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四百六十六节 新式武器的应用

“当时是在南线图尔盖河战线上,跟个别英军交战中碰到过这种高伤亡率的情况。不过我没有碰到这种情况。当时还以为是二线部队作战能力不行,后来俘虏了一些英国士兵后,我们才现,主要是因为他们装备了新式武器。”

林傲边回忆边说。

众人都来了兴趣:“什么新式武器?”

林傲苦笑:“其实也不新了,列国现在也都普遍装备了,线膛步枪而已。”

“来复枪?”

众人点点头,能做武官,多少都是有斤两的,毕竟他们要负责收集所在国的军事信息,本身就是半个情报人员,如果是蠢货,对军事知识一知半解,根本无法胜任。

现在的高伤亡率,他们也能看出来是威力更大的线膛枪造成的。

以前的滑膛枪精度差,大家采用密集队形目的是增加火力密度,在有效射程只有5o米的滑膛枪射击下,死于子弹的人不太可能过一半。但现在各国装备的线膛步枪有效射程已经达到4oo米,依然以密集队列的形势集中火力,在两三百米距离上达到的射击效果,其实跟英国人2o米内开枪的细红线战术已经差不多了,杀伤不高才怪了。

十年,仅仅十年时间,连俄国人都装备了线膛枪,主要原因还是英国对步枪技术做了革新,让线膛枪变得更容易操作了。

以前的线膛步枪,因为枪管刻线,又要保持子弹跟枪膛的紧密,因此装填特别困难,需要用木槌将铅弹敲入枪膛,装填度十分缓慢,因此只有精锐的射击軍才会装备线膛枪,用来狙杀最有分量的目标,比如军官。因此七年战争中的英国指挥官伍尔夫才会穿士兵军服,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美国的神枪手们狙击了为数众多的英国指挥官。可线膛枪的弊端,仍旧让它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武器,而无法作为主战枪支。

英国人对线膛枪的改进,主要是基于子弹,而不是枪支本身。其实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米尼弹,不过米尼弹是法国人的设计,米尼是一个法国名字,所以有米尼弹的名称。但最早的革新还是英国人做出的,只是历史上英国人没有采纳本国人的设计,不是因为设计有缺陷,只是英国官僚的保守,结果法国率先装备,等法国装备了米尼弹之后,英器局的官僚反而拨付巨款向法国人购买了专利。但事实上英国人早就在二十年前做出了同样的设计。

之所以革新是英国人最先做出的,一来是英国人扔上这个时代最大的明创造诞生国,二来新弹药的原理是来自印度的传统武器。在英属印度南部的一些部落中,有一种叫做吹箭的武器,原理就是用吹管把飞针吹出去伤人。很多小孩子都会制作这种玩具,但威力有限,因为吹管显然不可能跟飞针保持紧密,大量漏风的情况下,能吹个几米就算肺活量大了。

可印度人的飞针却是一种杀人的武器,也许是吃过飞针的亏,英国軍官对这种武器进行了有兴趣的研究,现他们是靠用柔软而有弹性的木髓做成的飞针尾部保证气密性的,当士兵向吹管吹入空气后,空心木髓膨胀,然后紧贴吹管,结果射程大增。

受此启,1823年英国第34团的诺顿上尉将其应用到火枪弹丸中,创造出了圆锥形底部扩张弹,铅弹加工成尾部空心,头部锥形的样式,开火后,火药气体进入尾部,铅弹在受到压力下开始膨胀,然后紧贴线膛。这样就可以把子弹做的小于枪管,容易装填,解决了线膛枪的装填困难。

诺顿的这种设计还是有很大的缺陷,因为空心铅弹容易变形,不一定会卡住线膛,依然会漏气。到了1836年,伦敦的制枪师格林尔改进了诺顿上尉的弹丸,在它的底部加了一个锥形的木栓。火药先挤压木栓,锥形木栓钻入空枪锥形弹丸,让弹丸膨胀,贴近线膛。其实已经跟法国人在1849年设计的米尼弹一样了,历史上,英国明家们很积极,但官僚往往保守,最后反而是让法国人率先装备。

但上次战争改变了一切,战争往往对武器都会有推动作用,在战场上都试图占据优势,格林尔的设计刚好赶上了那场战争,由于战争期间,军事物资相对紧缺,英国采购了一批他的子弹,用于装备给前线的射击軍。

结果少量装备格林尔铅弹的英国軍队表现出了很大优势,让这种枪弹迅展起来。

中国吃了亏,当然就会研究,然后装备。中国开始大量装备,面对中国軍队压力的俄国軍队也马上进行大规模装备,结果上次战争,导致线膛枪和锥形弹在全世界大规模普及。

进而给这次战争造成了巨大伤亡。

“如果以后的战争都是如此高的伤亡,那也太疯狂了!”

法国武官感叹道。

“那就祈求不要爆战争了。”

瑞士武官叹道。瑞士是永久中立国,虽然在他立国之初,国土竟然都是神奇的从哈布斯堡家族手里夺取的,瑞士雇佣兵也长期活跃在欧洲战场上,让欧洲人知道这些来自山区的瑞士人组成的国家不好惹。但到了拿破仑战争时期,瑞士已经明白现代战争已经不是他们打的起的了。

战争总是武器技术和战术革新的最大推动力,6军推广了线膛枪,海军推广了铁甲舰。

这次战争中,俄国海军之所以能获胜,就是因为他的对手奥斯曼帝国普遍还是木制战列舰,奥地利的铁甲舰数量则少于俄国,结果俄军获胜。6军虽然双方的武器装备水平相当,但俄军依然步步推进,至少


状态提示:第四百六十六节 新式武器的应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