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玄幻奇幻>崇祯十三年>第五百一十五章 潜流暗涌 十
作为一名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招了十几人充作衙役,负责战时城中的治安。打垮了黎虎,冯如虎和蔡绍諴迅即领兵向北追击,而他被留下来协助费老先生保境安民。

大乱方平,百废待兴。数千百姓要分田归家,方圆百里还有零星的土暴子。梁汝国前后忙了几个月,左肩窝的伤口开始发炎化脓,最后导致他高烧不退。

冯如虎和蔡绍諴清楚梁汝国曾经的英雄经历,也知道世子朱平槿对梁汝国的关注,便严令他退役,送回成都府护国军荣军修养院。

荣军院就建在新繁县崇义庄以北的一条河边,是个环境优美生活条件很好的庄子。荣军院里全是重伤残疾的护国军和商庄两队官兵,吃穿就医都免费,还有漂亮的女工护理。按照世子的承诺,这些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的战伤官兵可以在荣军院里优哉游哉养一辈子。

梁汝国在荣军院里呆了一个多月便烦了。他觉得自己的伤比起其他战友来只算轻伤,完全不影响自己出来做事。

于是,梁汝国写了个申请。很快,他的申请就被总监部干部局批准了。只是他的新职位,不是在他希望的战场上,而依旧是大竹县的老活计:衙役的班头——在四川的首县之一当警长。

就任华阳县警长之后,梁汝国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按照署成都府事的吴继善和身揣华阳、成都两县大印的沉云祚两位上官的要求,迅速在华阳县域的城内城外建起了七个警铺。

有了警铺警区,依托里甲街坊的基层组织,借助城门查验,梁汝国开始在华阳县推行黄白两卡制度。常住居民发放黄卡,外来流动人口办理白卡。其中卡片登记表指纹对照制度,既有梁汝国在大竹县登记入城难民的经验移植,也有汇通钱庄防伪鉴伪的经验借鉴。

可华阳县不是大竹县,这是四川首县之一。十数万人要全部登记,事情之多可想而知。

光是青联会的一帮年轻书生抄写整理的登记资料,便整整装满了三间屋子!

眼看黄白两卡之事终于忙过了高峰,今日天不亮梁汝国又被吴继善请去,令他组织警力,封了真武宫。

吴大人特别强调,封闭真武宫,是为了改祀改名。这是一件通天大事,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青羊宫的紫阳真人已被世子勒令禁足反省,省里会新成立释道衙门。释道衙门中专管蜀地道家的王真人名叫王洪,与世子身边的李良医都是出身鹤鸣圣山的高道。听说王真人已拜别世子,离开保宁府前往成都。而王真人到达成都府的第一件事,便是到这真武宫,宣布改祀的神祇(qi)和世子御赐的观名。

拜了两三百年的真武大帝不灵了,改拜其他神祇?在吴继善反复的提醒暗示下,梁汝国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改祀的神仙,便是世子和罗姑娘转世前的真身!

改祀世子和罗姑娘,梁汝国举双手双脚赞成。

没有世子大恩大德,梁汝国还是雅州城外一名没爹没妈的孤儿,一名朝不保夕的穷苦樵夫。是世子带着他从雅州的大山一路杀回了成都。受伤之后,又是世子亲令冯如虎护送他回省城疗伤。

梁汝国所有的一切,都是世子赐予的。在他的心目中,世子就是菩萨,就是神仙。

所以梁汝国接到命令,二话不说,直接赶往文昌宫警铺,部署具体事宜。只是那文昌警铺的铺长是名经过蜀考的郫县书生,名叫李西屏,为人有点执拗。

李西屏反复要求梁汝国解释为什么不准百姓参拜真武帝君,反复向梁汝国说明每日参拜真武宫的信众有多少,贸然封了真武宫会带来多少不稳定因素。

梁汝国一个打柴出身的粗人,哪里说得过歪歪道理一肚皮的书生?况且在王真人亲自宣布之前,改祀诸事都是机密,不得随意泄露。

梁汝国最后发了火,用剩下的一只手拍了桌子,这才镇住了堂子,将警员们都赶了出去做正事。然而没等他坐下喘口气,这边蜀安局又找上门来,说是韩副局长有要事相商。

蜀安局的前身就是刘名升的军情局,两者分家不过数月。韩文斗此人梁汝国也见过,是左护卫的世袭军官。

不过冯如虎瞧不起这位左护卫的昔日同僚,曾骂韩文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个什么“戎服戏子”。

梁汝国对韩文斗倒无成见,相反对他能讨好世子颇感兴趣。听到韩局长有要事相请,梁汝国连忙坐上警局的川甲零一五零号驴车,跟着来人进了东门。

谁知,这见面的地点竟在东门城头的敌台上!

注一:敌台,又称马面,凸出于城墙,是城墙上最常见的侧防工事。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五章 潜流暗涌 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