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五百五十五节 大中国经济圈

皇太子监国刚刚一个月时间,就像所有对中国维持高关税的国家出了外交照会,要求他们将中国商品的税率降低到跟中国同一水平,否则将采取针对性措施。

当其冲的是欧洲国家,反倒跟英国没什么矛盾。

因为英国早就开始自由贸易了,关税平均税率在12左右,这种水平的税率,能够维持海关部门的行政费用罢了。英国领先世界的工业技术,足以保证他们的出口大于进口,已经不需要关税壁垒保护本国工业了。

中国的关税税率也不算高,平均在15左右,比英国略高,也可以称得上是自由贸易。

可是欧洲国家的关税税率颇高,北德意志关税同盟,平均税率是欧洲相对较低的,也达到了25,法国过3o,俄国更是高达38,奥地利4o。

欧洲之外的美国,关税也很高。美国早期,关税还较低,但在12年英美战争期间,关税开始大幅度提高。工业集团用为战争融资,以及报复英国为由,推动国会通过了新的关税法案,战争期间关税税率达到25左右,较战前提高1倍以上。

在战争结束后,高税率不仅没有降低,而且还逐渐提高了。到182o年,美国制成品的平均关税税率达到了4o%。1828年,国会通过新的关税法,把平均关税率提高到45。183o1832年间,棉纺织品的进口关税率甚至提高到71。

高关税一再遭到南方利益集团和部分北方大资本家的强烈反对,他们把新关税率称为可憎关税率。但北方工业集团的影响力,渐渐越了南方奴隶主阶层,因此让美国始终维持高关税。

现在这些国家受到了中国的威胁,要么失去本国商品在中国的市场,要么开放本国市场给中国商品。

这对很多国家来说,无异于一场危机。

俄国女沙皇感到泰山压顶一般。

你爹是怎么搞的,他想让俄国破产吗?

我怎么知道,反正我不打算对抗!

乌拉尔国王周淳很无辜的表示。

俄国打败了奥匈帝国,女沙皇的威望有所提高。乌拉尔也获得了新的领土,印度到俄国的铁路开始动工。

这几年俄国工业增长不错,轻工业上,排挤了英国和中国的纺织品入侵,但却能向中国和英国出口俄国的生铁,贸易状况大大改善。俄国工业展,迎来了一个高氵朝。俄国建立了自己的棉麻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也颇具规模,已经可以自给自足,尽管价格高昂,但解决了就业问题。彼得堡莫斯科等地的纺织部门,已经吸引了上百万工人。其他工业人口加起来,已经过了3oo万人。

但俄国的工业水平还很粗糙,性格上本就粗枝大叶的俄国人,在工业上也想的粗苯,他们的纺织品不够精细,他们的机器设备十分粗糙,主要工业品多是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除了满足国内需求之外,少有出口的。

在这种情况下,将关税降低到中国的水平,无异于一场工业自杀行为。

乌拉尔本来也没什么关税,但俄国关税是重要的财政收入,如果降低关税,可能会影响到支付欠中国投资者的债券利息!

女沙皇解释道。

周淳摆手:你跟我说不着,要说跟我你公公说去。

女沙皇顿时就没底气了:我就是说说而已,你给我出个主意,怎么跟他们交涉。我们不能贸然降低关税的,你很清楚对不对。

周淳叹道:我建议你访问一下中国,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女沙皇也觉得时机合适,她的地位已经稳固,反对她的势力陷入了低潮。她可能离开国家,进行外交活动了,尽管沙皇出国的情况不多见,但这更显得俄国的诚意不是吗。

比女沙皇更为难的是俾斯麦。

俾斯麦已经理顺了德意志联邦,把奥地利排除出去之后,俾斯麦已经成功降服了德意志联邦中的大多数国家,跟过去相比,萨克森等中德意志邦国开始依附于普鲁士,只有巴伐利亚巴登和符腾堡等数个南德意志邦国还在依托法国的支持抗拒统一,但俾斯麦通过挑动德意志民族情绪,正在让德意志邦国出现反法情绪,只要这股情绪爆出来,俾斯麦随时打算进一步挑衅法国,引战争。

这时候中国人的关税照会送了过来,这对德意志联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危机。

普鲁士的经济势力迅分裂成两部分,克虏伯为的重工业集团,游说俾斯麦接受中国的要求,关税对等本就是合理的要求。但容克地主阶层纺织业集团却希望继续维持高关税制度。

容克担心中国农产品会涌入普鲁士,这些年中国农副产品向欧洲出口的规模越来越大。铁路的连通,让生猪直接从中国运输到欧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的粮食,用粮食酿造的酒,也都在向欧洲出口,这些产业都是容克阶层控制的。总量虽然不大,但经营这些产业的容克阶层,政治能量却很大。

普鲁士的轻工业一直不行,棉纺织工业无法抵挡近在咫尺的英国商品冲击,丝织工业远不是法国丝织品的对手,能拿得出手的工业,只有煤炭钢铁和机械制品,其中机械制品已经能够跟英国产品竞争,向中国大量出口,所以克虏伯这种机械工业巨头,是倾向于接受中国的条件,因为克虏伯每年向中国提供数百万英镑的铁路产品。

俾斯麦清楚,一旦降低关税,重工业不会受到什么冲击,克虏伯他们的产品,足以阻挡任何国家的产品,但轻工业恐怕会遭受灭顶之灾。不产棉花


状态提示:第五百五十五节 大中国经济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