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青春校园>穿越之独孤皇后>第229章 宇文护倒台
外祖母说,阿耆国在信奉佛教的同时,也崇拜巫祝之术。在阿耆灭国前六年,曾有巫祝占卜,说阿耆国运将衰,依托玉山而生的珠宝金银,将悉数归入他人之手。周帝闻之惊愕,焦虑了两月之后,决定在王城之外另建宫殿,贮藏财富——倘若有一日真的失了玉山,他还能东山再起。

他的打算并未跟旁人提及,只是寻了个由头,派亲信四处选址,最终在东边遥遥相望的玉龙峰相中了地势。随后,周帝征用百姓大兴土木,在玉山西边大肆修建宫殿,却暗中调动军队,在玉龙峰修建了一座隐秘的地宫。

地宫完工之日,所有参与修建的工匠悉数被杀,而后军队被调走,往别处修建宫殿。

在他大兴土木的举措下,那座地宫鲜有人知,随后两年另建了数处华丽宫殿后,就连当初修建地宫的军士们,也不再留意那里。

随后,周帝派遣亲信卫队,乔装为行脚商旅,将王城中的财富,偷偷专往地宫。

再往后,没等财富搬尽,外寇突然入侵。阿耆百姓早已在盘剥下苦不堪言,军队又疏于训练,战力不足,外寇半月之内攻城略地,迅包围王城。

彼时的周帝却已病重,哪怕想逃出去另谋东山再起,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惊闻王城被破时,周帝正被抬往马车,欲图逃走。却终醒悟人难胜天,咳出满口鲜血,弥留之际,因儿子都在外浴血奋战,只好将珍藏的锦囊遗物交给唯一的女儿,派最忠心耿正的将士护送她逃出王城。

这一逃,国亡家破,江山易主。

那位周帝——据外祖母隐晦猜测——想必有些脑疾,当时听信巫祝之言,不思厉兵秣马,让国力强盛,却费尽心思的将珠宝藏入地宫,图谋东山再起那样虚无缥缈的事,为此不惜大兴土木转移视线,令百姓受苦受难。

却从未想过,即便藏了珍宝,没有百姓和军队,他该如何东山再起。

公主从那锦囊中翻出了地图,也猜到了那几年父王离奇举动背后的打算。

宝藏就藏在地宫中,凭着公主手里的地图,也能有开启之日。但她身边仅有几位将领保护,等他们历经辗转终于逃脱追杀时,两年时间过去。彼时,在战争后活下来,又顾念阿耆故国的百姓少之又少。

这些人里,有两人知道昔日内情,图谋那地图,被公主设计除去。

公主毕竟顾念父王遗愿,数年游历躲藏后,隐姓埋名,渐渐召集了怀念阿耆的遗民,自成部落,又以其手腕成为其中头领。

只是她不敢开启那座地宫——消息一旦泄露,便是杀身之祸,她无力抵抗。

部落游居故地,却不得不与外族通婚繁衍。

那位公主隐姓埋名,以族长的身份统辖部众,瞒着地图的事,渐渐靠近玉龙峰一带,却因玉龙峰周围群山早已落入楚国手中,只能在周围徘徊,流亡游居。临终前,她将地图藏入长命锁中,给了女儿。

女儿无力挽回颓势,虽统辖部落,终究未敢开启宝藏。

如此代代相传,母女交接,到了谭氏手中。

那个时候,部落与外族通婚生子,昔日阿耆的影子早已荡然无存,人数也不足百人,只依附在突厥翼下生存,近乎苟延残喘。关乎阿耆旧日宝藏的传说在突厥和北凉流传,却无人知道那些珍宝藏在何处,更无人知道那长命锁的存在。甚至就连部落的人,也只知她们是阿耆遗民,不知部落头领是阿耆公主遗脉。

而于谭氏,他还记着祖上的训诫,务必与本族通婚。

十六岁那年,谭氏遇到了丰神如玉的高探微,数月往来,情根深种。却终于碍于祖训,择族人成婚——哪怕她清楚的知道,所谓的族人,也未必残留多少阿耆血脉。

高探微愤怒离去,谭氏强吞下所有的苦楚。

//


状态提示:第229章 宇文护倒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