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青春校园>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68.第六十八章
,真的要是卖上了二十块钱,反而销量上不去了。

靠这样卖茶,赚大钱不存在,但走走量,存下来积蓄还是不难。

李福来的厂里面有三百多人,加上家属什么的,所以这才几天,两百斤茶叶能吃下去一大半。

除了这个厂,还有隔壁的灯泡厂,县城的纱厂和食品加工厂,一些机关单位,这些人都喝茶。

茶叶是日常消耗品,要是口碑出去,一个月走个三四百斤还是不难,宁县周边加起来有二十多万人口。

孟建国也觉得有些贵了,但是这货不孬,也没什么好说的,他有些肉痛地说:“给我拿包春茶,再来一包秋茶。”

陆静然利落地给人包好,又收了钱笑着说:“叔你喝的好下次再来买啊,也可以介绍人过来,我们这儿都可以试喝的,满意了再带一包回去。”

“好,我今天喝了你泡的茶,回头一定帮你宣传。”孟建国笑着说。

这小姑娘可能干。

刘秀萍在里面厨房切菜,看着陆静然把人送走,她笑了起来。

这春茶已经也卖了好几斤,都是静然主动推销的。

今天周末,李福来不上班,他在厨房帮忙,感慨地说:“所以我说啊,还是读点书好,你看静然就很有本事。”

“那是当然了。”顿了下,刘秀萍又说:“那也不一定,镇上读书的学生可不少,像是静然这么漂亮又本事的,还真的没有。”

言语里是难以掩饰的骄傲。

李福来想了下,没有反对这个结论。

才一个星期的时间,那八十多斤秋茶就卖完了,春茶也陆续卖了二十几斤出去。

李家的夫妻俩回头一点算,这五天卖了3000多块!

这么多钱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李福来两三年的工资!

陆静然姑姥姥那边拿来的茶叶,给他们让先卖,都没有付货钱,李家的两口子自然不敢留着。

让陆静然赶快给人寄过去。

他们心里筹划了下,等着把钱都结算了,剩下的存下来给陆静然做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刚好,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下来了。

陆静然也没有推迟,虽然还不到收尾款的时候,但是早点给也好。

结清了货款,差不多她也该定第二批了,还得要联系下周石。

这个年头的快递没那么发达,很多只能自己人肉去运,有点类似于后面的“代购”。

不过这也正是机遇,如果商品流通顺畅了,也就没有那么容易赚钱了。

陆静然上午去邮局把尾款寄过去,收拾了下就准备去县城一趟了。

她是要去赎回那对金饰,顺带去李志杰那里打一路,看下进度怎么样。

李志杰之前还说,他带着其他两个学徒一起抽空做盒子,赵木匠看到还说他们耽误了正事儿,很不开心。

这正中陆静然下怀了,木匠本来就不是诚心地教吃饭手艺。

如果是理念不合,分道就很正常了。

她正愁没理由劝人放弃,这下子就水到渠成。

宋家搭上的是个市局的小领导,也是同样一个原因。

最近宋铭的父亲正在竞选镇委书记,他为了选票,前几天拉了一车米油等着天黑挨家挨户地送。

除了动员群众,和领导搞好关系更有必要了。

这个年代,很多当官就能发财,大家办事都得去书记家拿着东西排队,反腐力度不大,也没有那么透明。

很多都是明目张胆的。

“蝴蝶效应”,别人一句话,让她怀璧其罪。

陆静然急着出手,陆卓然走的第二天,孟建国约好的商人就来了。

双方约在晚上的九点半。

开到陆静然家门口的那辆桑塔纳里面,除了老板和秘书,还有行业鉴定专家。

那位行家对这套家具赞不绝口,这样的品相和材料,怕是市场上很难找到了。

简直完美,一定会让老爷子满意。

以免夜长梦多,陆静然让对方隔天晚上来带走,双方谈好了价钱,三万。

三万在现在来说很公道,但是陆静然想到二十多年后这套家具公开拍卖到了九千七百万。

真的是心里在滴血。

可是现在不出手,她根本跳不出这个困局。

买方老板好奇,开口问:“为什么你都要把时间定在晚上,我觉得这样不方便,白天不可以吗?”

陆静然说:“我想要低调点。”

老板想了下也能理解,“这样想是没错。”

以免被有心人看到,起了歹心。

陆静然又说:“我卖给你可以,我想要见这套家具的下一任主人。”

“为什么啊?这卖都卖了。”

陆静然叹息一声:“这是我外公生前最喜欢的东西,不是出于无奈,我不会转卖,我想能有妥当的安置。”

她把心一横,注定保不住,那打心思的人也别想好过。

既然撕破了脸皮,那么谁都别想好过了。

老板很意外小镇有这么漂亮的姑娘。

他走南闯北,美人见过不少,可是看着对方的脸却依然闪了闪神。

关键是气质谈吐,不像是小镇姑娘的见识。

老板点了下头:“那好吧。”

心里想着,长得这样得漂亮要是能撒个娇什么的,怕是没有男人真抵挡得住。

哪怕一副清冷的模样,也很能吸引人。

陆静然哪怕再低调,但也惊动了宋家。

他们盯得紧,不容有一点差错,哪怕是晚上九点,那辆桑塔纳也不低调。

陆静然外公死的


状态提示:68.第六十八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