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青春校园>三国寻龙记>第七百零七章 留香荀令

第七百零七章 留香荀令

云飞凤台管,风动令君香。-----------隋唐.李百药《安德山池宴集》

话说陈龙与吕常怒衣鲜马,赶奔天水帮参加比武招亲大会。暗中眼线早已通知背后的谋主陈龙的行踪,而这隐藏在背后的智者,正是曹操手下第一谋臣和重臣荀彧荀文若,因其官至尚书令,人都称为荀令君。

荀彧儒雅君子,风度翩翩,三缕淡淡的稀疏长髯,配合他略显苍白的英俊面孔,尤其是那双大海尽头一般深邃的双眼,显得整个人精神抖擞却又稳重深沉,只有平时紧抿的嘴角透露出几分持重坚毅。荀彧是家族着名的美男子,史载荀彧为人伟美有仪容,而且还喜好熏香,久而久之身带香气。《襄阳记》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此典故又有“令公香”、“令君香”、“荀令香”等称。《旧唐书》载“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曾献诗“薰香荀令偏怜小,傅粉何郎不解愁”。唐代王维《春日直门下省早朝》一诗中有“骑省直明光,鸡鸣谒建章。遥闻侍中佩,闇识令君香”句。李颀诗作《寄綦毋三》中有“顾眄一过丞相府,fēng_liú三接令公香”之语。李百药《安德山池宴集》诗则有“云飞凤台管,风动令君香”语。之后“留香荀令”与“掷果潘郎”一样,成为美男子的代名词。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荀季和知名当世,以品行高洁着称,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分别是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号称荀家八龙。八个儿子都秉承了乃父风范,俱以文化见长,名望同噪,尤以六龙荀爽荀慈明名重天下,颍川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说法。慈明即荀爽的字,史官称赞说:“二李师叔,八子继尘”。

荀彧的父亲是第二龙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第六龙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得以保全荀氏门楣,但也受到了朝野的讥讽。

因为荀彧年少时才名大盛,才得以免于别人的讥议。后来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大为惊异,与谈后评价道:“此王佐之才也!”荀彧得以声名鹊起。

天下大乱之际,荀彧认为颍川乃四战之地,不宜久留,遂将荀家迁入冀州避难。当时袁绍在冀州,听说荀彧来投,待之为上宾。然荀彧认为袁绍言过其实,终不能成事,其事曹操在青兖地区自领兖州牧,号镇东将军,黑甲军风生水起,荀彧的慧眼一眼就看中了曹操这个英雄,认为他能拯救黎民、拨乱反正,挽救大汉朝的狂澜于既倒,于是下决心离开袁绍,主动投奔曹操,并以司马身份参加了第一次兖州大战。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也!”

此时的荀彧,也不过才四十三岁,正是年富力强,与程昱一起成为曹操的最大谋主。今次亲自到此,正是要解决陈龙这个劲敌,同行的还有曾任虎豹骑统领的曹家刺客之首曹纯以及年轻气盛、箭术高强的夏侯尚。

三人身边,还有近百名武装到牙齿的黑甲武士保护,都是平日里千锤百炼的勇士,刺客水平不下于最精锐的青龙特战队员。而围猎陈龙的重兵堵截,自然是韩遂提供的西凉精锐。这其中最精锐的,并非韩德手下那些羌兵,也非成公英手下的海青帮众,而是他亲自训练的五万湟中铁骑。

湟中铁骑分为左右两营,各两万五千铁骑,机动性超强。左营统领为将军李蒙,字耀威,凉州武威人,右营统领为将军杨定,字整修,凉州金城人。两人都是武艺精熟,尤其擅长马战,跟随韩遂多年出生入死而成为嫡系。湟中的铁骑的马匹均采自临域的大月氏,汗血宝马不下百匹之数,装备有自己研制的强弓硬弩,以及采自波斯地区的铠甲弯刀,全力冲击之时,正所谓“来如天坠,却如屯逝”,如同一股飓风横扫大漠戈壁,无人能够阻挡其锋锐。

陷阱已经布好,暗网已经张开,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捕捉陈龙这条青龙。陈龙唯一的优势,就是随时可以清除眼线化入黑暗,与荀彧和李儒比拼猫鼠般的智慧。

夏侯尚去后,荀彧与曹纯同乘一车,赶往比武招亲的地点。此次比武招亲的擂台,就设立在天水帮渭水一侧的一大片空场之上,道路上车水马龙,几乎惊动了天水城中所有的贵族,许多异族领袖也得到参与的邀请,当然想看热闹的老百姓也不在少数,纷纷想尽办法得到进入空场的一张门票,可谓是盛况空前。

陈龙作为比武招亲的竞技成员,与吕常畅通无阻,很快就抵达了比赛场地。眼看渭河边凭空搭起了一座十丈高台,两边立柱之上张灯结彩,全是喜庆的大红绣球,颇为壮观喜气。围绕高台设置了不少看台,最佳的位置当然是正面,其他位置的空场之上,也已经是人山人海。

陈龙、吕常滚鞍下马,将马匹交给帮众,走向高耸的正面看台。

看台之上也已经有着不少嘉宾,其中郭氏家族纷纷与陈龙招呼,王氏家族成员却大都沉默不语,显示出对陈龙不同的观感。看台上还空着大片座位,陈龙没看到陈懿和司马家族的队伍,估计是尚未到来,于是坐在了郭淮身边。

郭淮笑嘻嘻对陈龙道:“待会我若是不幸遇到兄台,还请手下留情啊。”陈龙才反应过来,郭淮也是获得了比武招亲资质的,连忙笑道:“招亲尚在其次,比武机会难得,咱们兄弟切磋一下,有何不可?”

郭淮奇道:“难道兄


状态提示:第七百零七章 留香荀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