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雄晋>第一章 书生意气
否帮忙转寰,代末将向皇帝借五万石粮食应急?“

刚刚还说粮食能用至少月,现在又要借五万石粮食,班师回开封到底要走几天路,吃几天粮食?摆明了就是跟桑维翰打烂仗。

桑维翰似乎并没有听出这句话的语病,居然又点点头道:“说得也是,这班师的路,可不是太近,是要多备点粮食了,西京那边,原是繁华之地,历经战乱,如今也凋敝了。“

景延广大吃一惊,跳将起来道:“桑相,你。。。。。。你说甚么?西京?!“

桑维翰抚须微笑道:“本相离京之前,曾给景将军算了一卦,将军是上天白虎转世,而齐王陛下却是赤龙托生,这龙虎相遇,本是木金相克,正应慢慢调和,以达阴阳相济之效,但龙虎却都是强项之人,猛冲猛撞,必生血光,不过。。。。。。今年东方木大旺,赤龙其势绝不可当,景将军这流年。。。。。。嘿嘿,可不大吉利啊,不白虎属金,金在西方,西方对于景将军而言却是大吉,不如暂先分离龙虎,西行以趋利避祸!“

景延广“呛“地抽出腰刀,目露凶光,叫道:”甚么大凶,老子才不相信!老子手握数万雄兵,绝不会束手就擒,鹿死谁手,还说不定呢!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二十年后,还是一条汉子!“帐外一阵兵刃相击,景清带数十名甲士执刃涌入。

桑维翰对雪亮的兵刃视而不见,反而抬起头望向帐顶,悠悠道:“前有狼,后有虎,肘腋一条龙,这仗怎么打呢?就算是刘知远在这里,恐怕也打不下来罢?然则刘知远不能不打,景将军却可打可不打,因为拥立之功犹在眼前呢!可是真要动了手,先拥君,后弑君,这名份就有点麻烦了,该是甚么名份呢?”

“都给我退下!”景延广对景清暴喝道,额头上黄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外冒,将腰刀入鞘,重重地坐在锦墩上,不住地喘着粗气,这马脸书生话里有话,“拥立之功”四字已经点出来了,擅杀拥立功臣,将使全体将士以及藩镇寒心猜忌,只占中原一隅之地的石重贵但想坐稳皇位,这件事便万万不能做,或许,事情真的便有转机?

桑维翰见他如此外强中干,不由暗暗好笑,自顾自道:“哎呀,这天气,说冷不冷说热不热,竟然有些口渴了!”

景延广忙朝帐外喝道:“还有没死的人吗?!给桑相上一碗茶!”

桑维翰伸手拈起碗盖,吹一吹浮在水面的茶沫,喝了一口,眉头一皱,这茶叶本是上好的龙井,不过丘八的手艺实在粗陋,实在是糟蹋了好材料。

“本相窃以为,景将军如今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打,一条是和。“桑维翰放下茶碗,慢条斯理道。

景延广哼一声道:“打是怎样?和是怎样?“

“若是要打,景将军可将桑某人头取去,以为祭旗,一可振奋军心,二可全桑某大义,抄起家伙可也!“

“不敢!桑相说笑了,都说桑相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可比战国之管仲,三分之孔明,这和。。。。。。。有可能吗?“

桑维翰心中大喜,不出自已所料,景延广原也不是那种敢想敢做的枭雄人物,先被自已吓得心乱如麻,然后听得事情有转寰余地,立时就露了怯,急吼吼地大拍马屁要计个全身而退的法子了。

桑维翰面上掠过一丝得意,道:“这和么,说难不难,说易却也不易,不知景将军可愿听本相一言?”

景延广不自觉地向前倾身,道:“桑相但说无妨,末将洗耳恭听!”言语之间,已是大为客气,算得上是和风细雨了。

中军大帐中,帅案后的石重贵脸色阴睛不定,高行周,符彦卿,皇甫遇,潘环,王周,李怀忠,折从远,药元福等一班将佐分列左右,大晋枢密使兼侍中桑维翰神态自若,口如悬河,侃侃而谈:

“臣已与景将军商定腹案,以丢失粮秣之罪,将他出为西京留守,其子景清为副留守,另予以一万五千精兵,军粮五万石,随同屯戍,陛下许景将军免死金牌,二十年之内,不必奉召入朝,开封府邸内家财,给予发还。。。。。。景将军职权与节帅相同,可自任佐官,自理地方财税,但要向朝廷缴纳岁入,不得延误。陛下觉得可好?”

石重贵喝了一口毫无味道的茶水,借着茶碗的掩盖,偷眼打量众将神色,果然不出所料,老将们早就被桑维翰的迷汤灌得晕晕乎乎的,个个红光满面,已经忍不住互相微笑对视打眼色了,帐中气氛已大为轻松,似乎战云已经消散,和平鸽又叼着榄枝在澶州上空飞翔,伟大的和平主义者桑维翰给大家带来了和平和阳光,不会有战争,当然也不会再流血。

承受着众老将们热切期待的目光,石重贵看一看符彦卿,后者神色沉静,微微地点一点头,看样子这和平协议倒也可以接受,但样子总要做一做罢?咳嗽一声,石重贵道:“高将军,你以为桑相此议如何?”

桑维翰能穿过景延广的军营过来,这说明他提出的条件其实就是景延广的条件,说老实话,和侍卫亲军内讧血拼的恶果相比,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对皇帝而言,终于还是让景延广获罪外放,至少名义上是这样;对景延广而言,西京留守的品级和现在相比也并不低,名义上还是“同平章事”;对大晋国防而言,西京洛阳不是边境,景延广没有投向契丹或蜀国的机会,再者西京历经黄巢,朱温的破坏扫荡,人口已远非盛唐


状态提示:第一章 书生意气--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