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我的大明新帝国>第一一四章 选定
除了这五十名秀女,宫中又留下了三十多人,大部分也被安排到了兴庆宫服侍。

她们不会从小宫女做起,而是直接作为管理人员,不用侍候其他人,各有职司,属于管事的宫女。

比如兴庆宫,光是宫女,就有六十三个有职司的。衣食住行礼,这些分别都是有人专门负责。

而选出来的这五十个秀女,还需要经历选三这一关,也就是由昭懿贵妃,太子妃选出三个人来,一位太孙妃,剩下两个则为良娣。

按照朱元璋钦定的大明律,朱瞻基这个太孙最多可以有五十九个有品秩的老婆。

太孙妃一人,良娣二人,良媛六人,承徽十人,昭训十六人,奉仪二十四人。

太子和太孙一般,最多只能有这么多有品秩的老婆。名额满了以后,至于想要再多的女人,要么把现有的人清除一个,要么就只能没名没份。

当然,在宫中不是名分了,而是册宝。

除了太孙妃有金册,宝印,其余人等只有册无宝。

能被等级在册的,才算是皇家认可的媳妇,也才能生孩子。

所以,每次选妃最多只选五十人,以便留下几个份额给太孙自己选人,或者是赐给之前的身边人。

当然,这不是已经固定死的,即使这五十个名额,也还没有固定,因为要看朱瞻基有没有选侍。

这五十人除了前面九人是固定的,后面的都是有两年实习期的。两年之内,如果朱瞻基没有跟她上床,那么对不起,就只能当宫女,或者选择回家。

明朝现在才经历了三任皇帝,当然朱棣承认的只有两任,而大规模选妃,这还是第二次。

第一次是洪武二十八年。那一次选妃可不是给某一个选的,而是朱元璋的几十个儿子,孙子一起选。比如朱瞻基的老妈,包括朱允炆的太孙妃,都是那一次选的。

朱允炆娶的太孙妃早就在十几年前就死了,张氏当初的命不如那位马氏好,只给指了一个燕王世子妃,如今却颠倒了过来。

也就是说,两次选妃没有可比性,所以这选妃,也是按照五十满额选的。至于留下来多少,要看朱瞻基跟多少人上床了。

太孙妃不出意料地被封给了孙娴,良娣两人,一人是四川蓝氏,一人是山东胡氏。

朱瞻基哪怕更重视马欣的背景,但是马欣年幼,不论哪方面都比不过胡氏。

这位胡氏胡善祥,也是原本历史上的被废的胡皇后。当然,她被废不是因为自身不好,而是朱瞻基当初喜欢孙娴。

加上孙娴生了儿子,而胡善祥没有,所以废了皇后之位。但是因为这件事,朱瞻基自身的名誉受损,自己最后也后悔了。

马欣被封了良媛,这已经能让马家满意的了,而剩下的风花雪月四女,在朱瞻基的要求下,也封了良媛,等于良媛就只剩下了一个名额。

不过,其余人等暂时都不册封了,这个权力留给了以后的朱瞻基。

马欣从此就在宫中住了下来,只有孙娴,胡善祥,蓝烟三人被送回了家或者是京城的住所,只待挑好良辰吉日,就举行大婚。

别的可以不用计较,但是朱瞻基只能先跟太孙妃同房。其他女人就是睡了,也要先避孕,这个礼不能废。

要是按照朱元璋的规定,太孙妃,太子妃不怀孕,其他女人也不能怀孕,为的是保证长子长孙的嫡系地位。

不过现在朱瞻基的灵魂已经换了,这个规定以后就是个屁。

谁能保证长子长孙,嫡子嫡孙,以后就是好皇帝?这个位置,还是德才兼备者居之的好。

他要是活的够长,以后实行君主立宪的话,可以再试试这个长子长孙继承制。

要不然,这个大明又会走回老路去。

(不出意外,这是最后一章公众章节,多谢各位兄弟姐妹们的支持。老妖拜谢)


状态提示:第一一四章 选定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