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六百一十三节 势穷力孤

印加国王朱永看到现在的局势,越来越感到有意思。

他一开始第一个站出来,是真的打算进行干预的,在最坏的情况下,他认为联合墨西哥之后,两国可以联合出兵一百万人,这样可以有力的帮助南方作战。

他没想到的是,墨西哥背后的德国跳了出来,俾斯麦大玩平衡手。

朱永索性继续躲在幕后,他无所谓谁控制美国,他对美国没有野心,只要美国分裂成两国,就符合印加王国的利益,当年要不是美国的斡旋,印加王国跟西班牙殖民地之间的边界不会是如今的样子,他认为当时至少可以得到半个马拉开波低地,独占整个马格达莱纳河谷地。朱永不在乎领土一时的大小,他在乎的是,美国这种影响到印加王国领土变动的能力。

只要美国分裂,就是他唯一的目的。所以他既不像英国人那样担忧美国被中国控制,也没有中国那么强烈的排挤英国在南方影响力的图谋。因此他乐得继续站在场外看戏。

旁观者清,这反而让他更能看到俾斯麦的一步步策略,感叹所有人都是俾斯麦的棋子,这个名动欧陆的外交家果然是一个善于布局的人物。

而皇太子的一系列行动,自然是独立做出来的,却让俾斯麦因势利导,看起来好像是中国在配合俾斯麦的外交行动一样,让人不由惊异。

朱永不由感慨,如果是皇帝在执政,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他开始设想皇帝如果进行干涉的情况,会是什么样子。也许会直接加入柏林会议,跟欧洲国家一道给美国联邦施压,甚至皇帝有可能牵头组建这样一个会议,而轮不到德国。在善于利用国际力量方面,皇帝跟俾斯麦是一样的人物。

只是看戏,其他朱永就不用关心了。这场战争对印加王国的影响有限,印加王国跟美国的经济联系不密切,受制于地理位置,主要是跟太平洋方向的国家联系紧密,跟美国之间的贸易,甚至还比不上日本。如果说有一定的影响,那也主要是有利的影响,美国发生战争,让印加王国出产的一样受益不浅。

但这些好处朱永并不在意,因为作为一个新一代权贵,而且是商业思想浓厚的年轻人,他对印加王国的农业条件并不满意,他认为印加王国的未来主要在矿产和工业,农业开发条件比邻国差了太多。因此他上台后,出台了不少工业鼓励政策,农业上主要依靠民间自己开发,而印加王国的农业,都在大庄园主、农业公司的掌握下,自耕农主要是那些印第安部落,用免税等方法笼络住印第安人即可,投资改善农业条件的,都是一些大公司自己。

在工业上,棉毛纺织业有一定的支持,加工印加王国特有的秘鲁棉和羊驼毛,支持这些特色产品能在国际贸易中占一席之地。重点支持的是矿业,他从美洲公司手中,以及雇佣外国技术人员,对印加王国的矿产进行了普查。根据普查的结果,招募大型资本,将矿产转让给这些大型公司。政府提供的服务是,改善矿产出口环境,包括建设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许可商人成立矿业交易所等。

在这些政策下,条件较好的智利自不用说,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矿、硝石出口国,秘鲁的铜、铅、锌、银四大矿产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优势产业。这几年,除了拍卖给矿业巨头的大矿山之外,中小矿山遍地开花,全国各地都在开采各种矿藏。中国人和白人是矿主和技术工程人员,混血儿和印第安人是主要的劳动力。以土生白人和华人组成的一个资本集团,开始在本土形成。

出口带来的巨大盈余,只要善加利用,对国家发展的促进是很大的。短短几年时间,政府大量向公共设施投资,向教育机构投资,大幅度改善了印加王国的交通和教育环境,另外治安和商业条件,也比以前西班牙和卡洛斯统治这里的时候好了太多。

最大短板是人口不足的问题,中国对外移民已经开始退潮,每年平均在一百万左右,但南美地区在跟其他地方竞争的过程中,没有什么优势,这里没有适合大面积开荒的土地,已有的可开垦土地,都被大商业公司和大种植园主垄断。所以每年从中国吸引到的移民,大多是一些商业移民,人数很难超过十万。印加王国总计一千来万人,增长缓慢,也看不到快速增长的可能。

一千万人洒在北起加勒比海,南到南极地带的广袤土地上,人真的太少了。

在这种人口规模和人口分布情况下,发展本国经济一个矿业其实就足够了,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公里,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上无数的矿藏,可以让印加王国开发几百年。完全没有人力和动力去开疆拓土,因此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国泰民安,闷声发大财,才是这个国家的禀赋。

所以除非万不得已,朱永是不打算介入美国内战,安安稳稳做一个太平国王。

但他知道,中国和英国都不会安分,德国又会在之间不停搅动。

果然,随着美国联邦海军开始扣押中国軍火船,双方的对抗升级了。中国海军开始执行从巴拿马运河一直到密西西比河的护航任务,美国軍舰则一路尾随,一直盯着每一艘商船确实进入中国港口,而不是南方港口才会返航。

双方军事力量直接接触,随时都有擦枪走火的可能,中国要介入,已经可以随时制造借口了。

南方依然在败退,即便有中国大量物资的支援,依然无


状态提示:第六百一十三节 势穷力孤--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