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雄晋>第十四章 戚城之战 3
快忘了自已曾是一名战将。

不远处刘六大营中突然人喊马嘶,七八匹战马奔腾而出,马上骑兵顶盔贯甲,手上都执了一杆迎风招展的红色大旗,大旗上书一个黑色的巨大“石”字,墨汁淋漓,粗犷豪迈,显然是刚刚写上去的。

一名骑兵刚出营门,便大声吼道:“景延广见死不救,皇上提兵出援戚城,有不怕死的英雄,便出北门搏富贵!“听那嗓音,分明就是金三明,身后是胡士谦,鲁成,全子晖等几个大名鼎鼎的球员和裁判,看来刘五很是体恤,将自已手下的球员和裁判全部留了下来,没有带上血与火的战场,但为了兄弟,身为军人,石重贵就要将他们带上血与火的战场了。

石重贵呆一呆,道:“刘六,你。。。。。。这是做什么?“

刘六细心地为皇帝披上胸甲,咬牙切齿道:“没什么!就是要给景延广那老贼露个脸,扬个名,让所有人都知道这狗贼的真面目!臣小心翼翼了一辈子,临死不咬他一口,实在不心甘!“

石重贵哈哈大笑,大家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吧!

远处一人缓缓走来,高声吟诗: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圣皇御驾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上将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本身就是半个唐粉的石重贵当然知道这是唐代诗人的岑参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不过石重贵是正经八百的皇帝老儿,这个才子就作了改动,把要出援送死的皇帝和手下大将一齐捧上了。

窦仪一边吟唱,一边踱到帐前,泪流如注,声音哽咽,跪下道:“窦仪自诩聪明,玩弄权谋,以为得计,不料今日始识圣主,然大错已成,悔之莫及,特来晋见,请皇上带微臣一齐上阵,以死赎罪!“

石重贵心念一转,道:“这么说来,刘五将军的消息,你是故意传给朕的了?“

窦仪磕头道:“是,但微臣不过想以皇上之口,激小刘将军出兵,没承想皇上。。。。。。皇上。。。。。。“他不过想激个q去送死,不料老k居然自已跳了出来,这算不算是一个意外之惊喜?

刘六“呛“地一声,抽出腰刀,怒喝道:”你们这些毛锥子,个个心肠狠毒,都是该死的狗东西!“挥刀便要砍下。

石重贵一把攥住刘六的手腕,喝道:“住手!事已至此,死多个人又有何益处?!“

伸手扶起窦仪,道:“卿也不过是忠于主人罢了,这也不是甚么罪过!卿若自觉有负于朕,朕便给你指一个去处,你可愿意吗?”

窦仪双目一亮,道:“皇上但有所命,臣万死不辞!”

石重贵道:“也不是甚么艰难的事,卿若有意做一番大事业,可随我武备学校学员南归开封,投奔留守柴荣,此人有天日之表,龙虎之姿,他日必主天下,卿若愿随他,异日不失拜相封候!“

石重贵不过是按照自已的朴素想法,要给窦仪在乱世中指一条明路,不浪费这一身的才具,乱世之中,纷纷扰扰,像他这样的文人,要是所托非人,不免落个从逆的罪名,身败名裂。

窦仪却听得几乎晕了过去,老天!哪有一个皇帝这样形容别人的?天日之表,龙虎之姿,这样的人不应该立即斩首,夷九族,以绝后患吗?这样的人居然还堂而皇之地放在武备学校,舒舒服服地留在后方享福,皇帝都上了前线呢!这样的胸襟,古往今来,三皇五帝,不说空前,也得绝后罢?

顾不上看窦仪一个劲地翻眼白,石重贵道:“朕还要托卿办一件事,替朕送一封信给冯皇后,来人哪,纸笔!“

亲兵送上纸笔,石重贵龙飞凤舞地在书了几字,合上宣纸,递给窦仪:“有劳爱卿了!”

窦仪双手接过,珍而重之地收藏在怀中,道:“窦仪若得不死,这封信一定送到!皇上,仗义随行的众位将军之中,折将军,药将军与契丹人持斗数十年,英勇盖世,智计不凡,请一定多加倚重,或有一线胜机!”

石重贵挥一挥手,刘六亲自牵上坐骑,这是一匹灰马,虽然也是雄骏,但比之被安老师的保彪骑走的黑马,少了许多亲切,老伙计,你在那里?但愿还在安老师手里,平平安安地渡过一生,别了,战友!别了,老婆胡老师,情人安老师,你们很重要,但我突然发现,这世界上还有比你们更重要的人,此生不能相见,对不起了!

认蹬扳鞍,飞身上马,雁翎刀挂得胜钩,狼牙箭攒鲨皮壶,头戴凤翅盔,一身锁子甲,战将的血液重新在皇帝身上快速流淌,石重贵双脚一扣马蹬,喝道:“走!”

马蹄得得,石重贵一马当先,刘六率一千骑军紧随其后,“石”字红旗猎猎迎风,一路上的军队纷纷让路,就连最精锐的侍卫亲军,看着这支神情如铁,毅然赴死的军队,眼中也禁不住多了几分敬仰。

“大丈夫当横行如是!”侍卫亲军中一名大汉叫道,催马提槊,竟然跟在了队伍后面!

何如意眼尖,认得那大汉竟然是唐定,叫道:“唐都头!你怎么。。。。。。”

唐定呵呵大笑:“唐某也算在武备


状态提示:第十四章 戚城之战 3--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