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明末之军国天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坦而光明。

…………

对外的军事攻势打得虎虎生风,对内,朱云杨也开始整肃,以统一思想。排除阻碍。

清廷派出密谍,制造谣言。勾连士绅,想制混乱,打击朱云杨。或者调动分散明军的力量,使明军不能专心作战。

但还没等他们行动,朱云杨却已经抢先动手,这个机会立刻变成了陷阱,或许是他一直表现出来的仁厚蒙蔽了这些人。

首先是情报局的成功行动,抓获了清朝所派的一个密谍,并拷问出了详细的口供。公布在邸报上的口供很明确地说明,清廷意图分散大明军事力量,给清廷以喘息调整的时间。

对新政的不满,让这些人结成了一党。但对于一个正直的读书人来说,有些阴暗手段却是他们无法赞同的。

“诸位多虑了。”赵宇露出自信的笑容,侃侃言道:“当年真宗与契丹议和,众人皆诋毁其懦弱。然百年之后,契丹自溃。高宗与女真议和,百姓痛其志短,结果女真不足百年而败。鞑虏已有割七省议和之意,恐怕鞑虏得了一时好处,亦难熬过百年。百年之后,我中原养足精锐。一战而收复故土。若执意而战又尽得人心,如之奈何?”

历史上的事实都证明,胡人崛起快速,崩溃也突然。铲除新政带来的乱像。压下朱云杨的权势,又能恢复士大夫们昔日的特权。养精蓄锐后再图大业,这个策略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我看这事有可行之处!”有人又开始小声议论起来,反复盘算厉害得失后,发现对自己几乎没什么风险。

“赵员外你是不是把此事想得太简单了!”王明依然出言反驳道:“议和只是风声,既无使者,又不见清廷旨意,如何信之?”

“我等取义成仁,在此一举。趁朱云杨身旁空虚,若能一举而定,岂不能得千秋清名?”赵宇的一个死党趁势附和,慷慨激昂地叫着。

房间内的气氛逐渐走向高潮,响应者越来越多,些许的反对终于被淹没在近于疯狂的言语和谋划当中。

……………

“螳臂当车,蚍蜉撼树。”朱云杨刚开始阅读侍卫呈上来的情报时,还表示了轻篾,但越看脸色越阴沉,不由得拍案怒斥:“丧心病狂,此辈皆该杀。”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本来以为这些士绅最多不过是胡言乱语地闹一闹,却没想到会想出这样的毒计,完全置抗清大业于不顾。

:。: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四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