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善战之宋>第三百三十二节 最后一道关卡
>

而当这些骑兵出现之后,只看到自己的那些同伴正如退潮般涌向那边森林,他们所想象的敌人却没有任何的踪迹,他们的表情明显有些发懵,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好。

“大人,给我一个步兵大队,我去把他们抓回来。”

眼看着绕过了步兵军阵,王靖率领着那些骑兵中最后一个骑兵的身影也完全进入了水佳森林,一个军官急忙请命。

“大人,黄大人?”

这位头发花白的武将,黄松岭,眼睛直直的盯着水佳森林,没有任何的反应,好像没有听到他的喊话,良久,他才长叹了一声,“算了,技不如人,我黄松岭无话可说,不过,他以为躲进森林就算没事了,但他却并不知道前面还有杨继业老将军在等着他,那才是王靖无法逾越的高山,我大宋真正的屏障。”

……

燕云九州北部边境

武州地界

一条黝黑的城墙矗立在空荡荡的平原上,远远望去犹如一只伏在大地上伺机而动的远古巨兽。

它就是靠近辽国地界的燕云九州最北部的武州城。

它的前方是塞北第二大河流的主干河流——德鲁克河,主要来源是从北部雪原融化的积雪,每到春季和夏季的时候,河水会暴涨,水流湍急,而武州所在的这片区域恰好是这个河道最狭窄的地方,奔腾的河水齐汇聚如此,响声如雷,水面不停打着深不见底的可怕漩涡,让人不敢直视。

雁门关仅仅离德鲁克河十几里,当守军站在高大的城墙上时,就能够从迎面而来的风中闻到新鲜的充满潮湿气息的空气,耳边也能够模糊的听到远处水流的轰鸣声。

而维持武州和辽国南部地区的唯一通道,便是位于德鲁克河上空最窄位置的那条仅能容纳四辆马车并排行走的石桥。

石桥长约百丈,记载不祥,没有桥墩,百年前便静静的横跨在两岸,据说石桥龙骨为数根极为坚硬韧性极佳的巨大岩石贯穿而成,但具体如何便无人可知。

只是经历了无数次变迁,它仍静卧在德鲁克河上。

只有在冬天最寒冷的那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德鲁克河的水面上才会被短暂冰封住,而在之前朝代中原御匈奴进行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战役,都集中在这段时间中,因为只有在这段时间,几十万的军队才能在短短时间内汇集在武州前那只有十几里的开阔地上,否则,单凭那石桥的承载量,未等大军集合完毕,便早已经被从城冲出来的骑兵冲散击溃,无法立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雁门关也由百多年前的一个小军屯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它的作用也由原来中原防备来自北方匈奴的前几道防线,逐渐演变为宋朝与辽国之间的屏障。

武州经历过无数的战争洗礼,却仍然毅然不倒,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它的背后,是大宋漫漫草原和森林。

沿着由一块块巨大结实没有任何缝隙的岩石构成的城墙下面,是一片近丈宽的褐色土地带,寸草不生,据说这是因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油脂和硫磺等物质导致植物类无法在这里生存,而这些所谓的油脂和硫磺物的来源,则是那些在几百年来激烈的攻守城战斗中发挥出巨大作用的滚油土雷等物质,在这些褐色的土壤下面,随处可以找到半露在外边的残盔破甲,依附在盔甲上的布料都已经被风化,已经不能从盔甲上看出这些盔甲的主人是属于大宋的还是北方游牧民族的。

铁索桥已然在清晨时分放下,两端粗大的铁索因为年代久远已然乌黑发暗,在宽大的城门中,行人和商队川流不息往来不断,这些行人中,有些穿戴着辽国服饰,有些人穿戴着中原的服饰,还有一些人穿戴着西夏和金国的服饰,这些人都是来自各地的商队,武州无疑是通行最短的一条捷径。

残阳西下,映红了半边天,还有饱经门旁负责把守的士兵的盔甲上,也被染成了一层淡淡的红晕,看上去颇为神圣。

这些士兵手持着长枪立在城门旁,另外有几个士兵按照例行惯例检查着来往行人的物品,在旁边的城墙边上,有几个泛黄的通缉告示,上面画着的头像都是朝廷通缉的要犯,不过在这其中一张告示,纸张颜色和画像明显清新,显然是刚刚贴上去的,而那张头像,赫然就是王靖的头像。

城门中,来往的行人渐渐的稀少,已经有一队士兵前往铁索转盘处,准备拉动铁索,合上铁索桥门。

“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

一个士兵突然喊了一声,他看到最后即将入城的几个汉子牵着马,但马背上除了一些粮食外,其他什么都没有,不像是商人。

“大人,我们老家都是应州,去年遭遇霜降闹饥荒,家里没有存粮,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了,我们哥几个只能凑了一些钱,想去金国那边看看,找一些活路啊。”

从那几个汉子中走出来一个人,一边回答着一边对着那个士兵点头哈腰,脸上一片讨好之色。

“真的是这样吗?”那个士兵一脸质疑的望着这几个人,见他们脸上虽然都堆着笑容,但是身体魁梧,腰杆挺直,并不像是寻常的人,而他们旁边牵马的那个马夫,瘦瘦弱弱的,一脸的蔫样,脸上还有一个手指盖的黑痣,让人看了极为的厌烦。

“大人,我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从小就在生活在应州,若不是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我们几个也不会背井离乡的离开自己的老家啊……”那个汉子的声音突然变得哽咽起来,眼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二节 最后一道关卡--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