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仙侠修真>唐残>第三百七十二章 人心苦未平(续

随着城破之后一连串短促而并不算激烈的肃清战斗,现在这座古老而悠久地城池已经彻底落入太平军,或者说是周淮安的掌握当中了。

只是如今的江宁城/金陵邑,已经不是那个自从东吴大帝孙权开始经营,历经南朝五代发展起来的“帝王之业”了。

两百多年前,随着尚是征南元帅兼晋阳王的杨广,那位脑残粉口中的千古一帝——隋炀帝前身的一声令下;金陵故城除了旧有的石头城之外,所有的宫室殿宇、寺院神祠、街坊民家、署衙集市,具被夷为平地而又就地犁为田亩阡陌。

生聚当地的百万户口尽数北迁入洛,就连号称二十四航的秦淮河也被淤塞、截断和填平,自此不复江南水运枢纽与转运中心的昌盛繁荣。而只留下一个延续到唐的三县下州——蒋州所在,取义为“绛”“降”州之故。

所谓的南朝帝王气象也就终结于此,而留下了后世李白《金陵三首》的“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刘禹锡《金陵五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西塞山怀古》的“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的无尽感怀。

巍峨庞然的紫金山依旧矗立在城池的东方,见证着山下的人世荣枯;比后世大得多的后湖(玄武湖),波光黯淡,人迹稀少;大江日夜流,绕过空空如也的石头城下,滚滚东去;月上秦淮,映照朱楼酒肆,商女们还在歌唱前朝遗曲;朱雀桥边,王谢故居,都已经成了寻常百姓家的蓬居;

往昔城中的六朝宫殿,已成废墟,杂草丛生,昏鸦乱鸣;只有略微拱高出地面的台城旧址上杨柳独自在春附近的陈后主和张丽华躲藏的胭脂井旁,衰草连天,只见零星的几个人来这里悄然怀古;

城西的凤凰台上,似乎看到几个文人萧疏清冷的背影,在那里凭吊,站在台上向西望去,澄江似练,落霞成绮;劳劳亭边,不时的有行人洒泪告别;

临近秦淮河边的孙楚酒楼,因为李白的到来,变得十分有名,文人墨客纷纷登楼借酒浇愁;站在城南的雨花台上,斜阳古道,一片萧索;瓦官寺里,还不时有三两文人来看东晋大书画家顾恺之的《维摩诘士像》;

六朝时就建立的栖霞古寺香客寥寥,依旧冷清,只有门前的六朝松依然挺立。金陵郊外荒草遮掩的神道、御道上,散落着很多石仲翁、瑞兽,无语立斜阳,似乎在诉说着前朝往事……

这是一个繁华落尽的古都。

这是一个破败了的冷寂的废都。

这是一个让人叹息的有着太多故事的故都。

当然了,在有唐一代也不是没有人建言过迁都金陵,只是结局都不太好就是了。

比如在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起,那位文章和才情都是千古江海流,政治上却是很傻很天真的李白同学,就写了一篇《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建议朝廷迁都金陵,把金陵作为唐朝的首都。

第二年,李白应永王李璘之邀泊舟金陵城下,并做了《永王东巡歌》11首,同样也再次强调了“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然后意气风发的永王,就被继位唐肃宗所派遣的荆南节度使兼老友高适镇压了,而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却站错了队伍的李白也被流放夜郎。

然后二十年后因藩镇为乱而西藩进逼,唐德宗李适有意迁都;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就曾物色金陵,并对南京城进行了整修,后来随韩滉身死不了了之。因此,如今的江宁城/上元县基本外郭格局,就是建立在韩滉整修金陵邑的半吊子工程上。

像是后世那些南京城中著名的景点和名胜古迹,比如栖霞山、鸡鸣寺、凤凰台、开善寺什么的,差不多都在城外的荒郊野外中。就连刘禹锡《金陵五题》中《乌衣巷》的朱雀桥和王谢故里,都变成了城墙外的乡下地方了。

望着殷红的斜阳下被染成一片淡淡血色,而又残余点点烟火袅袅的城桓;以及突出横亘在大江之畔满是幽深岁月斑驳的石头城旧址,似乎自有一种残酷而别致怅然的美态。

而这一刻周淮安身上潜藏的文抄公之魂,也蠢蠢欲动仿若是要复活过来了,然而又被他给按奈住了喉咙中的痒痒。毕竟现在可不是什么卖弄的好时机,既没有足够具有理解能力的受众,也没有什么值得颂扬和感怀的由头。

“禀报领军,退逃到石头城中的数百残敌,已然弃械出降了。。”

负责后续督阵和维持秩序的都尉葛从周,也一身披挂的走到了他的面前拱手道

“此战本军计有伤亡一百八十七人,其中阵亡者四十七。。。”

“斩获敌首一千四百六十七具,俘获一千九百八十三人,尚有若干逃散残敌尚在甄别和搜检当中。。”

“自城中所获图籍版册,江宁计有在地户九等,约七千五百六十五家,丁壮四万五千八百三十七口;又有客籍户三百七十八家,丁壮一千四百六七十口。。”

“目前,随营的三支队已经新成立的巡禁队配合下,开始进入街坊对城中的官户、吏户和形势户(地方上有势力的豪富之家),进行摸底和排查。。大致明日正午前,就可以拿出第一批需待处置的名录来。。”

“虽然已经掌握户籍,但是具体对照起来还是有不少谬误,是以对于城中丁壮的三抽一征调和编管,预计要顺延道后天去才有所结果。。”

“不过其中的医工匠户之属俱在编册之中,


状态提示:第三百七十二章 人心苦未平(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