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军事历史>三国志之大白天下>第六章 营中小见
货了,十战九输。

要说阵法,传说从春秋战国时代流传下来有十阵,但真正懂的人极少。在三国时期基本上没人去摆,只有曹操、曹仁的“八门金锁阵”和诸葛亮的“八阵图”两个。也可说是一个,因为那“八阵图”是“八门金锁阵”的升级版。

初期是军阀混战,朝不保夕,没有那个时间来操练精兵演练阵法。后来三国鼎立了,需要一连打上数十年的战争,才有那闲功夫和精兵来操练阵型阵法。诸葛亮之所以能够以少敌多,少输多赢,便是有那阵法之故。只是那“八阵图”的攻防皆好,但机动却差,虽能胜敌,却不能歼敌,所以诸葛亮的北伐终不能成。

付邢心中不由暗暗的惊喜不已,想当年大贤良师张角曾授过张宝、张梁与诸弟子阵法,只可惜能悟者极少,唯有渠帅波才,张曼成、马元义数人能悟。自已虽是黄巾力士出身,却因常常随侍张梁身旁之故,倒也多有所得。

当初张角曾将太平道教众分立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共六个,小方六七千人共三十个。那三十六方将有二十六万三千余人,是张角准备以之与汉室大军决战之妙法,只可惜在与卢植、董卓的大战中昙花一现,就随着张角的病故,与张梁不知所谓而消亡了。

望着眼前差不多都可作统兵队率都伯、百人屯将的众兄弟,付邢心中不禁暗生雄心起来。跟随在怀有大志的何白主公身侧,将来定会有机会统率大军。自已此时又得了主公的神妙练兵之法,难不成日后会有太平道奇阵再现之日?

这日大早,公孙越将一副铁甲送予何白,说道:“此套盔甲是我大兄在我从军时所赠,是我旧时的心爱之物。只是此时我已经有更好的了,放着也无大用,就转送予你吧。希望你今日能够为我一举夺下‘白马义从’的副统领之职。”

何白的鼻子不禁一酸,这公孙越待人诚恳有加,让何白很难不对他产生情谊。何白感动的说道:“多谢功曹大人的厚爱,某定为大人夺得此职。”

说罢,何白与付邢、成章等十六人,骑着公孙越所专门拨给的上好战马,跟在其后一路向城北的军营校场而去。此处军营的营寨很大,比之土垠县城更大许多,能容三千骑军驻扎。虽然兵力差不多后世一个常规旅的兵力,但因全是骑兵之故,加上专门的后勤辎重人员,共有五千余人,马六千余匹。

与后世游戏中动则上十万、百万的大军不同,此时的一个郡大约只有五千大军,除了必要的守城兵以外,只有三千人的机动部队。而这三千人,已经是极强的一股军力了。

需知汉朝总共有一百万大军,却有一百来个郡,每郡平均五千人,就去了五、六十万大军。每州刺史手中会有一万或两万的军队,这又去了十来万。洛阳城又常备有二十万大军,最后只剩下十数万左右的机动部队。当初平灭波及全国的黄巾贼,所出动的就是这十数万的机动部队与各地郡县兵马之力。

而右北平郡只有四县之地,一万余户,六万有余的人口,根本养不起那五千大军,只能养两千左右的守兵。而这三千骑军,却是由朝庭所派,右北平太守临时统领的大军。平日的粮草物资都由广阳郡的蓟城拨支,也难怪公孙瓒会对这支大军的统率有些无力。

一入军营,何白便颇感失望。放眼望去,整个营寨中沟壑斜行,以屯为单位驻扎。各营房依地势错列排开,每个营房的门旁还堆积着颇为扎眼、半人多高的散土堆,就像是一个简陋的大工地,完全不像是一个气势雄壮的军营。

没有出现何白想象中那种士卒列阵欢呼迎接,气壮如山,声冲宵汉。何白所能看到的活人,只有偶尔穿营而过的执戈矛的巡逻兵卒,而其他绝大多数地方则沉寂得很,就好像没有人在那里。若不是有不断嘶鸣的马匹叫声,何白还以为这是一座空营呢。

至于这些巡营甲士,在见到公孙越、何白一行之后,只是让开了主路,列队在旁等待他们通过,然后继续巡行,甚至没人上前行礼,完全衬托不出公孙越这功曹大人的威严来。也不知主帅公孙瓒亲来,会不会有什么不同之处。

难道古代的军队本该如此?大失所望之余,何白的心里便生出这样的疑问,正欲询问付邢解惑时。然而接下来一幕,却给他上了生动一课。

前方一座营房中突然发生一阵微小骚乱,不多时,一队巡营甲士从营房中行出,有几名年纪不大的士兵被反拧双臂押出来,各自脸色灰败,双唇紧闭。行到一处竖起的旗门下,巡营兵中一人挥杆敲响悬挂在旗门下的小锣,继而大喊道:“营中禁止兵棋戏,主犯者斩,从者鞭二十。”

话音未落,何白便看到那几名被押住的士兵让人用麻绳捆住,跪于地上,而后是手起刀落,接着血如泉涌般喷出数尺,头颅已经飞离,血淋淋被麻绳拉起悬于横木之上。还有两个则被剥下衣衫按在血泊中,以牛筋绞成的骑鞭抽打肩背。

“嘶……”见到这一幕,何白呼吸一顿,整个人呆若木鸡,视野中只有那几具横卧在地、脖腔里依旧血水汩汩涌出的无头尸体。身为一个后世士兵,何曾想过小过即斩的如此残忍军法。直到公孙越出言,才蓦地打个寒战,积存在胸膛里的浊气缓缓吐出,只觉得通体发寒。

公孙越对此似乎早已习以为常,那地上的尸体已经被拖走了,正有士卒泼水冲刷地上的血水,两名士卒还


状态提示:第六章 营中小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