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玄幻奇幻>崇祯十三年>第五百七十八章 河淮惊变 一
刘超时,刘超问明情况立即答应帮忙:莫崇文和刘超的人一起到淮安府的汇通钱庄以汇票兑银;而刘超这边垫付银两,代购军粮两千石,车运亳州以济饥兵。

这么一件大事刘超之所以能爽快答应下来,除了旧情难却之外,还夹着他自己的小九九。

一旦刘超接到敕书出任保宁总兵,肩负起从西面增援开封的重担,那么他手下这六千装备简陋且无战阵经验的团练兵是远远不足的。但加上温如珍部的那七八千人可就不同了。

温如珍在贵州便是一员战将,莫崇文号称川军之虎,而混十万马进忠则常为左军先锋,都是能征善战的良将。一旦温、莫、马、杨四部获得了充分的补给,便可立即招揽流民,两月内扩军成数万人也没有问题。

那时,与温部诸将既有旧又有恩的他携手温部作战,必然会在开封城下大显身手,将来马上封侯位极人臣也非不可想象。

即便温如珍等将不愿再回开封与李闯拼命,那么刘超也可以转兵向南,借助温部兵势去寻找献贼的麻烦,获取他大展宏图急迫需要的军功以及财富。

刘超十分自信地认为,他的南下计划十拿九稳。因为就这在几天,整个淮北淮南的官场都被张献忠破庐州的噩耗震动了。

永城地处豫皖交界处,南来北往的消息都很灵通。

五月初,献贼冒充进城赶考的学子,尾随好为人师的考试狂督学徐之坦,里应外合,袭破庐州,杀兵备道蔡如蘅、知府郑履祥等庐州官绅学子。第二天,革里眼贺一龙攻破无为州。加上先前已破的六安、舒城等地,献贼与革左五营已经占领了整个环巢湖地区,唯一尚未失陷的庐江县也是朝不保夕。

消息还说,献贼与革左五营在占领区取民益兵,收编寨众,如今已有众二十余万。

刘超知道,虽然献贼与革左五营合营后兵力不少,但比起闯贼、曹贼和小袁营来说,无论是兵力总数还是实际战斗力都难以比较。

闯贼号称百万,实有五十万;献贼与革左五营号称二十万,实有兵力仅十余万。

闯贼手下的士卒征战日久,献贼与革左五营中却包含新近强征入营的百姓数万。

更为关键的是,闯贼李自成在贼营中一枝独大,号令统一;而献贼与革左五营实力相当,大家平起平坐。行动时大方向一致,小方向各行其是,没有统一指挥。

闯贼当面的左良玉不战而退,将开封甩给闯贼。闯贼横行中原,已经势不可挡。但在献贼当面,却有监军大太监卢九德正在调集黄得功和刘良佐两总兵,出凤阳,下滁州。官贼两军大战,已经一触即发。

若是刘超携手温部支援黄、刘二将,形成东西夹击之势,那么全歼、重创献贼与革左五营,或者将其赶回英霍山区,则有较大的把握。

刘超的设想很完美,但他忽略了他出山以来的一个基本事实。

永城士绅凑银子筹粮食让他募集流民、编练乡兵,不是让他去建功立业,施展个人抱负的。在他们眼中,刘超顶多算是他们豢养的一条高级点的狗,是用来为自己看家护院的。一旦这条狗有了追求,准备离家出走,那么自然而然的,狗的主人就会给狗拴上铁链,带上龙头!

……

崇祯十五年六月四日,脱离险境的河南汝南道佥事王世琮、四川援剿总兵温如珍、副将莫崇文、副将马进忠和参将杨国栋与永城土著刘超、刘越兄弟在亳州以西的义门寨会合。

老战友异地相逢,新朋友初次见面,众人觥筹交错,相谈甚欢。他们畅叙过去的友谊,交流各自的人生轨迹。马进忠亲自参加过的荥(x)阳大会,莫崇文阴差阳错加入河南战场以及前几日以金蝉脱壳之计死里逃生的成功之举,成为众人热议的焦点。

当喝得恍恍惚惚的刘超痛骂永城的豪族士绅横行无忌时,众人齐声附和,直斥河南官绅之贪之酷是激发民变之根,河南连年大旱大疫是激发民变之源。

当莫崇文拿出盟兄弟贾登联的来信,告诉刘超那张万两汇票的真实来历时,恍然大悟的刘超顿时两眼溜圆,连声埋怨姚克明隐瞒了汇通钱庄的东家,否则他就会让自己的二弟刘越,而不是一个小小的跟班跟着龙兄弟前去兑换银子。只要搭上了汇通钱庄的关系,他刘超何必再受永城那帮猪狗不如的豪族们的窝囊气!

有了救命的粮食,又从刘氏兄弟那里得知了本地详情以及献贼攻占庐州的消息,王、温、莫、杨、马等人又有了新的想法。

他们开始琢磨在豫皖地区的大片地区屯垦戍军的可行性。

相较之河南的赤地千里、饿殍满地,脚下这块由黄、淮两河浇灌的土地总算还能看见成片发黄的麦子。

因为河网密布,这里的大旱灾情没有河南严重;

因为地处占据豫东的小袁营与占据英霍山区的革左五营的交汇处,这里的形势相对平静;

因为有凤阳祖陵的存在和江南赋税的支持,这里能得到凤阳驻军的支援。

更让诸将看中的一点,是淮北豫南之地的士心民气可用。

例如临近的鹿邑县,二月间闯贼攻打县城,数孚德望的知县纪懋勋日夜督战,率百姓流民四万坚守孤城整整两个月,直至三月二十七日城池方破。为了不连累城中百姓,纪懋勋从容自缢殉国。邑人张达谟收敛尸首,勒石以葬。而县中豪侠丁恒昌(注三)则手持铁鞭,喊着报仇雪恨的口号,率突围而出的


状态提示:第五百七十八章 河淮惊变 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