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玄幻奇幻>小村官秘史>248四菜一汤
一滴不剩。

第二个菜让大伙更傻眼了,那是一个大盆菜!揭开盖,嗬哟,那是堆得起仓顶的一脸盆菜。杨学农秘书长忍不住说:“宝来,这是佛跳墙吧?”

“哪里有佛跳过来?现在的墙,佛跳得过来吗?不是,不是。”

“大盆菜。乡下祠堂的大盆菜。”唐纪周副书记说。

“我听说,这个菜叫一锅端。”韩宝来的话,让后面的服务小姐哧地笑出了声音。韩宝来眼镜片一闪,梗着脖子,跟她较真:“我说错了吗?这为什么叫一锅端呢?你一层一层吃下去,据说每一层就是一人一块菜,要是你哪一点不吃掉,你的工作没落实下去,下一层就不好揭,压在上面,你就没办法吃下一层。因此要层层剥笋一般吃下去,最后一锅端了。请吧,大家一锅端吧。”

韩宝来果然说的一点不差,每一层上面就是十点菜,拣完第一层鲤鱼唇,便是第二层切了花的猪肚尖,第三层整条打了花刀的海参,第四层三指宽、五寸长的鱼翅,第五层鸭舌,第六层公鸡冠,第七层鹅掌,第八层干贝,第九层冬笋,第十层澳洲鲍。这十种食材互相借味,真是奇香扑鼻。

这一锅端下去,都感觉差不多饱了。看来韩宝来不敢捉弄大家,是真材实料的。大家的心才落到实处。

“宝来,准备酒没有?”韩文正忍不住叫酒了。

“有。有。有。淡水酒一杯。上竹筒酒。这是瑶家竹筒酒。”韩宝来戴着袖珍麦,他一说话全场听得见,马上上竹筒酒。开瓶一闻。大伙都不吱声了。

公安处长廖若晨尝了一口,忍不住说:“宝来啊,这是茅台酒吧?”

全场的人都笑翻了,意思干吗要点破,心照不宣就行了嘛。韩宝来振振有词:“是啊,毛竹竹筒酒。没错啊。”

“瑶家酿酒的工艺在宝来的指导下,可以与茅台一比高低。”周云龙副书记憋着笑,棱角分明的脸油光发亮。

宝来说:“喝得惯吧?纯粮食酿的,不含甲醇,酒质清冽,醇厚,不醉人的。”

“我们以后要搞一个宝来工艺,当作一个品牌推出。”人大主席蒋松青说道。

“你们多喝就是对本品牌的大力支持。干了这杯,好说话。”韩宝来嘿嘿笑道。

这种酒还有什么话讲,马上碰杯声,琅琅作响,响成一片。

酒过三巡,上第三道菜,确实又是清汤寡水,一锅红亮的高汤。不过,下面是一煲炖得稀烂的驴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一定要带皮吃。大伙夹着亮晶晶的驴皮,才算选上好东西,不过块块都有驴皮,不用挑,早有人给你挑选好了。不过,一锅菜,再难见底了,再好吃的菜,也有一个量。

那就拿酒寻开心。这种场面是很快结束的,不会“论持久战”,因此能喝的赶紧提速。每一桌内部开花了,互相敬酒不迭。

再喝过三巡,便上最后一道菜,还是清汤寡水。揭开盖,更是大跌眼镜,一煲米粥,上面飘着翡翠一般的葱叶、香菜叶、芹菜叶、紫苏叶。

“这又有一个什么说法?”周云龙副书记觉得这个菜太离谱了,请领导喝粥?总得给个说法吧!

韩宝来鬼笑着说:“十面埋伏。想想打鬼子,一定要做好埋伏,然后突然袭击,打敌人一个猝不及防。同志们,给我冒出来吧。”

韩宝来一声令下,服务小姐上来打菜,原来下面全是龙虾、响螺片、象拔蚌、阳澄大闸蟹,给它来了一锅煲。简直是海鲜大动员!

韩宝来边喝啦喝啦吃着边说:“不要客气了。菜上齐了。标准的四菜一汤。请各位海涵。我可不敢违反上面三令五申的规定。没吃好的话,只有吃夜宵了。或者到街头再吃一个烤地瓜。”

“够了,够了。够丰富的了。”大伙齐声应道,其实你就是吃国宴,也不过如此。


状态提示:248四菜一汤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