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穿越重生>崇祯本纪>第四十五章:民心如何来的

小张庄佃户们的热烈欢迎,让朱由检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民心。

朱由检由衷的感到:现在他说的任何话,佃户们都会无条件的遵从。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是因为现在的他们愿意相信他。

“多么善良的百姓,就只是因为我为他们做的那一点点。”朱由检非常感慨。

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朱由检现在才真正明白民心若水,水能载舟的意思。

“毛爷爷真的很伟大。”

这种场面下,朱由检才真正明白毛爷爷的伟大之处。

朱由检现在相信,只要他能让天下百姓拥有这样的民心,他也可以吊打天下任何英雄。

徐光启看到信王殿下受到欢烈欢迎的场面,心中大感兴奋。他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高兴。在他眼里,这才是真正的功德,这才是真正的善行。

皇庄书房中。

朱由检和徐光启一起翻阅着土豆种植手册的初稿。

朱由检翻看着手册突然说道:“徐先生,我感觉这本种植手册有个很大的缺点。”

看徐光启愕然的神色,朱由检一边阻止他翻看手册内容,一边继续说道:“徐先生,我说的不是内容,是这种书写方式。”

看到徐光启有些不解,朱由检放缓语速说道:“我想,我们这本种植手册是编给农夫看的吧?”

徐光启点了点头,他还是不太明白。

看徐光启点头,朱由检爽快的说道:“现在手册的文字写的太深奥了,连我都有些看不明白,更不用说不识字的农夫了。这样文字的手册,推广种植时,我们还要找专门的读书人再次翻译,这太浪费人力,效率也有点太低了。”

徐光启思索一下,别说,种植手册还真有这有这方面的缺陷。

真正种地的农夫一般都不识字,过于文雅的言辞他们根本听不懂。

徐光启明白了信王的用意,他试探着问道:“王爷是想像白居易一样用俗语来书写手册?”

听到徐光启的询问,朱由检轻拍双手,他是为徐光启对自己的理解而鼓掌。

“对啊,白乐天写诗以普通老妇听懂为标准,我们就向他学习。我们要把手册写到普通农夫也能听的懂的地步。”

“我明白了,信王殿下还真是为庶民考虑,那我这就回去修改。”徐光启心中有些不以为然。在他心中书就需要使用雅言,俗语怎能写书。

但朱由检说的也确实有些道理。也罢,徐光启想:种植手册也不算正经书籍,就依信王所想吧。他转身就要回去修改种植手册。

看到徐光启转身就要走,朱由检赶紧一把拉住他,“徐先生,这种小事不用你亲自操劳,叫小左他们去做就行,我还有大事找您。”

小左就是跟随徐光启的5个内侍之一,大名叫做左玉柱,是5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今年刚满19岁。

去年半年的跟随,5个内侍给徐光启的印象都不错。

5个人都能吃的了苦,也能沉的下心来学习。如果不是身份的问题,徐光启都想把他们收为弟子,好好调教一番。

由他们来修改种植手册,倒是很合适,徐光启也很放心。

朱由检所谓的大事,是希望徐光启能改进一下车辆的减震。

上次朱由检来皇庄时不想骑马,坐轿他又嫌太慢,他首次尝试坐车出行。

朱由检没想到,这个时代的马车,颠簸的实在太厉害了。

没走多远,前世从不晕车的朱由检就已无法忍受,差点吐了出来。最后还是只能骑马去往皇庄。

经过仔细观察,朱由检发现,这个时代的马车根本没有减震。

王府的马车都是木制的车轮,车厢直接落在车轴上,根本不存在减震。再加上路况又很差,到处坑坑洼洼的,坐个车简直就跟受刑一样。

难怪古人说车马劳顿,坐车真的比骑马还累。这要真走个长途,真能把人累病、累死。

朱由检想把自己府上的马车改装一下,加个减震,也好让自己以后坐的舒服一点。

他对前世的汽车的结构,只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好像车厢是由多根重叠在一起的两组u形钢板支撑起来的。

具体技术和原理,朱由检根本不清楚。好在有徐光启在,这是有名的科学家啊,由他来研究原理岂不是更好。

朱由检摸出一张草图递给徐光启,图上是模糊的车辆构图。

这是他凭前世印象画的图纸,现在虽然还达不到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地步,但相比以前,已经是进步太多了。

看看,这不徐光启就能直接认出这是一辆马车构图。

徐光启感觉图纸上的这辆马车,构造有些奇特。

这辆车有四轮,车身不是直接落在车轴上,而是被车轴上探出的两个重叠框架支撑起来。虽然一时不知这个结构能有什么作用,但这样一来车子的成本肯定会较高。

“信王殿下,图上这几处老夫看不太明白,你能解释一下吗?”徐光启倒是不懂就问。

也是,不懂就问,这才是做学问应有的态度。

“这个结构,我是这样考虑的。现在的马车颠簸的太厉害了,我想减少一下这种颠簸。”朱由检看看图纸解释道。

“您看,这里的两组多重梁可以吸收颠簸造成的震荡,保证车内的平稳。”

徐光启沉思片刻,心中还是有些拿不太准,单从理论上推断,似乎是可行的。

朱由检看徐光启迟迟没有出声,知道自己有些强人所难了。

徐光启是


状态提示:第四十五章:民心如何来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