头?他难道到现在还搞不清,我们到冀州是干什么吗?”

朱穆弯腰从地上捡起张燕的书信,拍拍怒气冲天的麴义,小声劝道:“张大人也仅仅是个提议。他不是已经带着大军赶到夕烽亭和云亭一带了吗?”

“按照事先的约定,张燕的大军今天早上应该赶到云亭,今天中午应该赶到界桥,但他的军队呢?他的军队现在在哪?即使他今天下午赶到界桥,我们也能全歼公孙瓒,但他为什么没有出现?”麴义怒声吼道,“正是因为张燕延误了战机,致使公孙瓒从容撤离了界桥。”

“云天,冷静一点。”李弘冲他挥挥手,好言劝慰道,“飞燕昨天率部急速赶到甘陵城的时候,将士们疲惫不堪,大军的粮草辎重也全部丢在了后面。即使他今天能再度急行一百里,率军赶到界桥,但以他那三万疲惫之师,我们很难全歼公孙瓒。飞燕说的对,我们虽然在实力胜出公孙瓒一筹,但我们在兵力上的确没有绝对优势。今天的仗能打成这个样子,已经是很大战绩了。”

大帐内的诸将沉默不语。麴义自己是统军大将,他当然能理解张燕的难处,但面对今天的惨重伤亡,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根据被俘幽州将领的交待,公孙瓒目前还有三万多步卒,这包括留守云亭的军队,还有八千铁骑,还有足够支撑十几天的粮草。”朱穆拿起案几上的地图,指着云亭说道,“如果公孙瓒在这里被张燕大人挡住,我们还能全歼公孙瓒,但即刻发起攻击已经不可能了,大军需要休整。”

“哼……这正好满足了张燕的意思,围而不打了。”麴义冷笑道。

朱穆点点头,“的确,现在只能围而不打了。我们两天内连打三仗,损失惨重,无力再战。张燕大人率军急行数百里,先攻邺城,后围甘陵城,全军上下非常疲惫,也急需休整。另外,我们在兵力上依旧没有占据绝对优势,如果强攻,损失太大。所以,大将军的意思是,同意张燕大人的提议,先打公孙瓒的援军,彻底断绝公孙瓒的生路,把公孙瓒围死在云亭。”

朱穆随即做了一番解释。

目前孙亲率五千人驻守邺城,王当率一万军包围甘陵城,因此张燕只能调用两万八千人的兵力于云亭、夕烽亭一带阻击公孙瓒,而正面阻击公孙瓒的只有骠骑大将军和麴义的一万四千人。再加上赵云的两万铁骑大军,现在包围公孙瓒的只有六万两千人马。北疆军如果以六万两千人攻打公孙瓒的三万八千兵马,损失肯定非常惊人。困兽犹斗,何况面临生死存亡的公孙瓒。

通过审讯几个幽州将领,朱穆得知田楷和刘备的青州兵大约有三万人,渤海和河间国还有大约一万留守兵力。如果这四万大军近期内都赶到甘陵国,那么,北疆军的兵力优势就没有了。

李弘打算让赵云和姜舞两人带着风云、度辽两支铁骑迎战公孙瓒的援军。其余大军于云亭一带包围公孙瓒,只待时机成熟,立即发动全歼公孙瓒的决战。

诸将均无异议。

李弘随即回书张燕。赵云和姜舞两人连夜率军出发。

李弘送走赵云、姜舞后,在回帐的路上留下了何风。

“拙言……”

李弘刚刚开口,何风立即就躬身施礼道:“大将军,你不要说了。我这人你还不了解?我就这脾气,有不痛快的时候喜欢说说叫叫。这么多年了,我跟着你出生入死,打了许多仗,失去了许多兄弟,难道这点狗屁事我还看不透,想不通?”

李弘愣了一下,随即笑笑,亲热地搂着他的肩膀说道:“上次在洛阳,碰到公路(袁术),他问到你的事,对你很关心。他说,自从大将军和车骑将军被奸阉所害,太后、舞阳君被董卓杀了后,大将军的宗室子弟几乎被杀光了,何氏一族留下的人已经不多了。他希望你好好活着,将来能重振何氏宗族。”

提到大将军何进和何氏宗族,何风脸色一黯,低头不语。过了一会儿,他抹抹眼晴,嘶哑着声音问道:“大将军,你不会把我调回晋阳吧?”

李弘拍拍他的肩膀,欲言又止。

“我不走。”何风红着眼晴说道,“虽然我不知道母亲是否还活着,我几个兄弟是否还活着,但我不能抛下这帮生死兄弟到晋阳去,我做不到。我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愿让人耻笑。我丢不起这人,也丢不起我何家祖宗的脸。”

李弘很感动,“好,那什么时候不打仗了,你再回去,回去看看你的母亲和家人。”

何风猛地停下,惊喜地看着李弘,“大将军,我母亲?我母亲到了晋阳?”

李弘点点头,“公路(袁术)收留了不少大将军的宗亲,其中就有你一家人。前段时间,他委托田畴把你一家人送到了晋阳。”

何风笑不拢嘴,“公路兄待我真不错,有


状态提示: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三章 狂风暴雨 第十一节--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