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巡狩江山>第二百四十八节 令人费解
,与提前探知的消息完全不符,段琅不明白是哪里出现了偏差。城门上下很快就结束了战斗,段琅的兵马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一名百户被带了过来,段琅冰冷的说道,“说错一句话,斩你一条臂膀,耽搁三息时间,就剁你双脚。说,你们大军主力呢,为何这么少的人马?”

“将军饶命,小的不敢欺骗。昨日下午,朱将军下令主力兵马全部撤到北城门大营。我们南城门这里,只留下三千人马驻守。朱大人还说,一旦发现敌袭,立即敲响警钟。他还说~允许我们投降保命。”保护瑟瑟发抖的说道。

段琅一愣,顿时明白了冯准和朱文俊的意图,“不好,他们要逃。张奇峰,王福重,迅速杀向北城门。如若冯准要逃离,追杀三十里。”

段琅说完站起身,他不明白冯准为何要这样做。即便退向宏亲王的方向,这对朝堂大军来说更为不利。按照正常的行军策略,冯准和朱文俊最起码应该在惠宁城阻击一下。即便战败,十万人马至少可以给宏亲王留出一日的调防时间。如果不加阻挡就撤离,万一段琅一路追杀,即便宏亲王得到消息,也来不及调整兵马布防。毕竟传令兵的速度,不一定有历都城大军击杀的速度快。即便能够飞羽传信,这种不战而逃对于目前战局来说也是兵家大忌。冯准与朱文俊身为两任兵部侍郎,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原本应该是一场激烈的大战,没想到冯准一听到警钟立即撤离。段琅犹如全身的力气打在空气中一般,让他有些极为不适应。

通往景山城方向的路上,冯准与朱文俊带领大军,直到天色放亮才算彻底摆脱了后面的追击。冯准下令大军停止前进,布下防御阵型短暂休整一下。

一名千总走过来,奇怪的问道,“冯大人,朱大人,咱们撤离的方向好像不对,不是应该前往蓝湖城一带吗?”

朱文俊目光一厉,“把段琅大军引向宏亲王的兵营,你这是打算让历都城兵马突袭朝堂大军吗。混账!从现在开始,不该问的不要问,你们只需要服从命令即可。谁要是胆敢蛊惑军心违抗军令,军法处斩!”

那名满脸胡子的千总吓得一缩脖子,面对这位曾经的兵部侍郎,他可不敢有任何的抗拒想法。别看这支兵马以冯准为主,但是这些底层的头目们心中畏惧的,却是朱文俊。毕竟冯准被罢免之时太久,军中大多数年轻人还未从戎。朱文俊在位之时,这些把总标统乃至千总刚被提拔,面对朱文俊这样的重臣大气都不敢出。那时候的兵部大权在握,非常受于禁的重视。

看着统领们完全服从的样子,冯准面对朱文俊会心的一笑。身为大夏几十年的老臣,这一刻,他忽然有一种与大夏诀别的感受。被压制了这么多年,他何尝不想过一过逍遥自在的日子。

冯准与朱文俊简单商议了一下,决定让朱文俊带着心腹人马提前进入景山城。他们不但要控制景山城的府衙粮仓银库,更要彻底铲除城内监天院的爪牙。待大军进入之时,方能显得一切都很安定。

惠宁城内,澹台明月也是迷惑不解,更不明白冯准大军为何会向东线撤离。这样一来,与宏亲王大军背道而驰,难道这里面有阴谋?

“阿朱,立即通知周伯,让东线沿海一带几座城池,密切关注冯准大军的动向。一有消息,马上通知咱们。”澹台明月说道。

“好,我马上告知师父。”

李建山奇怪的问道,“段琅,冯准这种怪异的撤军,不会事先与宏亲王商定好的吧。”

“很有可能,你们看。”段琅说着,指着行军图接着说道,“按照咱们的计划,拿下惠宁城之后,直接兵进城阳府。城阳府尹梁毅已经做好投诚的准备,那里将成为咱们驻扎在大夏中部的大本营。但是冯准向东撤离,一旦宏亲王派兵来堵截,正好可以对咱们形成两面夹击之势。而且,就算咱们不去城阳府,而是向西逼近宏亲王,他冯准依然可以从后面进行夹击。”

“段琅,那干脆咱们就乘势追击,一举歼灭了冯准大军再说。”李建山说道。

段琅摇头说道,“如果继续追击,冯准会把咱们引入东线沿海一带。这样的话,距离主战场越来越远,很难把控大局。另外来说,陌坤也需要咱们牵制住宏亲王一定的兵力。否则,也不好说这家伙会不会撕毁承诺,去攻击五粮城。”

澹台明月看着行军图的走向,担心的说道,“如果宏亲王真的是这种布局,那他不光针对的是咱们,城阳府那边,恐怕也引起了德隆的怀疑。阿朱,有没有城阳府墨兰府等地的消息?”

阿朱一怔,摇了摇头,“这段日子咱们兵马移动频繁,小白它们也要适应最新环境,所以这些日子消息传递的比较慢。师父的信息,都是先到达五粮城,然后由大飞传送过来。”

澹台明月看了看段琅,“看来只有让大飞跑一趟了,必须尽快得到这些都府的消息。一旦德隆要对他们有所行动,只有让蒋竹明率领众都府提前起事了。”

段琅想了想,“月儿,提前起事对咱们可是非常不利。目前大夏还没到危亡时刻,况且南平大军还没有大肆搜刮。这种情况下让他们跟着起事,恐怕民众的呼声不高。”

“琅!我就怕德隆会提前动手。别看朝堂两线作战,京都之内依然有大批留守兵马,对付这些没有城防力量的都府轻而易举。万一蒋竹明等人被朝堂羁押,其它都城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八节 令人费解--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