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都市现代>身骑白马>第十章 写剧本
扰您了。”

等彭晨离开后,赵斌放下笔,目光看向窗外。

林明找的这个下属,倒是很会说话,长袖善舞,很适合在商场上混嘛。

不过希望在谈判中,他也能有出色的表现吧。

窗外的深城如一只大鹏在展翅,处处都是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城一直是经济重心和国内排名前三的大城市。能在这种地方混得风生水起,赵氏家族企业的底蕴,就远远不是一个草根林明可比较的。

所以,林明。

我倒要看看,你怎么让我后悔。

夜晚10点。

当彭晨在深城五星级酒店的房间翻来覆去激动得睡不着觉的时候。

远在云城的林明,却在房间用电脑写些什么。

对于彭晨他们的这次出行,林明并不担心会有什么问题。反而嘱咐他们,在谈判上多拿一些实惠,比如版权授权时间,最好在5年以上,甚至能谈到永久使用权,是最好的。

因为在那个年代,国内还没有任何音乐门户出现,就没有后世所谓的版权大战之争。唱片公司手握版权,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如果有公司愿意合作,利用数字音乐赚钱,再按分成提供给唱片公司,想必他们会非常乐意接受。

事实上,随着数字音乐时代的到来,国外其实已经有了这个模式,对于处于国际前沿的港城和宝岛来说,这个模式应该不算陌生。双方合作共赢,没道理他们会拒绝。

林明正在电脑上写一些东西。

一份剧本。

他本来是想打算将一些歌曲和对明然科技的规划,写在电脑里。但忽然想起来,那个年代黑客猖獗,经常有黑客盗取普通电脑用户资料,或者将他们的电脑当作肉鸡来使用,因此林明就没有将重要的东西放在电脑里。

剧本就不一样了,他写的非常专业,式写的,没有经过系统学习,普通人就算看得懂,大抵也拍不出来,不知道里面蕴藏的价值,所以应该不会太过留意。

电脑上是份word文档,按分镜头脚本排9个格子,分别是镜号、景别、技巧、场景、画面、字幕、音乐、服装/道具、拍摄进度。

而在文档最顶端,是这份文档的名字,《疯狂的石头》分镜头脚本。

作为专业编导出身,整个剧本写的倒是有模有样。

《疯狂的石头》秉承了多线叙事结构,就是数条叙事线索同时进行,从不同角度讲述一件事情。后世很多人说《疯狂的石头》抄袭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其实是因为国人对多线叙事不了解的缘故。这两个故事之间,只有叙事结构相同,内容没有任何相同部分,谈不上抄袭。因为这样算的话,《低俗小说》也同样属于多线叙事,那么是不是《两杆大烟枪》也抄袭《低俗小说》?两个概念是不同的,而且最主要的是,两者当中蕴含的元素完完全全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一般说抄袭,都说的是换汤不换药。

但在《疯狂的石头》当中,属于换药不换汤,汤就是这个叙事结构。而药就是故事内容,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弄得明明白白,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浅显易懂,是国人一看就能够跟着笑出来的,更接地气。

而在《两杆大烟枪》里,这个药就比《疯狂的石头》复杂很多,不少人看第一遍甚至没看懂。觉得这部电影很嘈杂喧闹,呼啦啦一堆人打来打去,闹不明白。

这就是其中的差别。

就好像世界上有了第一部喜剧片,后来的喜剧片,你就不能说它抄袭是一个道理。

当然,也肯定会有人说,两杆大烟枪围绕的是两杆古董猎枪,疯狂的石头也同样围绕一块翡翠石头。两者之间无论是故事情节设计,还是悬疑喜剧设定,都有相似情节,谈抄袭肯定能谈得拢。

不过这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观点也不一样是很正常的嘛。

但不能否认的是。

《疯狂的石头》的确是一部小成本经典之作,成本不过300多万,却狂收2000多万元的票房,翻了七八倍。作为编导专业的重生者,要是不拿它来赚一杯羹,那也太对不起上辈子苦学多年的专业了一点。


状态提示:第十章 写剧本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